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凤仙花科

(2020-06-26 22:12:01) 百科
凤仙花科

凤仙花科

凤仙花科(学名:Balsaminaceae),双子叶植物纲凤仙花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肉质,下部常生根。单叶,对生或轮生,羽状脉,齿端小尖。花两性,顶生总状或假伞形花序,花瓣5枚,分离,离生,花丝短,扁平,花葯2室,子房上位,极短或无花柱,果实为假浆果或多少肉质,种子从开裂的裂爿中弹出,无胚乳,染色体基数x=7~10。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及非洲,欧洲、北美洲也有少数物种。科中多种凤仙花色泽美丽可栽培观赏。凤仙花全草入药,有活血止痛、消肿解毒的功效。我国西南部地区是凤仙花属植物的全球五大分布中心之一 。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凤仙花科
  • 拼音:fèng xiān huā kē
  • 学名:Balsaminaceae A. Rich. (1822)
  • :植物界
  • 亚界:绿色植物亚界
  • 总门:轮藻总门
  • :木贼门(有胚植物门)
  • 亚门:木贼亚门(维管植物亚门)
  • :木兰纲(被子植物纲)
  • 亚纲:蔷薇亚纲
  • 超目:菊超目
  • :杜鹃花目
  • :凤仙花科
  • 分布区域: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及非洲,欧洲、北美洲

形态特徵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附生或亚灌木,茎通常肉质,直立或平卧,下部节上常生根。单叶,螺旋状排列,对生或轮生,具柄或无柄,无托叶或有时叶柄基具1对托叶状腺体,羽状脉,边缘具圆齿或锯齿,齿端具小尖头,齿基部常具腺状小尖。花两性,雄蕊先熟,两侧对称,常呈180°倒置,排成腋生或近顶生总状或假伞形花序,或无总花梗,束生或单生,萼片3,稀5枚,侧生萼片离生或合生,全缘或具齿,下面倒置的1枚萼片(亦称唇瓣)大,花瓣状,通常呈舟状,漏斗状或囊状,基部渐狭或急收缩成具蜜腺的距;距短或细长,直,内弯或拳卷,顶端肿胀,急尖或稀2裂,稀无距;花瓣5枚,分离,位于背面的1枚花瓣(即旗瓣)离生,小或大,扁平或兜状,背面常有鸡冠状突起,下面的侧生花瓣成对合生成2裂的翼瓣,基部裂片小于上部的裂片,雄蕊5枚,与花瓣互生,花丝短,扁平,内侧具鳞片状附属物,在雌蕊上部连合或贴生,环绕子房和柱头,在柱头成熟前脱落;花葯2室,缝裂或孔裂;雌蕊由4或5心皮组成;子房上位,4或5室,每室具2至多数倒生胚珠;花柱1,极短或无花柱,柱头1-5。果实为假浆果或多少肉质,4-5裂爿片弹裂的蒴果。种子从开裂的裂爿中弹出,无胚乳,种皮光滑或具小瘤状突起。染色体基数x=7~10。
凤仙花科

生长环境

凤仙花属植物对生长环境要求极度严格,通常适于降水量大或湿度大的森林中,林缘、山谷阴处、河岸、溪流和湖边湿洼地生长,它们也是构成林下植被的重要成分之一。
水角属植物水角生于湖边、沼泽湿地或水稻田中,海拔100米。

分布範围

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及非洲,少数种在欧洲,亚洲温带地区及北美洲也有分布。水角属产于印度和东南亚,凤仙花属是本科中最大的属。我国凤仙花属植物种类繁多 , 资源丰富 , 现已知的达 240 余种 , 占世界的 1 /4, 为非洲产凤仙花的 2 倍以上。

物种分类

凤仙花属 Impatiens Linn.:侧生花瓣成对合生;果实为多少肉质,具4-5裂爿弹裂的蒴果。
水角属 Hydrocera Blume:全部花瓣离生;果实为肉质不开裂的假浆果。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该科中的多种凤仙花色泽美丽、鲜艳,可栽培观赏。常见的有凤仙花,又名指甲花(见彩图),原产印度、马来西亚和中国南部,现世界各地都有栽培。花色多变,园艺品种很多。清初赵学敏的《凤仙谱》记载中国有 200多个凤仙花品种。凤仙花喜炎热,对土壤适应性强。喜潮湿而又排水良好的土壤,适当浇水则可延长花期。原产东非的玻璃翠茎肉质翠绿,透亮;花色鲜艳、美丽,扦插易活,是华北各省区常见的观赏植物。
凤仙花科

经济价值

种子名急性子,也可榨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