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一书由 (美) 保罗C.科兹比等所着,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基本介绍
- 书名: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
- 作者: (美) 保罗C.科兹比等
- ISBN:9787111468523
- 页数:276
- 定价:60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7-31
- 装帧:平装
出版信息
作者:(美) 保罗C.科兹比(Paul C.Cozby) 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富勒顿分校/斯科特C.贝茨(Scott C. Bates)犹他州立大学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原作名:Methods in Behavioral Research
译者:张彤
出版年:2014-7-31
页数:276
定价:60
装帧:平装
丛书:美国名校学生最喜爱的心理学教材
ISBN:9787111468523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原作名:Methods in Behavioral Research
译者:张彤
出版年:2014-7-31
页数:276
定价:60
装帧:平装
丛书:美国名校学生最喜爱的心理学教材
ISBN:9787111468523
内容简介
学习研究方法的首选教材
独特的例文教学:
多角度阐述概念:本书对每个概念都从多个角度进行阐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丰富的研究案例:本书精心选择已发表的很多研究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複杂的概念和研究设计。
複习题和思考题:每章末都有複习题帮助学生强化记忆,也有思考题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实际研究能力。
独立的章节顺序:这样的章节设定方便教师根据自己的大纲灵活安排教学顺序。
研究者必备的指导手册
以实际研究的顺序来组织研究方法知识:
本书的知识结构可以帮助研究者全面、系统地掌握从事行为研究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参照每章内容可以一步一步地开展最初的研究。
对各种研究设计和方法进行了全面介绍:
本书对一般教科书中介绍较少但在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方法,也进行了系统论述,如个案实验设计、準实验设计、发展研究设计和观察法,这样有助于研究者选择最适当的研究方法。
提供APA研究报告写作指导:
附录提供了美国心理学会(APA)风格的整个研究报告写作要求,并且以一篇实际发表的论文作为範文,详细介绍如何写一篇研究报告。
目录
译者序
作者简介
前 言
第1章 科学地理解行为 1
1.1 研究方法的使用 1
1.2 科学方法 2
作者简介
前 言
第1章 科学地理解行为 1
1.1 研究方法的使用 1
1.2 科学方法 2
1.3 行为科学的目的 5
1.4 基础研究与套用研究 7
第2章 从哪里开始 12
2.1 假设与预测 12
2.2 我们研究谁:关于术语的注释 13
2.3 想法的来源 13
2.4 图书馆研究 16
2.5 研究论文的剖析 24
第3章 道德研究 27
3.1 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 27
3.2 贝尔蒙报告 28
3.3 评估风险与利益 28
3.4 知情同意 30
3.5 事后解说的重要性 33
3.6 替代欺骗术的备择方法 33
1.4 基础研究与套用研究 7
第2章 从哪里开始 12
2.1 假设与预测 12
2.2 我们研究谁:关于术语的注释 13
2.3 想法的来源 13
2.4 图书馆研究 16
2.5 研究论文的剖析 24
第3章 道德研究 27
3.1 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 27
3.2 贝尔蒙报告 28
3.3 评估风险与利益 28
3.4 知情同意 30
3.5 事后解说的重要性 33
3.6 替代欺骗术的备择方法 33
3.7 公正与参与者选择 35
3.8 研究者的承诺 35
3.9 联邦法规与机构审查委员会 35
3.10 APA的道德规範 37
3.11 用人参与者的研究 37
3.12 道德与动物研究 39
3.13 再论风险与利益 40
3.14 失实陈述:欺诈与剽窃 41
第4章 基本研究问题 45
4.1 效度:作为入门 45
4.2 变数 46
4.3 变数的操作定义 46
4.4 变数间的关係 47
4.5 非实验法对实验法 50
4.6 自变数与因变数 53
4.7 内部效度:推论因果性 54
4.8 外部效度 55
4.9 方法选择 55
4.10 对研究的评估:三种效度的总结 57
第5章 测量概念 61
5.1 测量的信度 61
5.2 测量的构念效度 64
5.3 测量的反应性 66
5.4 变数与测量量表 67
5.5 关于个性与个体差异的研究 69
3.8 研究者的承诺 35
3.9 联邦法规与机构审查委员会 35
3.10 APA的道德规範 37
3.11 用人参与者的研究 37
3.12 道德与动物研究 39
3.13 再论风险与利益 40
3.14 失实陈述:欺诈与剽窃 41
第4章 基本研究问题 45
4.1 效度:作为入门 45
4.2 变数 46
4.3 变数的操作定义 46
4.4 变数间的关係 47
4.5 非实验法对实验法 50
4.6 自变数与因变数 53
4.7 内部效度:推论因果性 54
4.8 外部效度 55
4.9 方法选择 55
4.10 对研究的评估:三种效度的总结 57
第5章 测量概念 61
5.1 测量的信度 61
5.2 测量的构念效度 64
5.3 测量的反应性 66
5.4 变数与测量量表 67
