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塔》是亚历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执导的剧情片,由布拉德·皮特、凯特·布兰切特、菊地凛子主演。该片于2006年11月10日在美国上映,2007年3月13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影片讲述发生在11天内,世界上不同国家的四个家庭源于沟通不畅的悲剧故事。
基本介绍
- 导演: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
- 编剧:吉勒莫·阿里加
- 主演:布拉德·皮特,凯特·布兰切特,菊地凛子,役所广司
- 製片人:史蒂夫·高林,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
- 出品公司:派拉蒙影业公司
- 中文名:通天塔
- 外文名:Babel
- 其它译名:巴别塔,火线交错(台译)
- 发行公司:派拉蒙影业公司
- 製片地区:法国,美国,墨西哥
- 製片成本:2500万美元
- 拍摄日期:2005年5月2日 - 2005年12月1日
- 类型:剧情
- 片长:143分钟
- 上映时间:2006年11月10日(美国)
- 分级:USA:R
- 对白语言:英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日语,巴巴里语,法语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tt0449467
- 主要奖项:第64届美国金球奖电影类-剧情类最佳影片
剧情简介
北非摩洛哥境内的小山坡上,黑人兄弟俩正无忧无虑地放着羊,此时他们的父亲手捧着刚刚从日本朋友那里得来的步枪欣喜地向他们走来。乱世之中拥有如此稀罕物,自然如获至宝,父亲随意向远处开了一枪以试试手感之后。远处随即传来一辆旅游巴士的紧急剎车声。此车上坐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其中一对美国夫妇理察(布拉德·皮特饰)与苏珊(凯特·布兰切特饰)来荒凉的非洲旅游完全是为了挽救他们濒临崩溃的婚姻,只留下心爱的孩子在美国由墨西哥保姆(阿德丽亚娜·巴拉扎饰)照顾。在经过了反覆的争论以及内心的挣扎之后,两人依然摆脱不了怅惘的心结,正搭巴士奔向下一个目的地。不料悲剧突然降临,一颗子弹穿过车窗,击中了妻子。为了挽救爱人危在旦夕的生命,理察千方百计四处求救,怎奈人生地疏、语言不通,任何一件简单的情况解释起来都遇到重重障碍。美国政府很快得知讯息,立即展开外交求援;当地的警察也迅速发现了肇事的父子,将三人包围在山坡。与此同时,远在美国家中的墨西哥保姆很想在离家长达9年之后回去参加儿子的婚礼。于是,她说服侄子(盖尔·加西亚·伯纳尔饰)陪她带着理察的两个美国小孩儿同回墨西哥。在路上,由于人种与肤色以及语言不通等原因,他们被警察当成绑架孩子的嫌犯而遭追捕,继而又与小孩失散。在遥远的日本,曾赠与非洲朋友步枪的日本人(役所广司饰)亦面临着重重的困境,不久前妻子莫名自杀,聋哑的女儿在母亲自杀后更加自闭,并且还靠勾引她遇到的每个男人来宣洩心中的痛苦。短短的11天中发生的事情几尽浓缩了这世上所有的不幸,而所有的不幸几乎源于沟通的不畅。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
理察 | 布拉德·皮特 | ---- |
苏珊 | 凯特·布兰切特 | ---- |
千惠 | 菊地凛子 | ---- |
绵古安二郎 | 役所广司 | ---- |
Kenji | 二阶堂智 | ---- |
Amelia | 艾德里安娜·巴拉扎 | ---- |
Debbie | 艾丽·范宁 | ---- |
Mike | 内森·甘宝 | ---- |
Bill - Border Patrol | 杰米·麦克布莱德 | ---- |
Anwar | Mohamed Akhzam | ---- |
Tom | Peter Wight | ---- |
Lilly | 哈丽特·瓦尔特 | ---- |
Douglas | Trevor Martin | ---- |
Elyse | Matyelok Gibbs | ---- |
Robert | Georges Bousquet | ---- |
jane | Claudine Acs | ---- |
Walter | André Oumansky | ---- |
James | Michael Maloney | ---- |
Barth | Dermot Crowley | ---- |
Tourist #1 | Wendy Nottingham | ---- |
Tourist #2 | Henry Maratray | ---- |
Tourist #3 | Linda Broughton | ---- |
Tourist | Jean Marc Hulot | ---- |
Tourist #5 | Aline Mowat | ---- |
Tourist #6 | Liliane Escoza | ---- |
Tourist in Morocco | Linsey Beauchamp | ---- |
Tourist #8 | Michel Dubois | ---- |
Tourist #9 | Shirley Dixon | ---- |
Tourist #10 | Patrick Lebre | ---- |
Tourist# 11 | John O'Mohoney | ---- |
Tourist #12 | Mary Mitchell | ---- |
Tourist #13 | Edward Lyon | ---- |
Tourist #14 | Robert Fyfe | ---- |
职员表
製作人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剪辑 | 艺术指导 | 美术设计 | 服装设计 | 视觉特效 |
