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肿瘤,是指眼部视网膜、眼眶等部位发生肿瘤。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眼科肿瘤
- 治疗对象:视网膜
- 科室:眼科
- 类别:医学
内容简介
眼睛是“心灵之窗”。眼部患肿瘤不仅引起视力障碍,造成病者生活不便,增加家人和社会负担,而且会危及生命。当今眼科医疗技术大大提高,许多眼部肿瘤均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但仍有不少患者因缺乏有关眼病的医疗常识,就诊为时过晚而延误诊疗时机。本节将分五部分介绍常见眼部肿瘤的有关医学知识,以望有助于提高对这类疾病的认识和得到正确的防治。
常见疾病
婴幼儿
婴幼儿最常见的眼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
(或称视网膜细胞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在婴幼儿时期发生,只要家长细心观察留意便可发现,及时就医,对症治疗,可以控制肿瘤,挽救患儿格外注意孩子的异常行为。视网膜母细胞瘤最典型的病状是:“猫眼”,即瞳孔出现黄白色反光。正常人的黑眼球中央有通孔,通常呈暗灰色。如瞳孔呈现黄白色反光,最有可能的眼病是“视网膜母细胞瘤”。它是一种发生于眼球内的恶性肿瘤。它具有遗传倾向,并与基因突变有关,3/4的患者多发生于3岁以前。男女性均可发病。多为单侧眼发病,约1/4-1/3的患儿为双侧眼发病,两眼可同时或间隔数月发病,年龄越大的患者,双侧眼发病可能性越小,双侧眼发病有家族遗传病史。
患儿除有“猫眼”症,即瞳孔发白外,还会出现斜视。因而只要是在幼儿出现斜视,均应前往眼科进行检查,排除是否有眼内肿瘤。此外,还有眼球震颤,即眼球不能凝视某一点,出现患者不能控制的眼球活动,其活动幅度小。
除上述之外,还有一重要警惕信号是“牛眼”,患儿症状为怕光,流泪,眼皮挛缩,眼角膜变大病失去正常光泽,变成毛玻璃状。患儿喜欢躲在别被窝里或较暗的地方。出现此症状主要由于肿瘤在眼内增长致眼球增大而似牛眼,并导致眼内压增高而形成继发性青光眼。
视网膜母细胞瘤若肿瘤较小则可採用放射治疗、雷射、冷冻等方式。若肿瘤太大,则需行手术摘除患眼,以防肿瘤进一步发展到眼球外达眼眶,或转移至全身。多数患者需手术加放疗或再加化疗的综合治疗。早期发现、早期诊治,不但能控制肿瘤,挽救生命,并在一定程度上保存视力。这主要取决于患儿父母的警惕性如何。因此,年轻父母万万不能麻痹大意!
视网膜母细胞瘤在婴幼儿时期发生,只要家长细心观察留意便可发现,及时就医,对症治疗,可以控制肿瘤,挽救患儿格外注意孩子的异常行为。视网膜母细胞瘤最典型的病状是:“猫眼”,即瞳孔出现黄白色反光。正常人的黑眼球中央有通孔,通常呈暗灰色。如瞳孔呈现黄白色反光,最有可能的眼病是“视网膜母细胞瘤”。它是一种发生于眼球内的恶性肿瘤。它具有遗传倾向,并与基因突变有关,3/4的患者多发生于3岁以前。男女性均可发病。多为单侧眼发病,约1/4-1/3的患儿为双侧眼发病,两眼可同时或间隔数月发病,年龄越大的患者,双侧眼发病可能性越小,双侧眼发病有家族遗传病史。
患儿除有“猫眼”症,即瞳孔发白外,还会出现斜视。因而只要是在幼儿出现斜视,均应前往眼科进行检查,排除是否有眼内肿瘤。此外,还有眼球震颤,即眼球不能凝视某一点,出现患者不能控制的眼球活动,其活动幅度小。
除上述之外,还有一重要警惕信号是“牛眼”,患儿症状为怕光,流泪,眼皮挛缩,眼角膜变大病失去正常光泽,变成毛玻璃状。患儿喜欢躲在别被窝里或较暗的地方。出现此症状主要由于肿瘤在眼内增长致眼球增大而似牛眼,并导致眼内压增高而形成继发性青光眼。
视网膜母细胞瘤若肿瘤较小则可採用放射治疗、雷射、冷冻等方式。若肿瘤太大,则需行手术摘除患眼,以防肿瘤进一步发展到眼球外达眼眶,或转移至全身。多数患者需手术加放疗或再加化疗的综合治疗。早期发现、早期诊治,不但能控制肿瘤,挽救生命,并在一定程度上保存视力。这主要取决于患儿父母的警惕性如何。因此,年轻父母万万不能麻痹大意!
