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士C级是族谱中销量最大的车型,也是宾士所有车系中车型最全的一种!
新款C级轿车配备了主动安全系统、智慧型化照明系统、预防性安全系统、乘客安全防护系统、救援工具等,使得它舒适、精製、实用、安全性一流。C级轿车可以根据事故类型和其严重程度採取数项措施:自动关闭发动机,切断燃油供给。危险警告灯和应急车内灯自动启用,必要时部分降下侧车窗并自动解锁车门。
基本介绍
- 品牌:宾士
- 生产厂商:北京宾士/进口宾士
- 参考价格:30.8-133.8万元
- 车型尺寸:4581mm*1810mm*1448mm
- 油耗:7.7~9升/百公里
- 最高时速:223~245km/h
- 加速时间:7.6~9.1秒(0-100km/h)
- 驱动方式:前置后驱
- 制动方式:通风盘式/盘式
- 车身重量:1505~1620千克
- 轴距:2760mm
- 行李舱容积:475L
- 油箱容积:66L
- 标準座位数:5
- 座位材质:真皮
车型设计
最大优点
外观时尚大气,操控性能强,品牌经典。
2014款宾士C级

最大缺点
空间小,维修保养贵,有异响、胎噪大等细节瑕疵。
外观
时尚大气,看起来比较尊贵,新款前脸造型更加动感,防划伤车漆是外观的一大亮点。
内饰
内饰做工比较精细,音响效果好,但有个别网友反映其配置相比较同级车来说,略微低了点。
空间
内部空间尤其是后排空间较小,后备箱不错。
操控
操控性能是宾士C级的一大亮点:方向盘非常轻;变速箱不错,换挡平顺,轮胎抓地好,但是胎噪偏大;剎车灵敏,悬挂灵动系统软中有硬,高速过弯人身体基本没有什幺倾斜,驾乘比较舒适。
动力
动力不错,加速有力,但油门有点重,胎噪比较大。
油耗
在宾士车系里算是比较省油的一款,但在市区驾驶油耗较高。
具体介绍
安全系统
大多数事故在实际发生碰撞前都有很长一段时间的事故徵兆:注意力不集中、视野不佳或未曾预料到的危险。因此,新款C级轿车配备了有助于驾驶者放鬆驾驶、化险为夷的安全系统。例如,选装的驾驶室管理及数据系统(COMAND)(中国市场标準配备于C 280)可以使得驾驶者双手不离开方向盘。驾驶时,另有超过60种电子支持系统为您保驾护航。其中一些系统可针对潜在问题给出警告,如轮胎压力流失警告系统。其他一些系统则可提供主动协助,如电控车辆稳定系统(ESP)、制动辅助系统(BAS)以及首次在C级轿车中配备的电控车辆稳定系统(ESP®)挂车稳定系统。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ESP)和制动辅助系统(BAS)的感测器可以检测到危险的驾驶状况,如严重转向过度或转向不足、危急转向运动、紧急和惊慌失措的制动等,为驾驶者提供相应的辅助。
照明系统
智慧型化照明系统作为中国上市的全新C级轿车(C 280)的标準配备。配有智慧型化照明系统的氙气大灯带给您极致的便捷与安全驾乘体验:
宾士C230轿车

1、乡村、高速路与大雾天等不同环境下可自动调节及加强的灯光分布
2、集成于大灯的主动灯光照明系统
3、带有弯道照明功能雾灯
4、光程动态调节
5、大灯清洗装置
预防系统
梅赛德斯-宾士于2002 年推出了预防性安全系统(PRE-SAFE),设计灵感源自于一个客观事实:事故发生前极有价值的数秒钟通常都被浪费了。在中国市场标準装配的预防性安全系统(PRE-SAFE)旨在有效地利用这段时间。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ESP)和制动辅助系统(BAS)感测器会辨别潜在的危险情况,如严重转向过度或转向不足、危急转向运动、惊慌失措的制动或紧急制动。如果即将发生事故,预防性安全系统(PRE-SAFE®)可以拉紧座椅安全带,关闭侧车窗和倾斜/滑动天窗,并将座椅移动到更合适的位置。不仅如此,预防性安全系统(PRE-SAFE)还会以电子方式评估此信息,并自动关闭侧车窗和倾斜/滑动天窗。紧急制动时,自适应制动灯也会亮起,它的闪烁模式与传统的制动灯相比能够更有效地向后方车辆发出警告。
防护系统
