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赑屓驮御碑

(2020-01-22 13:52:46) 百科
赑屓驮御碑

赑屓驮御碑

赑屓(bìxì),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龙之九子之一,又名霸下。形似龟,好负重,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

人们在庙院祠堂里,处处可以见到这位任劳任怨的大力士。据说触摸它能给人带来福气。

传奇来历

赑屓(bìxì),平生好负重,力大无穷,碑座下的龟趺是其遗像。
传说赑屓上古时代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挖沟,疏遍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洪水治服了,大禹担心赑屓又到处撒野,便搬来顶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赑屓治水的功迹,叫赑屓驮着,沉重的石碑压得它不能随便行走。赑屓和龟十分相似,但细看却有差异,赑屓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赑屓和龟类在背甲上甲片的数目和形状也有差异。赑屓又称石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徵。它总是吃力地向前昂着头,四只脚拚命地撑着,挣扎着向前走,但总是移不开步。
还有一种说法是是赑屓龙的九个儿子之一,力大能负重。我国一些显赫石碑的基座都由赑屓驮着,在碑林和一些古蹟胜地中都可以看到。

现存遗蹟

在湖北武当山净乐宫的两座御碑亭内,有两座赑屓驮御碑,是1958年修建丹江口水库时搬迁至此地的。这两座赑屓驮御碑长为5.3米,宽为2.36米,高为8.5米,重达102吨。东面的建于明代永乐十六年,西面的建于明代永乐十一年。是全国现存明代最大的两座赑屓驮御碑。
赑屓驮御碑
台湾台南市赤崁楼南面墙下,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字排开的九座御龟碑。清朝乾隆51年,天地会的林爽文在台湾举兵起乱,清朝赶紧命令陕甘总督福康安率军到台平定乱事。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战乱平定,乾隆皇帝很高兴,亲自写了五篇诗文纪念这件事,并製作十座碑石与龟座,其中四座全刻满文四座全刻汉文二座满汉文合刻,其中一座在嘉义的公园(真碑假龟),另外九座最早放在台南南门路附近纪念福康安的生祠里,日据时期生祠毁坏,于1935年移到大南门的外城,1950年才被搬到赤崁楼南面墙下的位置,成为赤崁楼受人注意的焦点。这些碑的名称是“御製剿灭台湾逆贼生擒林爽文记事语之满(汉)文碑”,也称赑屓御碑。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