青少年
青少年与眼部常见恶性肿瘤一眼眶横纹肌肉瘤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何为眼眶。眼眶通俗称为眼窝,顾名思义,眼窝即是眼球的“家”
眼球与眼睑周围能摸到骨性边缘所构成的两眼凹洞就是眼窝。眼眶由七块骨头组成,形如一梨状的空腔,内、外、上、下、各有骨头构成的壁,眼窝的后门狭窄,有不少管、洞、孔,其中有一些神经、血管经此与脑部相通。眼窝的前门宽敞,眼球的前部仅靠上下眼睑一一俗称“眼皮”来遮挡。眼窝内除了眼球外,还有视神经、动静脉血管及第三、四、五、六对颅神经,泪腺以及脂肪组织。
眼眶恶性肿瘤以横纹肌肉瘤最为常见,好发于10岁以下儿童,很少一部分发于成年人。它是一种原发于眼眶的恶性肿瘤,由眼窝内的组合字异常生长而形成。这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若诊治不及时,则可经血道向身体其它部位转移而危及生命。
患儿早期表现仅有上眼皮或下眼皮肿大或上眼皮下垂。上眼皮下垂也就是通常称为眯眯眼好象是未睡醒觉时的样子,外观貌似眼睛发炎、“上火”,不久患儿诉说眼球疼痛,疼痛呈持续性。这是由于肿瘤增大,挤压眼球的缘故。2~3周内病情迅速发展,出现眼球突出和眼位改变。根据病情不一,还可伴有眼球转动不灵活,视力减退,这是由于肿瘤压迫,侵犯眼眶内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和视神经;有的则出现怕光、流泪,眼皮闭合不全,这是由于突眼严重,眼皮无法盖住眼球导致眼角膜暴露,形成角膜炎、角膜溃疡。
此病多发生于少年儿童,且有较明显的眼部外观变化,只要父母稍注意观察并倾听小患者的诉说,及早携带患儿去眼科或肿瘤科就诊,就不致于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治疗:今年来有关于横纹肌肉瘤的治疗有所进展,强调综合治疗。实践证明青少年横纹肌肉瘤对放射治疗较为敏感,部分患儿仅採用这一疗法便可获得局部控制而不必行手术治疗,但全身化疗时必不可少的。大部分患者採用术前放疗+手术+化疗的治疗方案较为合适。术前放疗的目的是使肿瘤缩小,减少手术破坏範围,降低肿瘤因手术刺激出现远处转移的机率,对部分患者有可能因行术前放疗而出现变不能保留眼球而可保留眼球。若肿瘤小,部位浅,外侵少,则可考虑局部肿瘤切除,甚至在外放疗基础上消退明显者,可考虑选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方法而替代物术切除。
眼球与眼睑周围能摸到骨性边缘所构成的两眼凹洞就是眼窝。眼眶由七块骨头组成,形如一梨状的空腔,内、外、上、下、各有骨头构成的壁,眼窝的后门狭窄,有不少管、洞、孔,其中有一些神经、血管经此与脑部相通。眼窝的前门宽敞,眼球的前部仅靠上下眼睑一一俗称“眼皮”来遮挡。眼窝内除了眼球外,还有视神经、动静脉血管及第三、四、五、六对颅神经,泪腺以及脂肪组织。
眼眶恶性肿瘤以横纹肌肉瘤最为常见,好发于10岁以下儿童,很少一部分发于成年人。它是一种原发于眼眶的恶性肿瘤,由眼窝内的组合字异常生长而形成。这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若诊治不及时,则可经血道向身体其它部位转移而危及生命。
患儿早期表现仅有上眼皮或下眼皮肿大或上眼皮下垂。上眼皮下垂也就是通常称为眯眯眼好象是未睡醒觉时的样子,外观貌似眼睛发炎、“上火”,不久患儿诉说眼球疼痛,疼痛呈持续性。这是由于肿瘤增大,挤压眼球的缘故。2~3周内病情迅速发展,出现眼球突出和眼位改变。根据病情不一,还可伴有眼球转动不灵活,视力减退,这是由于肿瘤压迫,侵犯眼眶内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和视神经;有的则出现怕光、流泪,眼皮闭合不全,这是由于突眼严重,眼皮无法盖住眼球导致眼角膜暴露,形成角膜炎、角膜溃疡。