多项驾驶者及乘客保护系统可以显着降低事故中的伤害风险。例如,发生后部碰撞时,感测器会使标準配备的驾驶者和前排乘客碰撞回响式颈部保护头枕(NECK-PRO)在数毫秒间展开,从而缩短乘客头部和头枕之间的距离。C级轿车在前排座椅和后排外侧座椅上配备了安全带收紧器以及数个气囊,包括驾驶者和前排乘客两级前置气囊、侧部气囊和几乎可以覆盖整个侧车窗区域的车窗气囊。侧部气囊和车窗气囊也可以由压力感测器触发:如果车门在侧面碰撞中发生变形,压力感测器会记录外门板和车门内部之间增加的气压,从而帮助控制单元展开气囊。此外,车身平滑的表面和完美设计的变形特性也为其他道路使用者提供了保护。
在开发过程中,梅赛德斯-宾士C级轿车成功通过了100多次碰撞试验。这些碰撞试验包括极为严格的内部碰撞试验,其中有些碰撞试验远远超过了法定要求。在汽车安全性方面,通过这些试验才能达到三叉星徽所代表的最高标準。乘员安全保护是基于智慧型化车身所设计的,车身的70%由高强度和超高强度钢製造而成。与上一代车型相比,梅赛德斯-宾士进一步扩大了变形区并改进了能量吸收和分散。宾士C级轿车的前端结构有四个独立作用的碰撞平面,使撞击力不仅能够分散到广阔的区域,而且能够绕过乘客舱从而达到保护乘客的目的。
最新防护系统进一步补充了内部安全技术。多个安全气囊作为标準配备:2个前排适应性安全气囊,2个侧面安全气囊,以及2个从A柱延伸到C柱的大型车窗安全气囊等。安全带张紧器和带力限制器是前排座椅以及后排外侧座椅的标準配备。NECK-PRO碰撞回响式头枕也是标準配备:当发生尾部碰撞时,在几毫秒内将软包表面向前推动,提早支撑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的头部,从而显着降低颈部受伤的风险。
将S级、E级轿车上配备的PRE-SAFE®(预防性安全系统),套用于宾士C级轿车是其在细分市场成为安全技术标桿的另一个例证。PRE-SAFE®与主动安全系统(例如ESP®和制动辅助系统)相连线,能够及早识别危急的驾驶操作。当轿车因严重转向不足或转向过度而面临碰撞危险时,PRE-SAFE®激活安全系统作为预防措施,为车辆和乘客做好濒临碰撞的準备。因此,被动安全阶段并不是从碰撞已经发生时开始,而是从濒临碰撞之前开始。
救援工具
为了防止事故后导致的进一步损坏以及协助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C级轿车可以根据事故类型和其严重程度採取数项措施:自动关闭发动机,切断燃油供给。危险警告灯和应急车内灯自动启用,必要时部分降下侧车窗并自动解锁车门。
保养改装
汽车高速行驶时溅起的小石块以及夏天常见的虫胶都会对车漆带来伤害。另外,雨水中的酸性成分对汽车的漆面具有极强的腐蚀作用,久而久之就会对汽车的漆面造成损害,因此在雨水较多的春、夏季,换季保养一定不要忽视汽车的防水工作。在进行换季保养时,最好能给爱车进行一次漆面美容。更长久更有效的是进行封釉美容,这将给车辆穿上一件看不见的保护外衣。长期维护,汽车车漆的亮度与硬度都会有很大的改善,汽车能够焕然一新。
车型评价
概述
C级是宾士最年轻的车系之一,它问世不过20年,至今才发展到第三代。可是它同时也是宾士最为畅销的车系,在过去的短短四年,已经卖掉了120多万辆。和第二代相比,宾士在第二代c级推出仅仅四年之后就在2004年日内瓦车展上推出了全新一代的c级。按照宾士的惯例,以往这个时候应该只会对产品做一些小的改款,推出一个升级版本。以往,宾士对这种小改款多半是作低调处理,而这次却一反常态,不仅大力宣传,而且破天荒地把只做了小幅改款的车型称为新c级。宾士这样做也实属无奈,因为这个级别的市场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宾士的e级和s级只需应对为数不多的几个对手,而顾客的品牌忠诚度就足以让它们高枕无忧。c级则不同了,几乎所有的主流汽车製造商都在生产这个级别的产品,而在它之前,宝马3系已经牢固地树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宾士惟有奋起直追,才能收复失地。
外形
外形结构依然守旧,前脸造型引人注目
新c级的结构和外形尺寸都没变,前脸的变化引人注目。新c级系列产品包括轿车、旅行车和运动型双门轿跑车等款型。用重新包装来形容这次改款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因为它的基本造型和外形尺寸都没有变化,以轿车为例,长、宽和高依旧是4526mm、1728mm和1426mm,惟一的变化是把前轮距由1493mm增加到1505mm,这种改进显然是为了改善操控性能。
