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指南》是2011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黄小祥。
基本介绍
- 书名: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指南
- 作者:黄小祥
- ISBN:9787501977444
- 定价:¥128.00
-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1-1
- 开本:16开
内容提要
本书阐述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与认证过程所能涉及的诸多方面的要诀,不仅对各认证标準有全新的透彻分析和解读,而且将鲜有问津与探讨的诸多“死角”、“疑症”做出令人信服的解惑。最大特色就是将管理体系紧密地与组织实际需要、现有管理体制、相关法规标準要求有机结合,使管理体系不是组织华而不实的花瓶、摆设甚至束缚,而是推动组织管理向更高层次迈进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在微观上为组织建立和实施四大管理体系提供了详尽而实用的指南,也为管理体系的终极运行模式——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指明了方向、途径和原则。
作者简介
黄小祥,武汉柏泉人,1986年毕业于湖北工学院食品发酵专业,工学学士:江南大学生物工程硕士。
二十多年跨国企业的质量、技术:和管理经历,十余年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实践:经验,多体系CCAA注册审核员。
二十多年跨国企业的质量、技术:和管理经历,十余年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实践:经验,多体系CCAA注册审核员。
内容简介
本书可供各类型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人员、谘询与培训机构的相关人员、认证机构注册审核人员与準备参加CCAA注册考试的人员,以及需要全方位了解管理体系运作要领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使用、参考和学习。
目录
目录
第一篇管理体系相关基础指南
第1章各管理体系的发展沿革
第2章 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术语》解读
第3章 Iso19011:2002《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解读
第4章各管理体系与食品组织现行管理体制之间的关係
第二篇建立和实施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指南
第1章準备工作与计画
第2章全员质量管理培训
第3章 ISO9001:2008标準理解
第4章质量管理手册编制
第5章质量管理体系程式档案编制
第6章质量管理体系日常运行
第7章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
第8章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
第三篇建立和实施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指南
第1章準备工作与计画
第2章全员环境管理培训
第3章 ISO14001:2004标準理解
第4章初始环境评审与环境因素分析
第5章环境管理手册编制
第6章环境管理体系程式档案编制
第7章环境管理体系日常运行
第8章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第9章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审核
第四篇建立和实施OHSAS18001: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南
第1章準备工作与计画
第2章全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培训
第3章 OI-ISAS18001:2007标準理解
第4章职业健康安全危险识别、评估与控制措施确定
第5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编制
第6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式档案编制
第7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日常运行
第8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
第9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审核
第五篇建立和实施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指南
第1章準备工作与计画
第2章全员食品安全管理培训
第3章 ISo22000:2005标準理解
第4章前提方案编制
第5章危害分析与HACCP计画
第6章食品安全管理手册编制
第7章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程式档案编制
第8章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日常运行
第9章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第10章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审核
第六篇质量、食品安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体化整合指南
第1章各管理体系之间的有机联繫与一体化整合
第2章一体化管理手册编制
第3章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其他事宜