此病多发生于少年儿童,且有较明显的眼部外观变化,只要父母稍注意观察并倾听小患者的诉说,及早携带患儿去眼科或肿瘤科就诊,就不致于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治疗:今年来有关于横纹肌肉瘤的治疗有所进展,强调综合治疗。实践证明青少年横纹肌肉瘤对放射治疗较为敏感,部分患儿仅採用这一疗法便可获得局部控制而不必行手术治疗,但全身化疗时必不可少的。大部分患者採用术前放疗+手术+化疗的治疗方案较为合适。术前放疗的目的是使肿瘤缩小,减少手术破坏範围,降低肿瘤因手术刺激出现远处转移的机率,对部分患者有可能因行术前放疗而出现变不能保留眼球而可保留眼球。若肿瘤小,部位浅,外侵少,则可考虑局部肿瘤切除,甚至在外放疗基础上消退明显者,可考虑选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方法而替代物术切除。
青少年需谨防眼睛脂肪肉瘤
脂肪肉瘤是脂肪性肿瘤的恶性代表由不成熟的脂肪细胞组成是脂母细胞的恶性肿物,是成人常见的软组织肉瘤在肌体内脂肪聚集的部位,如腹部腹膜后臀部等部位多发,眼眶内罕见。它很少作为一种原发病变或作为一种从远距离原发位置转移而来的病变发生在眼眶主要临床表现为进展较快的痛性或无痛性眼球突出,眶缘可触及边界欠清楚且质地稍硬的肿块眼睑肿胀眼球运动受限等也可有视力下降和复视。
由于脂肪肉瘤成年人多见,偶见于青少年。主要临床表现是单侧眼球突出,发展较快根据原发部位可出现不同的症状。位于眶尖的肿瘤早期即压迫视神经引起视力下降,眼底检查可见视盘水肿或萎缩。肿瘤快速增长可致眼球运动障碍,眼球轴性突出或伴有移位。原发于眶前部的肿瘤,可于眶周触及肿块质软,光滑可移动。眼眶脂肪肉瘤的影像学具有一定特徵性,B型超声检查病变的边界清楚,内回声较强,由于肿瘤生长迅速多有坏死腔使回声像在强回声的基础上又表现有透声腔从而出现病变内部的强反射光团。
眼睛脂肪肉瘤也会引起眼球突出及眼球运动障碍导致的暴露性角膜炎以及骨壁受压破坏等。
由于脂肪肉瘤成年人多见,偶见于青少年。主要临床表现是单侧眼球突出,发展较快根据原发部位可出现不同的症状。位于眶尖的肿瘤早期即压迫视神经引起视力下降,眼底检查可见视盘水肿或萎缩。肿瘤快速增长可致眼球运动障碍,眼球轴性突出或伴有移位。原发于眶前部的肿瘤,可于眶周触及肿块质软,光滑可移动。眼眶脂肪肉瘤的影像学具有一定特徵性,B型超声检查病变的边界清楚,内回声较强,由于肿瘤生长迅速多有坏死腔使回声像在强回声的基础上又表现有透声腔从而出现病变内部的强反射光团。
眼睛脂肪肉瘤也会引起眼球突出及眼球运动障碍导致的暴露性角膜炎以及骨壁受压破坏等。
青壮年
青壮年常用见眼部肿瘤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是成年人最多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它与发生在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黑色素瘤有共同点,即恶性度高,可向其它部位转移,若未能及时採取有效治疗措施,不但难以保瘤眼球及视力,而且有生命危险。
症状:根据该肿瘤生长的所在位置、大小,不同患者自觉症状各异。位于黄斑部即眼球后极中中央部位或其附近者,早期出现闪光和视力障碍,此区为视觉敏感区,因而易被患者发现。如果病变位于周边部,则在视野有显着缺损或继以性青光眼等时才被发觉。此时患者还伴有眼肿、眼疼,这种情况较常见,小的肿瘤细胞也不例外。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可因渗出物、色素以及肿块细胞等阻塞前房角,使眼内透明清澈的液体——医学上称为房水在眼内流动受阻,导致眼内压增高,从而使视神经受损,出现视野缺损。
当患者出现以上症状时应及时到眼科找医师检查,除眼底萤光照影、眼底照相、眼科B超、彩超检查外,具有较高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的检查为磁共振。
一旦确诊为脉络膜恶性黑色素,下一步就面临治疗的选择。目前治疗这种肿瘤有局部手术切除肿瘤、手术摘除眼球一一眼眶内容剜除术、雷射治疗、冷冻治疗、放射治疗包括传统外放疗和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还有放射性同位素治疗,这些将由医师根据病情,并徵求患者意见来作最佳治疗方案的选择。