在所有的变化中,前脸、连弧线双水滴车头灯和尾灯造型的改变最引人注目。虽然从整体上看,前脸依然是宾士传统的三横一竖造型,但新c级的前脸更具立体感,动感也更为强烈。透明的晶钻式前氙气射灯也被列为c级车的标準配备。新c级还採用了基于纳米技术的防划伤车漆,具有更高的耐刮擦性能,确保油漆始终光亮如新。不过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不幸真的被划伤了,那幺等待你的将会是高昂的修补费用。
宾士C级针对的用户群是年轻人,因此外形属于宾士车系中很具个人色彩的车型了,但它的活力和个性是相对于S级、E级而言,在同为德国兄弟的宝马3系和奥迪A4中它就显得稳重过头了。车身线条轮廓几乎就是缩小版的S级和E级,而四辐方向盘、半圆弧形的仪錶盘等等这些东西也让整车缺乏活力。
内饰
内饰精緻细腻,但缺乏其所强调的运动感
设计师精心改进了c级轿车的内饰细节。在全新设计的驾驶舱中,镀铬装饰的仪錶盘布局清晰,综合信息显示屏位于速度表和转速表之间。通过多功能方向盘上的按钮调节,不仅可以方便地对该系统进行操作,而且能够进行个性化设定。新型座椅设计配合c系列中不同车型的风格,提供了更高的舒适性。在点火的时候,座椅、方向盘和后视镜都会按照你的意愿自动调整到预定的驾驶位置,恆温空调也马上按设定的温度要求开始工作。把钥匙拔出后,驾驶座后移,方向盘升高,为司机在下车时儘可能多地创造便利。
入门级的经典型也装备了高档木纹内饰,令中控台及变速器桿更显高贵品质。而在时尚型中,顾客甚至可以选择亚光铝质内饰或者鸟眼纹枫木内饰。可是它的四辐方向盘、半圆弧形的仪錶盘让它在运动感上失色不少。
除去c55 amg以外,新c级上套用的汽油机只有3种排量:1.8、2.6和3.2升,但通过精心调校,可以产生6种不同的功率,其中1.8升汽油机通过使用自然吸气、机械增压和增压中冷等不同技术,可产生105~141kw的功率。相应地,宾士的车型命名方法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同样装1.8升发动机,105kw的叫c180,120kw的叫c200k,141kw的叫c230k。
操控
操控平顺有余运动不足
轿车一般到行政级以上才採用前置后轮驱动,而宾士c级仍然坚持后轮驱动,这绝对属于“稀有动物”。后轮驱动车型会偏转向过度倾向,与前驱车相反,前驱车是转向不足倾向。玩车的人认为转向不足是危险,转向过度是乐趣,因为转向过度如果控制好了,可以更安全、快速地过弯。在拉力赛中那些赛手都是採用过度转向甩尾过弯。宾士c级表现出了一定的操控乐趣但它毕竟是宾士,舒适性是不能忽视的。其前悬架为3连桿式,后面则是多连桿式,调校得较软,在高速过弯时侧倾会稍大一点。不过开这款车会觉得很舒服,它的乘客会有同样感觉。所以感觉上这款车适合于那些平时比较文静的年轻人,如果是偏好运动的年轻人,那幺他或许会选择宝马3系或者奥迪a4了。
安全
安全设备齐全但无特别亮点
c系列将esp作为标配,像abs、ebd、ba之类都不缺。另外c系列除了前排正面安全气囊以外还安装了前门侧安全气囊,儘可能地保护车内乘客免受伤害。另外,过去用在梅赛德斯-宾士e级、s级和sl级[报价 图片]等顶级车型上的强力双氙车头灯,c级轿车上得以装备。双氙灯是一种新型气体放电灯,每盏灯都可以提供远光和近光效果。远光时车灯是全功率输出,当驾驶员选择使用近光时,灯与透镜之间将加入遮挡装置,以减少部分线光的输出。仅仅需要35瓦特电量消耗,双氙车头灯就可以在近光时提供比传统的h7灯高出87%的亮度。在远光时亮度超出传统h7灯180%。这使得车灯的照亮範围得以大幅度提高,减少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总体来说,宾士c级轿车舒适、精製、实用、安全性一流。如果说有缺点的话,那幺就是它所表现出来的运动感稍欠于它的对手。
旅行车
当举家驾车出游已经成为有车一族选择假日出行最热门的方式时,选择怎样一款既适合城市穿行,又兼顾长途旅行的车型,成为时下大家最热议的话题。以往,SUV因为拥有卓越的操控性能,舒适的驾乘感受,以及超大的储物空间,从而成为人们心目中适合自驾旅行的主力车型。现如今,在欧洲非常流行的旅行车也开始被国人所接受,为满足惬意生活提供了另一种选择。而宾士即将在北京车展上为消费者带来一款宾士C级旅行车,从而为豪华汽车品牌旅行车引入国内开闢了先河。
