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阳区是三亚市四个市辖区之一,位于海南省三亚市中东部,东靠海棠区,西与天涯区相接,北部与保亭县交界,南抵南海亚龙湾,区域总面积372平方公里。2014年成立,因沿用吉阳镇旧名,故名吉阳区。吉阳区是三亚市政府驻地。2015年1月,正式撤销河东区、吉阳镇,设立吉阳区。吉阳区管辖原河东管委会行政区域、吉阳镇行政区域,总计17个社区和19个行政村。
吉阳区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1-6月为东北季风期,6-12月为西南季风期,年平均气温25.4℃,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21.4℃,最热的六月份平均气温28.7℃。吉阳区北面靠山,南面傍海,拥有依山傍海的自然环境以及较为明显的区位、资源、生态等优势。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吉阳区
- 外文名称:JiYang District
- 别名:田独
-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 所属地区:中国 海南省 三亚市
- 下辖地区:19个社区和19个行政村
- 政府驻地:迎宾路
- 电话区号:0898
- 邮政区码:572099
- 地理位置:海南南部,三亚市中东部
- 面积:37206公顷
- 人口:28.49万人(2018年)
- 方言:海南话、黎语
- 气候条件: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亚龙湾,大东海,小东海,鹿回头公园
- 机场:三亚凤凰国际机场
- 火车站:三亚站,亚龙湾站
- 车牌代码:琼B
- 行政区划代码:460203
- 历史名称:河东区,吉阳镇(田独镇)
- 高等学校:三亚学院、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历史沿革

吉阳区,清代属崖州临川里,民国时期属崖县临川乡管辖。
1950年分别属崖县榆亚镇和榆红镇管辖。
1953年土改后,称田独,并成立7个小乡属于六区管辖。
1955年属于二区管辖。
1957年撤区并乡,併入新河乡和中廖乡,成立田独大乡。
1958年3月併入三亚镇,成立人民公社后划入鱼雷公社,不久鱼雷公社撤销,併入榆林公社。
1961年榆林公社撤销,田独从中分出成立田独公社。
1964年公社迁移至现今的上新村,仍沿用田独村名。
1983年改为崖县田独区
1984年属于三亚市(县级),田独区。
1986年改为田独镇。
1987年11月20日后属于三亚市(地级),田独镇。
2001年8月乡镇大调整田独镇、荔枝镇、红沙镇合併,设立田独镇。
2011年1月中旬,田独镇更名为吉阳镇。
2014年2月11日,国务院批覆三亚市撤六镇新设四区,撤销原河东区、吉阳镇、亚龙湾管委会,设立吉阳区。
2014年9月22日,成立三亚市吉阳区筹备组,进入“撤镇设区”实质阶段。
2014年10月23日,三亚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决定:分别成立三亚市吉阳区、海棠区、天涯区、崖州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筹备组,负责筹备各本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相关事宜。
2015年1月2日,三亚市吉阳区举行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吉阳区党委、区人大、区政府正式挂牌成立。
2015年1月2日,三亚市吉阳区举行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吉阳区党委、区人大、区政府正式挂牌成立。
行政区划
截至2018年,吉阳区有居民委员会19个、村民委员会19个、自然村106个、居民小组126个、村民小组157个。
月川社区 | 临春社区 | 榕根社区 | 鹿回头社区 | 港门村社区 |
商品街社区 | 下洋田社区 | 红郊社区 | 红沙社区 | 丹州社区 |
大东海社区 | 春光社区 | 卓达社区 | 新月社区 | 荔枝沟社区 |
新村社区 | 月河社区 | 南新居 | 三亚学院社区 | 以上表格参考资料来源: |
海罗村 | 安罗村 | 东岸村 | 田独村 | 中廖村 | 大茅村 |
六道村 | 博后村 | 六盘村 | 龙坡村 | 乾沟村 | 榆红村 |
红土坎村 | 新红村 | 罗逢村 | 红花村 | 抱坡村 | 落笔村 |
南丁村 | 以上表格参考资料来源: |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吉阳区面积372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9°31′~109°48′,北纬18°14′~18°37′。占据三亚的心脏位置,是三亚的中心城区,整个区域面积向原版图的四面延伸。东靠海棠区,西与天涯区相接,北部与保亭县交界,南抵南海亚龙湾。
吉阳区
气候条件
吉阳区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1-6月为东北季风期,6-12月为西南季风期,年平均气温25.4℃,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21.4℃,最热的六月份平均气温28.7℃,没有严重低温。
降雨季节分布均匀,乾湿季节明显。对农作物生长极为有利年平均降雨是1100-1695mm。4-10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雨量90%,11月至次年3月为乾季。热带风暴或颱风平均每年1-2次。
年日照2539小时,年平均蒸发量2344mm,属于半湿润半乾旱地区,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长夏无冬,秋春相连,阳光充足,蒸发量大,乾湿各半、雨骤旱酷,颱风频繁,雨急风狂的特点。
地形地貌
地形:吉阳区位于三亚市的中心位置,其地形呈北高南低之势,北部山高岭峻,峰峦连绵,南部平原海岸东西分布,大部分地区海拔几十米至300米之间,最高海拔611.5米。