有一点要告诉病友的是,从不少医学资料和临床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对于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手术决不是首选最佳治疗方案。今年来有学者主张小的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有良好视力的,应选择放疗,尤其是仅一只眼或老年人,直径小于1cm以下的肿瘤放射治疗后预后良好。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是成年人最多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它与发生在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黑色素瘤有共同点,即恶性度高,可向其它部位转移,若未能及时採取有效治疗措施,不但难以保瘤眼球及视力,而且有生命危险。
症状:根据该肿瘤生长的所在位置、大小,不同患者自觉症状各异。位于黄斑部即眼球后极中中央部位或其附近者,早期出现闪光和视力障碍,此区为视觉敏感区,因而易被患者发现。如果病变位于周边部,则在视野有显着缺损或继以性青光眼等时才被发觉。此时患者还伴有眼肿、眼疼,这种情况较常见,小的肿瘤细胞也不例外。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可因渗出物、色素以及肿块细胞等阻塞前房角,使眼内透明清澈的液体——医学上称为房水在眼内流动受阻,导致眼内压增高,从而使视神经受损,出现视野缺损。
当患者出现以上症状时应及时到眼科找医师检查,除眼底萤光照影、眼底照相、眼科B超、彩超检查外,具有较高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的检查为磁共振。
一旦确诊为脉络膜恶性黑色素,下一步就面临治疗的选择。目前治疗这种肿瘤有局部手术切除肿瘤、手术摘除眼球一一眼眶内容剜除术、雷射治疗、冷冻治疗、放射治疗包括传统外放疗和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还有放射性同位素治疗,这些将由医师根据病情,并徵求患者意见来作最佳治疗方案的选择。
有一点要告诉病友的是,从不少医学资料和临床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对于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手术决不是首选最佳治疗方案。今年来有学者主张小的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有良好视力的,应选择放疗,尤其是仅一只眼或老年人,直径小于1cm以下的肿瘤放射治疗后预后良好。
中老年
四、中老年人常见的眼部肿瘤一一眼睑癌
何谓眼睑?眼睑俗称“上眼皮”、“下眼皮”,位于眼球前部,起遮挡、保护眼球的作用,医学上称之为“上眼睑”、“下眼睑”。发生在此部位的皮肤癌则称为眼睑癌。眼睑癌常发生于中老年人,在此介绍3种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①眼睑基底细胞癌。②眼睑鳞状细胞癌。③眼板腺癌,形成眼睑恶性肿瘤的原因还不十分清楚,但已知眼睑基底细胞癌与长期暴晒日光有关,年纪越大,患此种恶性肿瘤的机率越高。
这3种眼睑均具有共同三大特点:①癌肿基底大而坚硬。②常伴有睫毛脱落。③不痛,以致病人不予注意而至晚期才就诊。
何谓眼睑?眼睑俗称“上眼皮”、“下眼皮”,位于眼球前部,起遮挡、保护眼球的作用,医学上称之为“上眼睑”、“下眼睑”。发生在此部位的皮肤癌则称为眼睑癌。眼睑癌常发生于中老年人,在此介绍3种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①眼睑基底细胞癌。②眼睑鳞状细胞癌。③眼板腺癌,形成眼睑恶性肿瘤的原因还不十分清楚,但已知眼睑基底细胞癌与长期暴晒日光有关,年纪越大,患此种恶性肿瘤的机率越高。
这3种眼睑均具有共同三大特点:①癌肿基底大而坚硬。②常伴有睫毛脱落。③不痛,以致病人不予注意而至晚期才就诊。