宾士C级旅行车可圈可点的设计无处不在,一道从A柱一直延伸到尾灯上沿的流畅腰线,勾勒出宾士C级旅行车的侧身线条,加上车门底部的镀铬装饰条与车顶的同色金属行李架,体现出一种优雅与运动的完美平衡;它在操控方面有着与轿车版一样的卓越表现,Agility Control敏捷操控组件在不影响操控敏捷度的前提下,大大提高驾乘的舒适性。在实用性方面,宾士C级旅行车展现出它出众的一面,多种人性化设计的储物空间让取放物品更加便捷,通过对后排座椅的按比例摺叠,行李箱的容积也可从485升提升到1500升,足以同时容下4个高尔夫球包。除此之外,车顶的行李架也可以额外搭载脚踏车支架或者车顶储物箱。
在海外市场,宾士还为C级旅行车提供了一套AMG风格的车身套件作为选装件,装配这个套件的C级旅行车整体造型将更加富于运动感,成为年轻一代车主展现自我风範,释放运动激情的最佳体现。试想一下,如果宾士中国可以将此套件同步引进中国市场的话,那将是一个完美的组合。
试驾体验
我试驾的C 300旅行车搭载一台在运转平顺性和动力表现方面都有上佳表现的六缸发动机,峰值功率达到170千瓦,最大扭矩300牛米,配合7G-Tronic七挡自动变速器,加速回响更迅捷,换挡冲击几乎不可察觉。
在正常驾驶条件下,我们的C 300旅行轿车在2500转/分换挡,保证最佳的燃油经济性。在超车等极限条件下,发动机控制单元可以通过监控驾驶者踩踏油门踏板的动作,判断驾驶者的驾驶意图,将换挡转速提高到3500转/分,这时,汽车的动力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在降挡过程中,变速器也能够根据驾驶者的制动意图决定逐级降挡或数挡跨越式降挡,大大提高汽车的机动性。
初次驾驶C 300旅行车的朋友可能需要一些时间适应它的油门踏板,其自由行程较长,且力度较大,如果已经习惯了轻盈的踏板力度,你会认为这样的设定有些煞风景,但是它对于实现最佳油门控制,保证最优异的燃油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换句话说,它在为驾驶者塑造正确的驾驶方式。在整个驾驶过程中,C 300旅行车的油门回响总是能够配合我的驾驶意图,应付将走走停停的城市交通十分轻鬆惬意。
C 300豪华旅行轿车的安全性也延续了梅赛德斯-宾士的优良传统,从内到外,从主动到被动,各种安全设施为旅行者带来最安心的旅行感受。
包括ESP电控稳定系统和BAS制动辅助系统的预防性安全系统(PRE-SAFE)可以及时辨别潜在的危险,如果发生严重的转向过度或转向不足,以及驾驶者惊慌失措等情形,该系统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拉紧座椅安全带,关闭侧窗和天窗,并将座椅移动到相对安全的位置,将事故伤害降到最低程度,甚至避免事故的发生。
被动安全系统也领先同级竞争对手,碰撞回响式NECK-PRO头颈保护头枕可以完全避免碰撞发生后的鞭甩式伤害,与八个气囊配合,为乘员营造出最周到细緻的被动保护。
ILS智慧型照明系统则使光线不足条件下的行车也变得十分轻鬆,主动灯光照明系统在我们通过5公里长的隧道时自动点亮大灯;弯道照明功能则调整光柱的照射方向,照亮夜幕中的山路岩壁,不留死角;光程动态调节能够根据交通状况调整灯光照射範围,在城市中行驶时可以儘量避免眩晃前车驾驶员,在极端天气条件下也可以保证最佳的视野,十分实用。
作为梅赛德斯-宾士家族的一员,C 300豪华旅行轿车在外观、内饰以及舒适性方面也可圈可点。与C级相同的前脸在强调时尚的同时,保留了豪华感,而宽大厚实的尾部非但没有一丝臃肿感,反而显示出让人一见倾心的敦实与厚重,最完美地阐释了旅行轿车的设计精髓。来自AMG的17英寸合金轮毂以及双椭圆形排气尾管使汽车看上去动感十足。深色天窗玻璃占据大部分车顶面积,突出了时尚感。原车提供的铝製车顶行李架可以固定脚踏车等大件物品,对于喜欢长途旅行的户外爱好者具有十足的吸引力。
成长记
第一代
第一代:190系列(W201)