第七篇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指南
第1章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选择
第2章管理体系认证的基本流程
第3章组织如何应对认证审核
前言
从一开始的翘首企盼、众盲摸象,到中间的争先恐后、风靡一时,以致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直至今日的毁誉参半、莫衷一是,以ISO9000质量、ISO14000环境为代表的管理体系实施与认证在中国已近二十个年头了。作为一种极其平常的管理思维和管理平台,一方面其功能被高估,以为是能够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另一方面由于套用者自身素质和技能的局限,以及与人治文化的冲突,许多情形下其未有机融合进组织的管理之中,甚至沦为游离于现有管理体制之外的摆设,实施效果自然不尽人意,又被看作是华而不实的花拳绣腿。一言以蔽之,这不是管理体系本身的问题,而是与管理体系相关的培训、谘询、套用和认证人员,以及CNCA、CNAS应该反思和探究的问题。
对于任何组织而言,虽然管理体系不是万能的,不实施管理体系也是可能的,但不按管理体系所蕴涵的原理进行经营而想要达成管理目标,或者想跨过这个鸿沟向更高管理境界迈进,那是万万不能的。
就管理体系在组织管理中角色、地位与作用的探索、争论与疑惑而言,是到了应该正本清源、返本还原的时候了,这是所有与管理体系相关人员的期盼和使命,也是管理体系及其认证事业在中国良性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本书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认证进行全方位的梳理、诠释和创新。
·巨观上论述管理体系在组织各管理阶段中的作用、能够将组织管理推进的最高境界,以及管理体系的终极形式和终结方式。
·巨观上阐明管理体系标準与相应国家法规标準之间的对应关係,亦即法规标準强制组织遵守的内容占到管理体系标準要求的80%以上,以及建立和实施管理体系最大好处之一就是使组织形成自觉、主动遵守本应遵守的法规标準的良性机制。
·彻底将ISO9001:2008(GB/T19001-2008)、ISO14001:2004(GB/T24001-2004)、OHSAS18001:2007(GB/28001-2010)、ISO22000:2005(GB/T22000-2006)标準条款理解透、参悟透,对于诸如ISO22000中不少至今为止存在疑惑、不敢触及的条款、次条款要素之间的PDCA关係全部解读明白与图解清楚。
·有效展示管理体系与组织实际管理需要、现有管理规定和相应国家法规标準的有机融合,以及充分清理出浩繁的支持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业绩改进的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卫生和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管理的基础理论和专项技术。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彻底刬除和终结空洞无物、与实际需求相脱离甚至游离于组织管理之外的管理体系套用模式。
·站在组织角度,全方位论述与每个管理体系相关的所有事宜,从策划準备、全员培训、标準理解、专有技术运用、管理手册编制、程式档案编制到体系日常运行、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和认证审核一应俱全。同时对部分专有技术进行了引进和创新,如三类食品危害的详细分类,职业健康危险评价中的“危险三大类要素分类举例”、“危险三大类要素对人体的主要伤害方式”、“综合(风险)评价法”等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指导和套用价值。
·站在组织的角度,对认证机构的选择、认证及认证审核流程、认证审核应对、认证费用等做了详尽的实用性论述。
·站在组织的角度,对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终极形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前瞻性说明,包括现有各管理体系一体化整合的时机、方法、途径和注意事项,一体化管理手册编制、一体化程式档案清单、一体化日常运行等详细论述。
书摘
对“质量”定义的理解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石,质量这个术语也是ISO 9000:2005标準中84个术语中最重要的术语,所以排在第一位,其他术语都是围绕其展开的。当然质量的附着主体主要是产品(也可以包括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产品不仅是通常意义上的有形产品,还包括无形的产品,如服务等。ISO 9000:2005对产品的定义是“过程的结果”,包括四种通用类别或者它们之间”的组合,即服务、软体、硬体和流程性材料,服务通常是无形的(产品),并且是在供方(也就是组织,即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主体)和顾客接触面上需要完成至少一项活动的结果,如银行为顾客的电子转账、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服务机构为顾客提供各类信息等,当然也有有形的服务如4S店为顾客检修汽车等。
以食品组织(管理体系中对“企业”等各类建立和实施管理体系的主体一律称为“组织”,务必适应这一称呼)为例,其产品都是有形的食品,包括通常意义上的食品和饮料,饮料又分为软饮料和酒精饮料(酒类)。
回到质量的定义中,“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中的“固有特性”是指产品本来就有的特性,产品可以有一种或者多种类别的固有特性,如化学试剂只具有一类固有特性即化学性能,汽车这种複杂的产品就有多种固有特性,如安全可靠性、油耗、外观造型、内部空间尺寸、防碰撞性能等数十种,又比如食品其固有特性就有安全性、营养价值、热值、物理特性、口感、风味、储存条件下的保质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