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格GPS即全球定位系统,是由美国建立的一个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利用该系统,用户可以在全球範围内实现全天候、连续、实时的三维导航定位和测速;另外,利用该系统,用户还能够进行高精度的时间传递和高精度的精密定位。
赛格GPS定位原理
空间部分(太空部分)
赛格GPS的空间部分是由24颗GPS工作卫星所组成,这些GPS工作卫星共同组成了GPS卫星星座,其中21颗为可用于导航的卫星,3颗为活动的备用卫星。这24颗卫星分布在6个倾角为55°的轨道上绕地球运行。卫星的运行周期约为12恆星时。每颗GPS工作卫星都发出用于导航定位的信号。赛格GPS用户正是利用这些信号来进行工作的。
控制部分
赛格GPS的控制部分由分布在全球的由若干个跟蹤站所组成的监控系统所构成,根据其作用的不同,这些跟蹤站又被分为主控站、监控站和注入站。
用户部分(地面接收)
赛格GPS的用户部分由GPS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体及相应的用户设备如计算机气象仪器等所组成。它的作用是接收GPS卫星所发出的信号,利用这些信号进行导航定位等工作。 以上这三个部分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赛格GPS系统。
赛格GPS定位方法
赛格GPS定位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採用不同的定位方法。赛格GPS定位方法可依据不同的分类标準,作如下划分:
根据定位所採用的观测值
伪距定位
伪距定位所採用的观测值为赛格GPS伪距观测值,所採用的伪距观测值既可以是C/A码伪距,也可以是P码伪距。伪距定位的优点是数据处理简单,对定位条件的要求低,不存在整周模糊度的问题,可以非常容易地实现实时定位;其缺点是观测值精度低,C/A 码伪距观测值的精度一般为3米,而P码伪距观测值的精度一般也在30个厘米左右,从而导致定位成果精度低,另外,若採用精度较高的P码伪距观测值,还存在 AS的问题。
载波相位定位
载波相位定位所採用的观测值为GPS的载波相位观测值,即L1、L2或它们的某种线性组合。载波相位定位的优点是观测值的精度高,一般优于2个毫米;其缺点是数据处理过程複杂,存在整周模糊度的问题。
根据定位的模式
绝对定位
绝对定位又称为单点定位,这是一种採用一台接收机进行定位的模式,它所确定的是接收机天线的绝对坐标。这种定位模式的特点是作业方式简单,可以单机作业。绝对定位一般用于导航和精度要求不高的套用中。
相对定位
相对定位又称为差分定位,这种定位模式採用两台以上的接收机,同时对一组相同的卫星进行观测,以确定接收机天线间的相互位置关係。
根据获取定位结果的时间
实时定位
实时定位是根据接收机观测到的数据,实时地解算出接收机天线所在的位置。
非实时定位
非实时定位又称后处理定位,它是通过对接收机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后处理以进行定位得方法。
根据定位时接收机的运动状态
动态定位
所谓动态定位,就是在进行赛格GPS定位时,认为接收机的天线在整个观测过程中的位置是变化的。也就是说,在数据处理时,将接收机天线的位置作为一个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的量。动态定位又分为Kinematic和Dynamic两类。
静态定位
所谓静态定位,就是在进行赛格GPS定位时,认为接收机的天线在整个观测过程中的位置是保持不变的。也就是说,在数据处理时,将接收机天线的位置作为一个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的量。在测量中,静态定位一般用于高精度的测量定位,其具体观测模式多台接收机在不同的测站上进行静止同步观测,时间由几分钟、几小时甚至数十小时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