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陈营村(河南宝丰县周庄镇下辖村)

(2020-02-29 12:40:19) 百科
陈营村(河南宝丰县周庄镇下辖村)

陈营村(河南宝丰县周庄镇下辖村)

河南省宝丰县周庄镇陈营村,位于县城东一环路和东三环路之间,地处东城区,辖陈营、谢堂、三里营三个自然村,11个村民组,465户村民,1740口人,人均耕地不足1亩。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陈营村
  • 所属地区:河南
  • 人口:1740口人
  • 户数:465户
  • 村民组:11个

经济

陈营村在党的富民政策感召下,走以工促农、以商富民的路子。他们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凭藉地处东城区的优势,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运输业、养殖业、第三产业、非公有制企业,使该村经济发展突飞猛进,2005年,经济位次进入全县30强,同时,全村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陈营村曾与中国传统的农村一样,村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祖祖辈辈靠土里刨食。他们历经沧桑,贫穷和苦难都曾经有过。他们迷茫、彷徨过,他们寻找、渴望过,但一直摆脱不掉贫困。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改革开放的光芒照亮了陈营人的前程。商品经济和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与传统陈营碰撞出了现代文明的辉煌与灿烂。他们不再完全依靠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黄土地,投身到市场经济的大潮,实现了历史性的变迁。特别是1996年以来,陈营人在村两委会班子的带领下,在党的富民政策感召下,走以工促农、以商富民的路子。他们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凭藉地处东城区的优势,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运输业、养殖业、第三产业、非公有制企业,使该村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全村人均纯收入由1996年的不足700元增加到2006年的3700元,2005年,经济位次进入全县30强。
陈营村有传统的种植蔬菜习惯,尤其是谢堂自然村不少民众或多或少都种菜。村党支部从实际出发,利用这一优势大作文章,先后多次组织党员干部、民众代表到山东寿阳等地参观学习,取经后,由党员干部充先搞塑胶大棚、日光温室蔬菜种植。种植反季节蔬菜,提高经济效益。在党员干部的典型带动和利益驱动下,民众自学左发展蔬菜种植和塑胶大棚、日光温室反季节蔬菜种植,全村蔬菜种植面积高峰时曾达200多亩,现在全村常年种菜面积达100多亩。露地菜种有白菜、萝蔔、菠菜、冬瓜、南瓜、土豆等大路菜。塑胶大棚、日光温室种植有豆角、黄瓜、番茄、韭菜、西芹、辣椒等反季节蔬菜,经济效益大幅增加,实现了高产高效,从而推动了该村农业科技含量的提高和传统农业的转变。为提高耕地複种指数,让有限的耕地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2003年以来,该村又动员民众大力开展立体种植,两年先后种植柿树、桃树、苹果树、银杏、葡萄等到优质小杂果40多亩,果树地里套种蔬菜,提高耕地产出效益。有的果树已挂果,两年之后可望进入盛果期。

社会事业

陈营村被确定为全县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后,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目标,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开拓进取,协调发展。通过全村上下的共同努力,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新修建的花坛、绿地、栽植的风景树在晴空下,一片绿色灿烂,展现出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优美画卷。投资145万元,硬化了村上的大街小巷,全长4500米,投资5万元,在村上主街道安装了路灯100盏,又投资50万元,在水泥路两侧植上了梧桐、松树、柏树、垂柳、大叶女贞等风景树5万余棵,缩短了城乡距离;投资30万元在村上修建了4个花园,投资20万元建成了健身园,为民众提供了娱乐、休闲场所;投资13万元,实施引排水工程,引玉带河清水,排村里污水,修建长1500米的引排水暗渠,解决了村民生活污水汇聚路面的难题,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投资8万元,建成了3个公厕,2个垃圾场,增加了公共设施;投资15万元硬化村上1.2亩左右的大水坑,改善了水质;同时还投资10万元在全村民众的房前屋后,道路两侧,见缝插绿,建起了一大批花坛小景、绿地草坪,沿街刷外墙漆8000多平方米,使陈营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新农村。为维护好村里的环境卫生,除二级环卫队每天定时清扫卫生外,村党支部还在每月6日组织全体党员到街上清理垃圾、打扫卫生。由于村容村貌的改变,不仅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而且也促进了本村经济的繁荣发展。

荣誉称号

2002年、2005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村”,2004年、2005年先后被县、市授予“卫生村”。2008年3月被省爱卫会授予“省级卫生村”,被市政府授予“市级卫生先进村”。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