W201”作为中型车的拓荒者,万事开头难,对设计者是个严峻的考验!设计从一开始就很明确,必须要设计出一辆富有魅力的宾士车型。“我们要为这款车开拓一个新的市场,吸引新的客户。只有独特魅力的设计才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操刀的主设计者就是奠定宾士后来设计风格的布鲁诺—萨库(Bruno Sacco),后来宾士的设计总监!当这款车1982年出现在世人眼前的时候,引起了强烈的轰动,一是设计的创新、二是新材料的运用!设计的领先体现在了整车清晰的线条和其杰出的尾端设计上。整车梯形设计,让人想起的是钻石的切面,被萨库称之为“切割的钻石,稜角分明”!为了降低油耗,该车在空气动力学方面也做了大胆的改进,测试需要一个掀高而缩进的尾部,这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这个尾部不但是设计“屈服”于功能的设计,更满足了人们对梅赛德斯-宾士的独特魅力的期待!C柱和后备箱也和谐地清晰地延续了其钻石切面的主体设计! 0.33的风租係数在当时也是领先的! 因为要控制整车的质量在1100千克,这也是控制油耗的重要途径!宾士的设计师一方面要达到这个目标,一方面又不能牺牲宾士传统的舒适和被动安全性!于是开始试用新材料,开发超硬度钢,并使用新元素去寻找轻量设计。C级车不经意间也就成为了汽车製造技术和材料变革的排头兵!
当时的这款车并没有被称为C级车,而是称为了190系列!1982年最新面世的是190和190E,1983年加入的190D 190E 2.3,1984年则加入了190E 2.3—16,随后也先后出现了各种的型号,如:190D 2.5、190E 2.6、190D TURBO等车型。
190系列是一款“记录之车”,1983年,在190E 2.3—16正式面世之前,在义大利南部的NARDO赛道进行高速测试,分别是25000公里、25000英里、50000公里的测试,最快平均时速分别达到了247.094公里/小时、247.749公里/小时、247.939公里/小时!打破了三项世界纪录和12项级别纪录。这是在八十年代初,绝对震撼的成绩!
在190系列的身上,宾士的设计和工程人员除了最佳化了空气动力学,增强的前部的吸能结构,在这代车型上也开始装备了ABS……繁此种种的革新,满足了人们对一款梅赛德斯—宾士汽车的预期:突出的安全标準、最佳化的操控性能以及宾士车一贯地舒适性!维护了宾士的品牌形象!被亲切地称为“BABY BENZ”!
这代车一共生产了1879629辆!
第二代
第二代:C-CLASS(W/S 202)W202这个系列是真正第一代被许以C-CLASS名称的车型!
市场竞争的激烈、客户需求的挑剔,在第一代的190系列还在大卖的时候,宾士已经在开始为它的下一代考虑了。设计人员开始着手製造一种线条更柔和、更流畅的轿车,且具有一些新的特性。这一代车对上一代C级车的“风格”的形成有重大意义:
1.被真正命名为C-CLASS;
2.1995年,开始根据配置,供应市场四种车系,分别是CLASSIC、ELEGANCE、ESPRIT和SPORT,这是宾士对细分市场所作出的调整;
3.1996年,全新的旅行车车型开始出现,丰富了C级车的车型供应;
4.在这代车上,宾士开始提供柴油机型,是第一代的德国柴油机型;
5.在这一代的C级车上,出于市场的需要,宾士开始和AMG合作推出基于C级车的C36 AMG高性能车型!随后,几乎每款宾士的车型都会有其AMG版本!1993年出现的是 C36 AMG,1997年是其升级版C43 AMG!
6.这代车比上代190系列更加努力充当技术先锋的角色:1992年开始配备了全尺寸的安全气囊、全尺寸的碰撞保护、ABS、助力转向、5速的变速器、中央门锁;1995年开始装备机械增压器,使C230 KOMPRESSOR达到了C280的性能表现;1997年轿车和旅行车一起改款,前门侧安全气囊、前座安全带张紧装置和适应性安全带束力限制器、ASR开始装备,也提供PARKTRONIC、APS(AUTO PILOT SYSTEM)、自动巡航系统等作为选装件;1997年的C43 AMG就开始装备ESP!还有在宾士车上第一次使用共轨直喷的柴油发动机技术!感叹吧!这些技术中不少都才开始大範围普及推广,小C为汽车业所作的“指导”和“标桿”作用可见一斑!
截至第三代C级车面世,第二代的C级车共销售160万辆!