地貌:东部、西部与北部为中低山环绕,中部为东北向沖积平原,地势较为平坦,南部以低丘为主,有山间小盆地。
珊瑚礁海岸:主要分布在鹿回头角至榆林角,亚龙湾及湾内5个海岛沿岸。
红树林海岸:主要分布于泥质滩涂海湾和受潮汐影响的河口海岸。
水文特徵
地下水:岩组厚度小于30-90m,有2-5个含水层,单层厚度一般小于12m,岩组含水层厚度小于40m,单层单位水量一般1-2L/s﹒m,水位埋藏深,富水性差。
地表水:区域範围内有大茅水和三亚河的东河两条主要河流,大茅水发源于吉阳区北部与保亭县交界的甘什岭,流经镇区在榆林港流入南海,上游建有三农水库,正常库容220立方米,中游建有颂和水库,正常库容480立方米。三亚东河流经荔枝沟,上游建有半岭水库,是三亚市主要水源之一,设计年供水能力834万立方米。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铁矿
位于三亚市吉阳区田独村黄泥岭西北山麓的田独铁矿为中型铁矿床,矿石主要为磁铁矿,次为赤铁矿。主矿体长66~195米,厚17米,主体已开採完,深部尚有残余矿体,储量约90万吨。次矿体为盲矿,位于主矿体之旁侧埋深22米,东西走向,倾向北,倾角70度,长63米最大垂直厚度76米,延伸172米,储量40万吨。该矿区矿石品位高,杂质低,质量好,含铁53~58%。60年代已基本采完。
锰矿
位于三亚市吉阳区大茅磷矿区,储量100万吨,矿体一般长100~200米,最大900米,一般厚度1.5米,品位25.18%,最高45.96%,含染质少。
磷矿
位于三亚市吉阳区的中廖管理区是海南省唯一的中型磷矿,储量C-D级929.5万吨,平均含五氧化二磷9.94~17.60%,该矿区共有磷矿13层,其中具有工业价值的有3层,占矿区总储量93%以上,主矿层分布于中和岭块段,长600~1400米,延伸115~400米,厚2.5米,含磷品位13.1~17.66%。1972年曾开採易于选矿的磷灰石型磷矿,矿石供海口化肥厂用,后因经济效益低而停产。
生物资源
截至2018年,吉阳区森林面积31万亩,覆盖率达71%。
辖区内分布有三亚河、大茅河等5条主要河流和三亚大东海火岭猕猴保护区、三亚六道综合生态保护区等6个自然保护区。
土地资源
截至2018年,吉阳区有耕地总资源1565公顷,其中,水(旱)田面积1231公顷,旱地面积334公顷。共有山林面积2.49万亩,其中公益林面积2.3万亩,商品林1942.82亩。
水资源
(田独)现吉阳地区岩组厚度为30~90米,有三个含水层,红土坎至上新村一带,水层及水位埋藏深,富水性差;榆林到榆林潭一带,含水层较浅,厚度小,富水性较好。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8年,吉阳区总人口28.49万人,其中流动人口12.77万人,黎族人口6.1万人。
民族
吉阳区的民族以汉族、黎族为主。
经济
综述

