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视网膜晶片

(2020-07-21 16:57:07) 百科
视网膜晶片

视网膜晶片

视网膜晶片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蔡少堂和布达佩斯匈牙利国家科学院的塔马斯·罗斯卡研製出来的。在计算机系统中,方形光束被转化为12 幅由兴奋性和抑制性信号构成的时空图片,和真正视网膜中所产生的影像十分相似。只要视神经没有损坏的病友,就能植入这一有半颗米粒大小的视网膜晶片,使其看到光线。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视网膜晶片
  • 外文名:Retinal chip
  • 性质:晶片
  • 领域:医学

背景资料

视网膜是一层透明薄膜,因脉络膜和色素上皮细胞的关係,使眼底呈均匀的橘红色。后界位于视乳头周围,前界位于锯齿缘,其外面紧邻脉络膜,内面紧贴玻璃体。与先天失明者不同,因患病而逐渐丧失视力的人很难依靠自己的其他感官适应日常生活。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截止2009年年底)全球视障人口超过四千五百万人,平均每五秒就有一个病患病情恶化。
2009年12月21日,据德国《明镜》周刊网站报导,德国医生在一名失明芬兰男子的视网膜上植入了一个特製的微型晶片,使他重见光明。

研究

几十年来,科学家和眼科医生们一直致力于研究人造眼睛,为的是能够让那些盲人和视觉有问题的人们获得视力。关于“仿生眼”的构想可能不会太遥远了,很多公司,象Optobionics,已经开始了初步的研究工作,一种很小很小的微型晶片,可以模拟人类眼球的某些成分和功能,它具有视网膜、眼球和可以将光电刺激转换在眼睛后部的视网膜上的感测器。
此后,科学家们一直在不断改进这种显示器,以使它变得更轻巧,图像更清晰。到了2009年6月,德国弗劳恩霍弗光学微系统研究所的科学家研製出了眼镜显示器。科学家们把一个CMOS感测器和一个微型的OLED投影置入到一块很小的晶片中,然后把这个晶片安装到眼镜框上。接收到指令后,微型OLED投影会将图像投射到佩戴者的视网膜上,从而让佩戴者看到高解析度和高清晰度的图像,并感觉到图像就在距离自己1米远处。该晶片还附带目光追蹤功能,能通过追蹤佩戴者的眼球位置,确定佩戴者指令,大大增强了显示器的互动性。

原理

视网膜晶片的原理是将盲人眼镜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以脉冲信号传输至晶片,刺激视网膜,将图像信息传送至大脑。这项研究採用“视网膜外植入”的方式,在眼睛前方的眼镜设定照相机,取代感光细胞的功能,撷取视觉讯息后,再以射频讯号传入眼内,同时在眼球内植入脉波产生晶片,接收讯号由视神经传回大脑。

套用领域

视网膜晶片的套用前景十分广阔,在所谓的增强现实领域,即所有需要辅助信息的地方,例如导航箭头、建筑物的描述、图形操作说明或语言翻译等,都可以得到广泛套用。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