---|---|---|---|---|---|---|---|---|---|---|
史蒂夫·高林 乔·克里克 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 | 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 | 阿方索·戈麦兹-瑞洪 塞巴斯蒂安·西尔瓦 | 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 吉勒莫·阿里加 | 罗德里格·普瑞托 | 古斯塔沃·桑多拉拉 | Douglas Crise Stephen Mirrione | Brigitte Broch | Rika Nakanishi | Michael Wilkinson | Lev Kolobov Lon Molnar Michael Shelton Edson Williams |
(演职员表资料来源)
角色演员介绍
- 理察演员:布拉德·皮特苏珊的丈夫,美国人。与妻子苏珊前往荒凉的非洲旅游,目的是为了挽救他们濒临崩溃的婚姻。不料苏珊突然被子弹击中,为了挽救爱人危在旦夕的生命,理察千方百计四处求救,怎奈人生地疏、语言不通,任何一件简单的情况解释起来都遇到重重障碍。
- 苏珊演员:凯特·布兰切特理察的妻子,与丈夫理察婚姻不睦,在非洲经过了反覆的争论以及内心的挣扎之后,两人依然摆脱不了怅惘的心结,正搭巴士奔向下一个目的地。不料悲剧突然降临,一颗子弹穿过车窗,击中了她。
- 绵古安二郎演员:役所广司日本人,妻子莫名自杀,所以去非洲打猎愈伤,后来将那把难以直面的猎枪赠送给摩洛哥的老导游。导游把这把猎枪卖给了当地的牧羊人。
- 千惠演员:菊地凛子绵古安二郎女儿,聋哑人。她遭遇了裁判的误判后,再次受到了搭讪少年的歧视。于是,一心想要得到爱的她开始了自我放逐之旅,先后勾引牙医、警察。
(角色演员介绍资料来源)、
音乐原声
专辑曲目 | 专辑信息 | |
---|---|---|
Tazarine | Tu Me Acostumbraste | ![]() |
Deportation/Iguazu | World Citizen-I Won't Be Disappointed | |
Hiding It | Masterpiece | |
Bibo No Aozora/Endless Flight/Babel | Tribal | |
Babel | Amelia Desert Morning | |
September/The Joker | Only Love Can Conquer Hate | |
Cumbia Sobre El Rio | The Phone Call | |
Desert Bus Ride | Mujer Hermosa | |
Para Que Regreses | The Master | |
Jugo A La Vida | El Besito Cachicurris | |
Morning Pray | Bibo No Aozora/04 | |
Breathing Soul | The Blinding Sun | |
El Panchangon | Two Worlds, One Heart | |
Gekkoh | The Catch | |
Into The Wild | Look Inside | 艺人:Gustavo Santaolalla |
Oh My Juliet! | Prayer | 唱片公司:Concord Music |
Walking In Tokyo | The Visitors | 发行时间:2006年11月21日 |
Mi Adoracion | The Skin Of The Earth | 专辑类别:原声带,影视音乐 |
幕后花絮
- 布拉德·皮特之所以自降身价出现在这种独立製作里,完全是因为他的角色大部分都在关心家庭和孩子,是对他女儿西洛的爱的膨胀。
- 在摩洛哥拍摄的时候,凯特·布兰切特的小儿子意外被火烧伤,布兰切特迅速带儿子返回英国医治,好在孩子没什幺大碍。
获奖记录
年份 | 奖项名称 | 单项奖名称 | 获奖者 | 类别 |
---|---|---|---|---|
2007 | 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原创配乐 | 古斯塔沃·桑多拉拉 | 获奖 |
最佳影片 | 《通天塔》 | 提名 | ||
最佳女配角 | 艾德里安娜·巴拉扎 | |||
最佳女配角 | 菊地凛子 | |||
最佳导演 | 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 | |||
最佳原创剧本 | 吉勒莫·阿里加 | |||
最佳电影剪辑 | Douglas Crise,Stephen Mirrione | |||
2006 | 第59届坎城电影节 | 技术大奖 | Stephen Mirrione | 获奖 |
天主教人道精神奖 | 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 | |||
主竞赛单元-最佳导演奖 | 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 | |||
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 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 | 提名 | ||
2007 | 第64届美国金球奖 | 电影类-剧情类最佳影片 | 《通天塔》 | 获奖 |
电影类-最佳男配角 | 布拉德·皮特 | 提名 | ||
电影类-最佳女配角 | 艾德里安娜·巴拉扎 | |||
电影类-最佳女配角 | 菊地凛子 | |||
电影类-最佳导演 | 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 | |||