2017年,吉阳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在推进项目建设、城市治理、民生工程等工作中取得显着成绩,多项主要指标位居全市前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91亿元,同比增长5.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3.2%;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678元,同比增速8.4%,增加值稳居全市第一,其中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3915元和15042元,分别增长8.1%和8.9%。
第一产业
截至2012年,吉阳区原河东区部分第一是从原来以水稻种植为主转为以花木为主;第二是抓好供给市区为主的蔬菜基地建设460亩;第三是支持农民合作社建设;第四是支持兰花等龙头企业的建设等等。2012年在市政府支持下,完成通道绿化179亩、村庄绿化55亩的造林任务。再次是落实各项强农惠民政策。建立农民“一卡通”网路;原吉阳镇部分花卉种植面积1600亩,设施农业种植面积2000多亩。全年共举办了8期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班,参培的农民3400余人次,第一产业产值76359万元较2011年增长70%。2012年12月,第五届中国月季花展暨首届三亚国际玫瑰节在亚龙湾玫瑰谷圆满落幕。 

2014年,吉阳区(原吉阳镇部分)农资补助发放222.26万元,粮食直补发放11.72万元,常年蔬菜生产补贴已发80.36万元;举办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班9期,培训农民1616人次。原河东区完成粮食直补28.6万元,配合三亚市农机局发放资金共152.4万元,发放猪苗、繁母猪补贴141.645万元;举办各类农技培训班3场次,参加人数约200余人次。
第二产业
三亚市的工业占比较小,主要集中在吉阳区的荔枝沟技工贸园区,工业园区实际用地500亩,进驻该园区的大企业主要有:珠江管桩建材产品加工项目,东吉、远跳及渔宝水产品加工项目,海润珍珠加工展销项目,木瓜、大米等农产品加工项目等。截至2006年,进驻荔枝沟技工贸园区的企业已达24家。
2013年,全区工业总产值为61.45亿元,同比增长0.6%,增速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回落11.3、9.6、4.1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实现产值6.48亿元,下降16.5%;重工业54.97亿元,增长3.1%。从各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看,以水泥生产为主的非金属矿物製品业增长0.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44.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0.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29.5%。
第三产业
旅游是三亚的主导产业,也是吉阳区的强势产业。在与原河东区合併后,原属河东区的大东海、鹿回头“老字号”景区景点以及鸿洲游艇码头、半山半岛帆船港等旅游项目加入,使得吉阳区的旅游资源更趋多元化、国际化和精品化。
加快吉阳区旅游业的提档转型,促进旅游业态的国际化、精品化,不断焕发“老字号”景区景点的品牌魅力,增强旅游新项目的吸引力是吉阳区旅游产业的下一步发展方向。
鹿回头

吉阳区拥有三亚最完善、最庞大、最高端的酒店群,还有亚龙湾、大东海、鹿回头等‘老字号’景区,以及新开发的三亚千古情、凤凰岭、临春岭森林公园等旅游新项目。该区将抓好道路、排污、照明、供水、停车场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改造新增,完成新增9个停车场建设组成景点+酒店+配套=三亚中东部的旅游服务基地。
吉阳区打造三亚的交通枢纽与商贸物流中心。重点抓好中华城大型商业综合体、亚龙湾百花谷、奥特莱斯商业综合体、夏日百货、一号港湾城等大中型商城的提质增效充分发挥吉阳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港华广场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吃、住、游、娱、购新型商贸网点;把中恆、美丽亚等家私建材城建成琼南家私建材中心;把大东海片区建成俄罗斯、泰国、韩国等异域风情消费目的地;加快推进罗牛山食品加工物流配送五星级产业园建设。
交通
吉阳区设有动车站(亚龙湾站)、绕城高速、东线高速、红沙隧道、正在升级改造的迎宾路、改造后的榆亚路、新建成的春光路、亚龙湾互通立交以及槟榔互通立交,这些交通相互串交构织了覆盖吉阳区的交通枢纽网路。
亚龙湾站