第三代
第三代:C-CLASS(W/S 203 CL 203)
2000年面世的第三代C级车,就是我们熟悉的“四眼小C”了,也就是被说成是“花生大灯”的C级车,这一代的C级车非常好地延续了自1995年宾士E级车上所带来的宾士的新的设计风格——四眼头灯!
经过前两代的发展,C级车已经非常成熟,第三代C级车除了外观上的独树一帜之外,还做出了比较多的创新和改进:
1.2000年,在新的C级轿车推出不久,在旅行车推出之前,宾士带给我们一款全新的C级车——採用了玻璃的全景式的天窗两厢双门COUPE!这也将C级车的族谱扩展到最大。在这个级别的车型里,该车款是独一无二的;但该车推出后一段时间出于市场等因素的考虑,遭停产命运;
2.在双门COUPE后推出的旅行车是我认为的最具有运动感和最漂亮的一款旅行车,也是宾士所有车款里最优雅的车之一;
3.二十多项在顶级的宾士车上的装备被纳入了C级车的标準配置,比如ESP、BRAKE ASSIST、儿童座椅的自动识别、保护式头枕、六速的自动变速器等先进的装备;4MATIC四驱系统在2002也作为顶级装备之一被装备到第三代车上;
4.第三代的C级车在悬架、转向、安全方面也更新到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在操控方面向宝马的3系看齐,操控性能与前一代车相比得到了大幅的提升;
5.改变了上一代车四种车系分类的方式,调整为了三种,分别是:CLASSIC、ELEGANCE、AVANTGARDE,这中分类被延续到了最新的第四代;
6.AMG在这代车上推出了C32 AMG和C55 AMG;
7.由于这代车出色的市场表现,将“最畅销宾士车”的称号从A级车上夺了回来;
这一代车生产了大概200万辆
第四代
第四代:C-CLASS(W 204)
第四代的C级车是2007年刚刚推出的,在它的车身设计上非常好地继承了新款S级车(W221)和CL级车(W216)所展现的新一代宾士的设计特徵,但更重要的是有所创新:虽然还是继承了203系列的CLASSIC、ELEGANCE、AVANTGARDE的配置办法,但是我们却在CLASSIC、ELEGANCE的车型上看到了经典的宾士“立标”的进气隔栅;在AVANTGARDE上我们又看到了只在宾士跑车上使用的宾士的“盾标”的设计!——在同一型号的车上採用两种截然不同的外观设计这是没有过的!在车型细分市场一直领先的宾士在同车型的车款细分市场上又走在了前面!
最新一代的C级车相比前一代车型,在提高车辆操控和安全性方面所作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除了继续在将宾士高端车上的技术开始套用,担负起技术普及者的角色外,也更多地也开始了自己的创新:
1.为了提高操控性,在所有的C级车上,Agility Control Package(敏捷控制组件)都成为了标準配置,其核心自适应式减震器在转弯的时候可以减少最多达到10度的车身倾角,动作更直接的转向机的精确度则比上一代提高了6%,转向转动比降为14.5;如果还不满足,还可以选装增强型,就是Advanced Agility Control,直接通过按钮直接干预底盘:降低15mm的底盘高度、同时弹簧更加短、减震更加直接,转向传动比更降为13.5,再减少20%的车身侧倾!这些数据虽然很抽象,但却可以增加驾驶者的安全感和稳定感;对了,还有7G-Tronic七速变速器;
2.在安全性的提升上,新C级也是不遗余力:带转向功能的双氙气大灯、语音控制系统(Linguetronic)、ESP、前侧安全气囊、驾驶员膝部气囊、主动头枕、PARKTRONIC、更将宾士独创的Pre-safe首次装备到中级汽车,将C级车的安全标準推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3.宾士S级车上採用的一些设备经过最佳化也纳入了配备清单,比如Command多媒体控制系统;
4.宾士最先进的BLUETEC柴油发动机技术也开始考虑在C级车上配备,该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的氮氧化物的排放,这种高水平的发动机技术在这种相对大批量大普及化的车辆上推广,其现实意义应该是更加突出;
5.有一个好讯息就是宾士除了按照惯例推出旅行车款外,也已经打算将上一代C级车短产的双门COUPE重新复产,C级车的家族族谱又将恢复往日繁荣;
6.新C级车的AMG版本已经开始了道路的测试,没有意外的话将会採用AMG的当家发动机6.3L的V8自然吸气发动机,也就是C63 AMG!这将是史上最厉害的一款C级车!
