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视觉质量分析

(2020-03-14 12:04:54) 百科

视觉质量分析

1.0视力等于理想视觉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视觉质量才是更高更科学的标準,它是用来描述人眼整个视光系统的功效。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视觉质量分析
  • 阐述:描述人眼整个视光系统的功效
  • 类别:相关辞彙
  • 相关:视光系统

重要意义

大多数眼科医生在评定患者雷射手术后的视力时通常只注意患者对视力表的辨别能力,也就是裸眼视力是否达到1.0。1.0视力等于理想视觉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视觉质量才是更高更科学的标準,它是用来描述人眼整个视光系统的功效。有许多因素可以提高或降低您的视觉质量儘管您的术后视力达到了1.0。
您在看视力表时,您或许能分辨出1.0这一行,但这只是衡量您能看清黑白E字的能力,摘除眼镜不只是为了看清视力表,还要有戴眼镜一样甚至更好的视觉效果,这里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对比敏感度,它是您区分颜色间的细微明暗和它们边界的能力。对比敏感度也能影响到您夜间开车和白天从事体育运动的能力。如果对比敏感度下降,您会发现有困难判断来球和夜间看清路标。
因此,视觉质量分析越来越多被眼科医生所关注,通过对视觉质量分析进而获得患者真实的视觉世界。

分析方法

目前公认的视觉质量分析的指标包括视力、客观视觉质量评价、对比敏感度检查和主观感受。对比敏感度对人眼视觉质量的评估比视力要灵敏。视力是在高对比度下测得的对比敏感度函式上的一点,即中央视力[5],反映的是黄斑中心凹对高对比度目标的空间分辨力,在视觉生理上它远不及对比敏感度反映得全面,如在临床上有些患者自觉视力已下降,而视力仍是正常值1.0[6]。
长期以来视觉功能是以视力作为代表的,视力测定实际上是对一定距离内人眼分辨空间最小两点间距的黄斑中心凹的中心视力,是对高对比、小目标的分辨功能。随着我们对人眼视觉质量的不断重视,单纯提高视力己经不能满足人们对较高视觉及生活质量的要求。
1956年Schade首先提出对比敏感度,将空间光栅用于分析视觉系统的信息传递特性。Compbell等[7]认为视觉系统中存在多个空间频率通道,每个通道只对很窄的空间频率带发生反应。1984年,Peny将灵长类动物投射到外侧膝状体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分为P、M两类。P细胞较小,投射到外侧膝状体的小细胞层,对高空间频率、低时间频率刺激敏感;M细胞较大,投射到外侧膝状体的大细胞层,对低空间频率、高时间频率刺激敏感。
近代有OQAS视觉质量分析系统使用的MTF(Modulate Transfer Function,调节传递函式)、MTF cut off(表示人眼MTF曲线在空间频率达到该频率值时,就会到达解析度极限,即MTF值趋向于0.正常人≥30,其值越大,视觉质量越好);SR(Strehl Ration,斯特列尔比)等。综合客观分析视觉质量。

OQAS视觉质量分析法

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仪(optical quality analysis system,OQAS-Ⅱ),可综合客观地反映波前像差、衍射与散射的影响,能客观的评价视界质量。目前广泛套用于健康人群、乾眼患者和晶状体手术前后、角膜屈光手术前后的视觉质量的客观评价。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