5.5 关于个性与个体差异的研究 69
第6章 观察法 72
6.1 定量与定性方法 72
6.2 自然观察 73
6.3 系统观察 75
6.4 案例研究 77
6.5 档案研究 77
第7章 向人们询问关于他们自己:调查研究 81
7.1 为什幺要做调查 81
7.2 构造要问的问题 83
7.3 对问题的反应 85
7.4 问卷的最后定稿 87
7.5 实施调查 88
7.6 为研究时间上的变化的调查设计 90
7.7 从总体中取样 91
7.8 取样技术 92
7.9 评估样本 94
7.10 使用方便样本的理由 95
第8章 实验设计 99
8.1 混淆与内部效度 99
8.2 基本实验 100
8.3 对实验条件的参与者分配 103
6.1 定量与定性方法 72
6.2 自然观察 73
6.3 系统观察 75
6.4 案例研究 77
6.5 档案研究 77
第7章 向人们询问关于他们自己:调查研究 81
7.1 为什幺要做调查 81
7.2 构造要问的问题 83
7.3 对问题的反应 85
7.4 问卷的最后定稿 87
7.5 实施调查 88
7.6 为研究时间上的变化的调查设计 90
7.7 从总体中取样 91
7.8 取样技术 92
7.9 评估样本 94
7.10 使用方便样本的理由 95
第8章 实验设计 99
8.1 混淆与内部效度 99
8.2 基本实验 100
8.3 对实验条件的参与者分配 103
8.4 独立组设计 103
8.5 重複测量设计 103
8.6 配对设计 106
第9章 做实验 109
9.1 选择研究参与者 109
9.2 操作自变数 110
9.3 测量因变数 113
9.4 添加控制 116
9.5 更多的考虑 118
9.6 分析和解释结果 120
9.7 与其他人沟通研究 120
第10章 複杂的实验设计 123
10.1 增加自变数水平数 123
10.2 增加自变数数:因素设计 124
第11章 个案、準实验和发展研究 135
11.1 个案实验设计 135
11.2 项目评估 138
11.3 準实验设计 139
11.4 发展研究设计 145
第12章 理解研究结果:描述与相关 151
12.1 测量量表:複习 151
12.2 分析调查研究的结果 152
12.3 频数分布 153
12.4 描述统计 154
12.5 绘製关係图 155
12.6 相关係数:描述关係强度 156
8.5 重複测量设计 103
8.6 配对设计 106
第9章 做实验 109
9.1 选择研究参与者 109
9.2 操作自变数 110
9.3 测量因变数 113
9.4 添加控制 116
9.5 更多的考虑 118
9.6 分析和解释结果 120
9.7 与其他人沟通研究 120
第10章 複杂的实验设计 123
10.1 增加自变数水平数 123
10.2 增加自变数数:因素设计 124
第11章 个案、準实验和发展研究 135
11.1 个案实验设计 135
11.2 项目评估 138
11.3 準实验设计 139
11.4 发展研究设计 145
第12章 理解研究结果:描述与相关 151
12.1 测量量表:複习 151
12.2 分析调查研究的结果 152
12.3 频数分布 153
12.4 描述统计 154
12.5 绘製关係图 155
12.6 相关係数:描述关係强度 156
12.7 效应大小 159
12.8 回归方程 160
12.9 多重相关与多元回归 160
12.10 部分相关与第三变数问题 161
12.11 结构方程建模 162
第13章 理解研究结果:统计推论 166
13.1 样本与总体 166
13.2 推论统计 167
13.3 虚无假设与研究假设 167
13.4 机率与取样分布 168
13.5 例子:t和F检验 169
13.6 Ⅰ型与Ⅱ型错误 174
13.7 选择显着性水平 175
13.8 解释不显着的结果 176
13.9 选择样本大小:功效分析 177
13.10 重複的重要性 177
13.11 皮尔逊r相关係数的显着性 178
13.12 数据的计算机分析 178
13.13 选择适宜的统计检验 179
第14章 推广结果 182
14.1 推广到其他研究参与者总体 182
14.2 文化考虑 185
14.3 向其他实验者推广 186
14.4 前测与推广 187
14.5 实验室环境下的结果推广 187
14.6 重複的重要性 187
14.7 通过文献综述和元分析评价推广性 189
14.8 用研究改进生活 190
附录A 撰写研究报告 192
附录B 统计检验 239
附录C 统计表 253
附录D APA检查表 259
附录E 关键术语表 260
参考文献
12.8 回归方程 160
12.9 多重相关与多元回归 160
12.10 部分相关与第三变数问题 161
12.11 结构方程建模 162
第13章 理解研究结果:统计推论 166
13.1 样本与总体 166
13.2 推论统计 167
13.3 虚无假设与研究假设 167
13.4 机率与取样分布 168
13.5 例子:t和F检验 169
13.6 Ⅰ型与Ⅱ型错误 174
13.7 选择显着性水平 175
13.8 解释不显着的结果 176
13.9 选择样本大小:功效分析 177
13.10 重複的重要性 177
13.11 皮尔逊r相关係数的显着性 178
13.12 数据的计算机分析 178
13.13 选择适宜的统计检验 179
第14章 推广结果 182
14.1 推广到其他研究参与者总体 182
14.2 文化考虑 185
14.3 向其他实验者推广 186
14.4 前测与推广 187
14.5 实验室环境下的结果推广 187
14.6 重複的重要性 187
14.7 通过文献综述和元分析评价推广性 189
14.8 用研究改进生活 190
附录A 撰写研究报告 192
附录B 统计检验 239
附录C 统计表 253
附录D APA检查表 259
附录E 关键术语表 260
参考文献
丛书信息
美国名校学生最喜爱的心理学教材 (共11册), 这套丛书还有 《儿童发展心理学:费尔德曼带你开启孩子的成长之旅(原书第6版)》,《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第8版)》,《心理学与工作》,《教育心理学:主动学习版(原书第12版)》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