全新宾士C级
我们此前已经多次曝光了宾士新一代C级的路试谍照,日前,海外媒体根据谍照绘製了一张新一代C级的效果图。这款车有望2014年初正式发布。
从最新的效果图来看,新一代C级借鉴宾士其它车型的一些造型特徵,例如前中网造型和改款E级有些相似,并採用双幅式格栅设计。整体看上去更加年轻化和时尚化。

新一代C级将是宾士基于MRA平台(后驱发动机模组化平台)打造的产品。根据此前报导,新一代C级的车身尺寸将进一步加大,车身长度将达到4700mm左右,比现款长100mm,车身宽度将加长40mm到1810mm,轴距将加长60mm至2820mm。
动力方面,新一代C级将有多种选择,汽油发动机方面,入门级车型配备2.0T发动机,最大功率输出187马力,3.0T车型的动力输出可达到335马力。传动系统配备6速手动和7速自动变速箱。在2017年,也就是新一代C级改款的时候,新一代C级还将引入9速自动变速箱。
新一代C级此前路试谍照
动力方面,新一代C级将有多种选择,汽油发动机方面,入门级车型配备2.0T发动机,最大功率输出187马力,3.0T车型的动力输出可达到335马力。传动系统配备6速手动和7速自动变速箱。在2017年,也就是新一代C级改款的时候,新一代C级还将引入9速自动变速箱。

主要车型
宾士 C200K
宾士 C200K 时尚型
宾士 C200K 优雅型
宾士 C230 时尚型
宾士 C230 优雅型
宾士 C280 时尚型
宾士 C180k
宾士 C200SW(旅行车)
宾士 C300SW(旅行车)
报价
2013款报价
1.8L 排量 | 变速箱 | 指导价 | 商家报价 |
---|---|---|---|
2013款 2013款 C260 CGI 时尚型 | 自动 | 38.8万 | 询价>>38.8-38.8万 |
2013款 2013款 C260 CGI 优雅型 | 自动 | 35.3万 | 询价>>35.3-35.3万 |
2011款报价
1.6L排量 | 变速箱 | 指导价 | 商家报价 |
---|---|---|---|
2011款 宾士C级 C 180 经典型 | 手自一体 | 30.8万 | 25.26万-30.80万 |
2011款 宾士C级 C 200 优雅型 | 手自一体 | 34.8万 | 28.54万-34.80万 |
2011款 宾士C级 C 200 时尚型 | 手自一体 | 38.8万 | 31.85万-39.50万 |
2011款 宾士C级 C 260 时尚型 | 手自一体 | 42.8万 | 35.10万-42.80万 |
2011款 宾士C级 C 300 时尚型 | 手自一体 | 46.3万 | 37.97万-47.80万 |
年款 | 类型 | 车型名称 | 新车指导价 | 排量 | 变速器 |
2010年 | 在售 | C级 2010款 C200K标準型 | 34.8万 | 1.8L | 5挡手自一体 |
2010年 | 在售 | C级 2010款 C200K时尚型 | 39.5万 | 1.8L | 5挡手自一体 |
2010年 | 在售 | C级 2010款 C260时尚型 | 42.8万 | 2.5L | 7挡手自一体 |
2010年 | 在售 | C级 2010款 C300时尚型 | 47.8万 | 3.0L | 7挡手自一体 |
2010年 | 在售 | C级 2010款 C180K经典型 | 0.0万 | 0L | |
2010年 | 在售 | C级 2010款 C200 CGI 优雅型 | 0.0万 | 0L | |
2010年 | 在售 | C级 2010款 C200 CGI 时尚型 | 0.0万 | 0L | |
2010年 | 在售 | C级 2010款 C260 CGI 时尚型 | 0.0万 | 0L | |
2008年 | 在售 | C级 2008款 C200K标準型 | 34.8万 | 1.8L | 5挡手自一体 |
2008年 | 在售 | C级 2008款 C200K时尚型 | 39.5万 | 1.8L | 5挡手自一体 |
2008年 | 在售 | C级 2008款 C200K优雅型 | 38.5万 | 1.8L | 5挡手自一体 |
2008年 | 在售 | C级 2008款 C230时尚型 | 42.8万 | 2.5L | 7挡手自一体 |
2008年 | 在售 | C级 2008款 C280时尚型 | 47.8万 | 3.0L | 7挡手自一体 |
2012
2012款宾士C属于年度改款车型,虽然新款宾士C级车的外观变化并不是很大,但内饰,动力系统和性能的升级却非常明显,尤其是更多先进技术和辅助驾驶系统的採用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安全性。