2016年1月21日,红沙隧道实现主体完工并试通车。红沙隧道公路工程起点位于吉阳区临春社区规划一路,与凤凰路连线道路顺接,路线全长约2.4公里。隧道试通车后,从红沙片区进入市区的时间缩短到8至10分钟,能有效分流红沙至榆亚大道路段的车辆,缓解大东海片区的交通拥堵压力。同时,增加了一条从东线高速、海榆东线、海榆中线等市区外进入市区的通道,完善了三亚区域道路交通路网。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2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国中入学率98%,高中入学率96%。第一所公办幼稚园完成选址。
学校 | 类别 | 位置 |
三亚市实验中学 | 公立 | 三亚市河东路82号 |
三亚市民族中学 | 公立 | 三亚市吉阳大道1号 |
三亚市第五中学 | 公立 | 三亚市河东路290号 |
三亚市八一中学 | 公立 | 三亚市榆亚路157号 |
海南鲁迅中学 | 私立 | 三亚市榆亚路535号 |
三亚市第二国小 | 公立 | 三亚市河东路64号 |
三亚市第七国小 | 公立 | 三亚市临春河一横路 |
三亚市吉阳区吉阳国小 | 公立 | 三亚市亚龙湾路1号 |
三亚市八一国小 | 公立 | 三亚市榆亚路33号 |
三亚市荔枝沟中学 | 公立 | 三亚市荔枝沟路 |
三亚市第十国小 | 公立 | 吉阳区安置区 |
海南华侨中学三亚学校 | 私立 | 三亚市迎宾路丹州小区内 |
三亚市逸夫中学 | 公立 | 三亚市吉阳区吉阳大道 |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社会保障
2014年,吉阳区完成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6691人,完成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947人。2014年吉阳区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共91482人,超额完成。
2014年,吉阳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866人,技能培训724人,为326名“3545”灵活就业人员办理社会补贴,为7149名城乡居民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手续。
医疗卫生
2012年,全镇共出生婴儿1288人,符合法定1253人,符合法定生育率达到97.159%,性别比降至114.746;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为722对夫妇免费检查,超额完成了市计生委下达的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指标(720人)。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开通便民服务热线。
社会治安
2012年,全区共在节假日、举办国事活动等重点时机组织矛盾纠纷排查9次,共排查出各类不稳定因素20个,成功化解12个,正在调处8起。全镇刑事案件发案311起,破获104起,抓捕犯罪嫌疑人78人,刑拘65人;治安案件477起,查处(调解)437起,抓获违法人员204人。排查非法宗教聚会点2处;建立健全三级调解网路,全年调解各类纠纷92宗,调解率100%,调成率95%;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27家,排除隐患276处;开展“安全生产月”、“食品安全周”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活动,牢固树立了民众的安全生产意识。配合市政府出色完成“泛珠”大会、三亚财经国际论坛、国际公路脚踏车赛等重大活动的安保任务。回响市政府“铁锤行动”,严厉打击镇区範围内违法建筑和小产权房,全年来共拆除违章建筑228幢,约7.3万平方米,有效维护了经济建设秩序。
基础设施
2014年,吉阳区(原河东区部分)投入150多万元为榕根、月川、春光、临春等居委会完善图书室、健身活动中心及体育设施。另外,原河东区共投资1393.73万元,对辖区社区的13条道路进行改造,埋设雨水管道3053米,污水管道1985米,破除及修复路面13150平方米,铺设人行道2066平方米,行道树种植106棵,新建路灯80盏,更换灯桿80根;原吉阳镇投入100万元的龙坡、南丁等5个行政村自来水管道修复工程全面完工, 11个自然村1359户6141人因此受益。原吉阳镇投入397.4万元,完成年度冬修水利工作。
亚龙湾

