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石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为了展现青田石雕艺术风貌,弘扬中华传统工艺美术,于1992年12月15日发行的,志号为1992-16的特种邮票。
《青田石雕》邮票全套4枚,选用了4件青田石雕作品,分别为周百琦的《春》、林如奎的《高粱》、张爱廷《丰收》、倪东方的《花好月圆》。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青田石雕
- 外文名:Qingtian Carved Stone
- 邮票志号:1992-16
- 发行时间:1992-12-15
- 邮票类型:特种邮票
- 全套枚数:4
发行背景
青田石雕是浙江省青田等地以青田所产的青田石为主要原料雕刻的各种工艺品。有山水、花卉、人物、动物、炉瓶、文具和石章等品类。在国家和省市外贸部门于欧洲、美洲、日本、东南亚等地举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展览上,曾有数百件青田石雕精品被选送参展,弘扬了中华传统工艺美术,增进了国际艺术交流。
1992年12月15日,为了展现青田石雕艺术风貌,弘扬中华传统工艺美术,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青田石雕》特种邮票。
青田石雕

制票参数
志号 | 1992-16 | 背面刷胶 | [G] | 印製厂 | 河南省邮电印刷厂 | |
印刷版别 | 胶版 | 设计者 | 任国恩 | 齿孔度数 | P12 | |
图序 | 图名 | 面值 | 发行量 | 规格 | 整张枚数 | 原雕刻作者 |
4-1 | 春 | 10分 | 5591万枚 | 30mm×40mm | 50(10×5) | 周百琦 |
4-2 | 高粱 | 20分 | 5716.215万枚 | 30mm×40mm | 50(10×5) | 林如奎 |
4-3 | 丰收 | 40分 | 5312.2万枚 | 30mm×40mm | 50(10×5) | 张爱廷 |
4-4 | 花好月圆 | 2元 | 4958.7万枚 | 30mm×40mm | 50(10×5) | 倪东方 |
(参考资料)
票面图案
![]() | 《春》(4-1),图案选用了已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百琦的代表作品《春》。 | ![]() | 《高粱》(4-2),图案选用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如奎的代表作品《高粱》。 |
![]() | 《丰收》(4-3),图案选用了石雕大师张爱廷创作的《丰收》(原名《连年有余》)。 | ![]() | 《花好月圆》(4-4),图案选用了浙江省青田石雕大师倪东方创作的《花好月圆》。 |
邮票赏析
- 《春》(4-1)
在这枚邮票图案中的是一株健壮挺立的笋,仿佛是在清明时节江南山乡刚刚破土拔节的春笋;春笋前后左右既生长着含苞待放的映山红,摇曳着临风而立的小青竹,又有上下自由飞翔的小鸟,有动,有静,生机蓬勃,寓意伟大祖国美好的春天;而那截儿鼓凸苍劲的老竹桩,当它为春已经竭尽了自己所有的绿、看到一代新笋生机勃勃时,欣慰含笑,慷慨让出一个春天。
- 《高粱》(4-2)
这枚邮票图案中的红高粱,籽粒儿个个饱满凸出,犹如玑珠圆润,殷红透亮,既像秋天挺立于丰收大地上的一穗真高粱,仿佛飘散着一股醉人的五穀清香,又体现了传统花卉镂雕的精湛技艺,充满着浓烈的艺术神韵,比自然界的真高粱更具有吸引力。
- 《丰收》(4-3)
这枚邮票图案中是三个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那位肩扛莲叶、手举莲花的小女孩,甜甜地微笑着;那个手捧如意的小男孩,脸上洋溢着浓浓的得意之情;而那个骑坐在鱼背上的小男孩,则仰脸欢笑。三个小孩相互顾盼,人物神态生动,仿佛清晰听到了他们那种天真、开心的欢声笑语,活泼泼地展现出了江南水乡庆祝丰收的盛况,富有天然情趣。
- 《花好月圆》(4-4)
在这枚邮票图案中,一轮皎洁的圆月高挂在蔚蓝的天空,右边盛开着一朵朵牡丹花,左边环绕着一簇碧桃花,树枝上有一对恩爱的白头鸟欢乐嬉戏,鲜花捧月,巧妙地表现出了中秋之夜家家欢乐的意境,技术精湛,充满生气。
收录情况
《青田石雕》邮票被收录进以下集邮书籍中:
国家 | 书名 | 页码 | 编号 | 参考资料 |
---|---|---|---|---|
中国 |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2013)》 | 104 | - | |
中国 | 《中华世界邮票目录(亚洲卷)》 | 87 | 2550-2553 | |
美国 | 《Scott 2008 Standard Postage Stamp Catalogue Volume 2》 (即《斯科特标準邮票目录》) | 360 | 2425-2428 | |
德国 | 《MICHEL-China Katalog 2011/2012 Ubersee·Band 9.1》 (即《米歇尔邮票目录》) | 400 | 2459-2462 |
荣誉表彰
1993年,《青田石雕》被评为“1992年优秀特种邮票”(得票419291张)和“1992年最佳印刷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