下面分别介绍这3种恶性肿瘤特点:
(一)眼睑基底细胞癌
最为常见,占眼睑恶性肿瘤中80%,常见于下眼睑及内眦(俗称内侧眼角),于此部位出现小结节局部皮肤皱起,日久渐溃烂合併感染而肿胀、发红、流水、经久不愈,肿瘤发展慢,数年后才扩展到深部,破坏眼睑、眼眶和颜面组织。对年过40岁而眼睑发生结节数月者,应怀疑此瘤,确诊需须病理切片检查。基底细胞癌对放射治疗敏感,根据肿瘤部位、大小来决定是首选化疗还是首选手术或者两种治疗综合。
(二)鳞状细胞癌
这种肿瘤恶性度较基底细胞癌高,发展也较快,多生长在内眼角(医学上称为泪点处),也可见于眼睑边缘其他部位。早期多为小硬结节,或是局部皮肤粗糙,呈现斑片状,疣状或乳头状,表麵皮肤颜色与正常者不同,可以推动。肿瘤生长缓慢,也可较快,无痛,以后发展呈溃疡状,其底深且高低不平,边缘略隆起轻度外翻,与基底细胞癌的内卷边缘和浅溃疡显然有别。有的形成巨大肿块或溃疡,表面呈乳头或菜花状,表面破溃岀血,合併感染,俗称“发炎”,散发奇臭。晚期病变向眼深部扩展,破坏眼球及眼睑,甚至蔓延到颅腔。它与基底细胞癌不同的是早期即可引起局部淋巴结和全身性转移。其治疗基本同于基底细胞癌,以放疗、手术综合治疗为主,必要时辅以化疗。
(三)睑板腺癌
以老年女性的上睑较为多见。多无自觉症状,偶而发现眼睑有肿块而就医。进一步发展,肿块可增大,可出现局部眼睑、眼结膜充血,表面粗糙,若癌肿向结膜面破溃,摩擦角膜,则引起眼疼,并导致角膜溃疡,癌肿增大,可引起上睑下垂。其病理分型有三种,分化型:发展慢,很少转移;鳞状细胞型:发展较快,转移率也高,主要转移至局部淋巴结,极少数转移至肝脏;基底细胞型:也易转移。睑板腺癌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放疗为辅。
转移癌
肿瘤患者眼部最常见的转移癌
一一脉络膜转移癌
脉络膜是转移癌在眼部的好发部位,据国外资料显示,在男性,多继发于肺癌、原发灶不明的恶性肿瘤、皮肤恶性黑色素瘤、肾癌等;女性多继发于乳腺癌、肺癌、原发灶不明的恶性肿瘤、消化系统肿瘤、国内报导与此相当吻合。转移癌在脉络膜的好发部位在眼后极部,尤其是黄斑附近,故病人在早期便出现视功能障碍,还往往有进行性远视,若肿瘤再发展,则引起眼压增高、眼疼痛,导致继发性青光眼。因此,肿瘤患者当突发视功能障碍,如视物不清、视物变形、视力下降、眼疼等症状时,要警惕眼部发生转移癌,应及时找眼科医生检查。诊断和检查的方法有眼底照相、眼B超、彩超、MRI或CT扫描,由眼科医生根据病史、病情决定。对小部分尚未发现原发肿瘤的病友,出现上述症状也应及时去肿瘤医院或找眼科医生检查,在诊治眼部转移癌的同时,还应积极寻找原发肿瘤在何处,给予正确的治疗,以期控制病情,延长生命。
治疗:放疗为首选,患者一般情况好,原发肿瘤控制尚好,若医疗费用可以承受,可选择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其它患者则使用常规外放疗即可。眼球摘除术只适于已出现青光眼且伴眼球剧痛病人。
脉络膜是转移癌在眼部的好发部位,据国外资料显示,在男性,多继发于肺癌、原发灶不明的恶性肿瘤、皮肤恶性黑色素瘤、肾癌等;女性多继发于乳腺癌、肺癌、原发灶不明的恶性肿瘤、消化系统肿瘤、国内报导与此相当吻合。转移癌在脉络膜的好发部位在眼后极部,尤其是黄斑附近,故病人在早期便出现视功能障碍,还往往有进行性远视,若肿瘤再发展,则引起眼压增高、眼疼痛,导致继发性青光眼。因此,肿瘤患者当突发视功能障碍,如视物不清、视物变形、视力下降、眼疼等症状时,要警惕眼部发生转移癌,应及时找眼科医生检查。诊断和检查的方法有眼底照相、眼B超、彩超、MRI或CT扫描,由眼科医生根据病史、病情决定。对小部分尚未发现原发肿瘤的病友,出现上述症状也应及时去肿瘤医院或找眼科医生检查,在诊治眼部转移癌的同时,还应积极寻找原发肿瘤在何处,给予正确的治疗,以期控制病情,延长生命。
治疗:放疗为首选,患者一般情况好,原发肿瘤控制尚好,若医疗费用可以承受,可选择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其它患者则使用常规外放疗即可。眼球摘除术只适于已出现青光眼且伴眼球剧痛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