同年,落笔、红花、罗蓬3个村800桿路灯安全基本完成并陆续投入使用,迎宾路扩建、六盘村房屋外墙立面改造等工程进展顺利,抱坡、博后村的休闲广场、文化室和篮球场建设工作已完成,新增新农村公路建设里程4.6公里。
风景名胜
吉阳区的主导产业为旅游业、房地产业。既有亚龙湾、大东海、鹿回头等“老字号”传统旅游品牌,也有千古情、热带森林公园、玫瑰谷、沃尔沃帆船港等新兴旅游产品。迎宾路吉阳段、榆亚路红沙段、鹿回头半岛、落笔片区集中了我市大量中高端房地产项目。
亚龙湾
亚龙湾位于吉阳区境内,三亚市中心东南28公里处,是海南最南端的一个半月形海湾,全长约7.5公里,是海南名景之一。亚龙湾原名牙龙湾,后改名为亚龙湾。亚龙湾沙滩绵延7公里且平缓宽阔,浅海区宽达50-60米。沙粒洁白细软,海水澄澈晶莹,而且蔚蓝。能见度2-4米,适合潜水。海底世界资源丰富,有珊瑚礁、各种热带鱼、名贵贝类等。年平均气温25.5°C,海水温度22-25.1°C,终年可游泳,被誉为“天下第一湾”。
亚龙湾

大小东海
大东海位于三亚市吉阳区榆林港和鹿回头之间。三亚大东海旅游景区被评为4A级景区,成为三亚首家零收费开放式景区。大东海是三亚的一处标誌,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四十佳景”之一。
大东海

小东海湾海域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三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海域的水质为一类,各种海洋生物有600多种。区内设有水肺潜水、海底漫步、夜潜、观光船、半潜艇、拖曳伞、深海垂钓、水下摄像及沙滩休闲等各类海洋娱乐活动。
鹿回头公园
鹿回头公园位于三亚市吉阳区东南鹿回头半岛上,三面环海,一面毗邻三亚市区,以“情爱文化”为主题定位,素有“南海情山”的美誉。这里是登高望海和观看日出日落的制高点,在山顶可以俯瞰市区和小东海的全貌。晚上站在三亚湾以鹿回头的灯光为背景照相不错。每年的中秋之夜,都要在天涯海角风景区和鹿回头公园两个活动场地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及游园活动、“鹿山赏月大会”。鹿回头公园是定位为情爱文化和生态展示并重的主题公园。
鹿回头

内部主景点“鹿回头”雕塑是根据海南黎族美丽的爱情传说而建造,高15米,是海南全岛最高雕塑,并成为三亚市的城雕,三亚因此被称为“鹿城”。
落笔洞
落笔洞是位于三亚市吉阳区荔枝沟东北方向约7公里处的奇特的小山峰——印岭,距三亚市区14公里。洞内有一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洞壁刻的“落笔洞”三字,是元朝云从龙所书,至今有900余年。
落笔洞

落笔洞遗址是迄今为止海南岛发现最早的人类聚居场所,它的发现将海南省先民的居住历史延长至一万年左右,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是研究海南新石器文化来源的重要历史遗址,并有“北有周口店,南有落笔洞”之说。2001年,该遗址被定位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政治
区委书记:陈跃
区委副书记、区长:张华文
常务副区长:石廷伟
副区长:林尤回,胡新华,张晨,蔡曜泽,陈练,范晓晴(挂职)
人大常委会主任:柯俊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