电影类-最佳编剧 | 吉勒莫·阿里加 | |||
电影类-最佳电影配乐 | 古斯塔沃·桑多拉拉 | |||
2007 | 第60届英国电影电视学院奖 | 最佳电影音乐 | 古斯塔沃·桑多拉拉 | 获奖 |
大卫·林恩导演奖 | 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 | 提名 | ||
最佳影片 | 《通天塔》 | |||
最佳剧本 | 吉勒莫·阿里加 | |||
最佳摄影 | 罗德里格·普瑞托 | |||
最佳音效 | José Antonio García,Christian P. Minkler,Martín Hernández | |||
最佳剪辑 | Stephen Mirrione,Douglas Crise | |||
2008 | 第31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 最佳外语片 | 《通天塔》 | 提名 |
2007 | 第32届法国凯撒奖 | 最佳外国电影 | 《通天塔》 | 提名 |
2007 | 第51届义大利大卫奖 | 最佳外国电影 | 《通天塔》 | 获奖 |
製作发行
製作公司
1. Anonymous Content | 3. Zeta Film (墨西哥) | 5. 派拉蒙优势(美国) |
2. Central Films | 4. 派拉蒙影业公司 (美国) | 6. Media Rights Capital |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
法国 | 2006年5月23日(坎城电影节) |
美国 | 2006年9月1日(特柳赖德电影节) |
加拿大 | 2006年9月9日(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
芬兰 | 2006年9月14日(赫尔辛基国际电影节) |
巴西 | 2006年9月21日(里约热内卢国际电影节) |
西班牙 | 2006年9月21日(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 |
美国 | 2006年10月(芝加哥国际电影节) |
法国 | 2006年10月12日(里昂外萤幕节) |
波兰 | 2006年10月13日(华沙国际国际电影节) |
丹麦、义大利、瑞典 | 2006年10月27日 |
荷兰 | 2006年10月27日(Leids电影节) |
美国 | 2006年10月27日(洛杉矶,加州、纽约市,纽约) |
英国 | 2006年11月2日(伦敦电影节) |
希腊、荷兰 | 2006年11月2日 |
美国 | 2006年11月5日(韦斯特伍德,加州)(首映) |
拉脱维亚、波兰、土耳其、美国 | 2006年11月10日 |
法国 | 2006年11月11日(阿拉斯电影节) |
比利时、法国 | 2006年11月15日 |
芬兰、挪威 | 2006年11月17日 |
摩洛哥 | 2006年12月7日(马拉喀什电影节) |
印度尼西亚 | 2006年12月8日(雅加达国际电影节) |
澳大利亚 | 2006年12月14日(限定) |
伊朗 | 2006年12月16日 |
德国 | 2006年12月21日 |
澳大利亚 | 2006年12月26日 |
以色列、葡萄牙 | 2006年12月28日 |
西班牙、印度 | 2006年12月29日 |
中国香港 | 2007年1月11日 |
爱沙尼亚 | 2007年1月12日 |
阿根廷 | 2007年1月18日 |
巴西、英国、爱尔兰、冰岛 | 2007年1月19日 |
新加坡 | 2007年1月25日 |
墨西哥 | 2007年1月26日(重映) |
俄罗斯 | 2007年2月1日 |
巴拿马、罗马尼亚 | 2007年2月2日 |
科威特 | 2007年2月7日 |
匈牙利、泰国 | 2007年2月8日 |
捷克共和国、韩国 | 2007年2月22日 |
土耳其 | 2007年2月23日(重映) |
塞尔维亚 | 2007年2月24日(贝尔格勒电影节) |
马其顿共和国 | 2007年3月2日 |
埃及 | 2007年3月7日 |
中国大陆 | 2007年3月13日 |
斯洛伐克 | 2007年3月22日 |
日本 | 2007年4月28日 |
瑞典 | 2011年11月16日(斯德哥尔摩国际电影节) |
影片评价
看墨西哥导演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的影片《通天塔》,用“等待另一只鞋落下”来比喻,那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因为观众观看该片时的情绪将是紧张、焦急与不安。其他导演在执导影片时往往会营造虚构、複杂、甚至悲惨的情景,然后再慢慢地释放,从而缓解观众紧张的情绪。与他们不同的是,阿加多营造的紧张气氛却是逐渐升级,直到这种气氛达到令人难以承受的极限。在执导的《通天塔》中,阿加多把四个故事交织在一起,并随着故事的发展而使悬念逐步升级,然后再毫不保留地一下子释放给观众,使观众的情绪形成巨大的反差,从而构成强烈而鲜明的对比。这种艺术表现手法是最具挑战、也是最难做到的,然而他却敢于面对挑战,并且做到了这一点。(福克斯网路评)
该片可能是2006年最为野心勃勃的一部影片了,纵观全剧,影片布局複杂,情节引人入胜,而且克服了多种语言间进行交流的障碍,突破了全球不同政治和文化背景的束缚。
影片中的4个故事,都被演绎得出神入化,拍摄的效果也非常令人惊叹,影片讲故事的手段也十分巧妙。但就影片震憾观众心灵的全局来看,《通天塔》也还是有一些暇疵的。在叙述每个故事时,阿加多·冈萨雷斯·伊纳里多首先把观众引向情感的悬崖,吊足观众的胃口,然后及时收住,耗尽观众的感情之后,再接着往下讲述另外一个故事。但即便这样,阿加多的这部电影仍然气势十足,而且具有很强的可信性。(《今日美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