2012款宾士C採用了比老款车更流畅的外观,内部则採用新的仪錶板和全新内饰,动力系统获得进一步提升,不仅功率更强,而且油耗更低。
外观
首先从外观上看,新车的前后端都进行了重新设计,与宾士家族其他最新款车型更为接近,新的铝製引擎盖重量更轻,前大灯和格栅周围与老款车有明显不同,而前大灯更为全新设计,新的后保险槓增加了新的特徵线,看上去更有型。车身整体风阻係数降至0.26,宾士声称这是家族中风阻係数最低的车型。
内饰
内饰的变化包括重新设计的仪錶板,控制键增加了更多金属装饰,空调出风口形状也有所改变,新的内装颜色也使整个车厢内部焕然一新。新的中控台採用银色和黑色双色基调,表面採用高光亮装饰。新的真皮方向盘结合了更多控制键,为了与整个车厢内部色调相配也採用黑白双色。
动力
动力系统获得全面更新,其中中国版C260 (因为中国用户对250这个数字有独特的厌恶,此款在国外叫C250的车在中国命名为C260)运动版搭载直喷涡轮增压四缸引擎,最大功率201马力,峰值扭矩229磅-英尺(约合310牛米),综合油耗为24英里/加侖(百公里油耗约合9.8升)。而C350搭载的V6引擎也配备在E级车上,最大功率302马力,峰值扭矩273磅-英尺(约合370牛米),比老款V6引擎分别增加34马力和15磅-英尺(约合20牛米)。虽然动力性获得提升,但油耗却下降了5%。
配置
2012款C级轿车还提供了多项驾驶员辅助系统,包括注意力警示系统,自适应远光灯辅助系统,带有驻车定位系统的泊车辅助系统,车道稳定系统,盲点辅助系统等等。
优缺点
宾士C级优缺点
优点 1:微型车中拥有更高的安全性,设计风格富有艺术气息 2:驾驶灵活,泊车十分方便 3:后置后驱的运动细胞十足,操控与安全方面随之提升缺点 1:有限的行李箱只能在城市使用,外出不便, 2:搭载1.8升发动机,动力一般 3:对于国内来说价格昂贵,维修保养价格相对较高

Coupe
概述
随着日内瓦车展的临近,关于宾士C-Coupe的新闻也越来越多。宾士官方释放了该车的更多细节信息。
根据一家德国杂誌的披露,这些照片是在上周的梅赛德斯超级盃的广告上出现,同时亮相的还有SLS AMG Roadster。宾士C-Coupe在A柱之前和最新一代的C级可以说是完全相同,在A柱之后的车顶才採用了流畅的轿跑车设计。随着宾士C-Coupe的推出,未来宾士C级的车型序列将包括三厢、旅行、轿跑车三款车型。
动力系统
动力方面,此番曝光的讯息在于AMG引擎的选择上,不同于改款的C63 AMG三厢版和旅行版车型所採用的6.3L V8引擎。宾士C-Coupe所採用的引擎来自于S63 AMG和CLS63 AMG的5.5L V8双涡轮增压引擎,而特别版的宾士C-Coupe AMG还将对这台引擎进行进一步的调教,最大功率输出420千瓦,最大扭矩900Nm。
2013款参数
基本信息 | |||
车型信息 | 2013款 宾士C级 C260 CGI 时尚型 | 2013款 宾士C级 C260 CGI 优雅型 | 2013款 宾士C级 C180 CGI 经典型 |
指导价(万) | 38.8 | 35.3 | 30.8 |
厂商 | 北京宾士 | 北京宾士 | 北京宾士 |
车型级别 | 中型车 | 中型车 | 中型车 |
推出年份 | |||
最高车速(km/h) | 250 | 240 | 225 |
官方0-100加速(s) | 7 | 8.9 | |
实测0-100加速(s) | |||
实测100-0制动(m) | |||
实测油耗(L) | |||
工信部综合油耗 | |||
整车质保 | 两年不限公里 | 两年不限公里 | 两年不限公里 |
车身 | |||
长度(mm) | 4581 | 4581 | 4581 |
宽度(mm) | 1770 | 1770 | 1770 |
高度(mm) | 1448 | 1448 | 1448 |
轴距(mm) | 2760 | 2760 | 2760 |
前轮距(mm) | 1541 | 1541 | 1541 |
后轮距(mm) | 1544 | 1544 | 1544 |
最小离地间隙(mm) | |||
车重(Kg) | 1615 | 1570 | 1545 |
车身结构 | 三厢 | 三厢 | 三厢 |
车门数(个) | 4 | 4 | 4 |
座位数(个) | 5 | 5 | 5 |
油箱容积(L) | 66 | 66 | 66 |
行李箱容积(L) | 475 | 475 | 475 |
发动机 | |||
发动机型号 | |||
汽缸容积(cc) | |||
排量(L) | 1.796 | 1.796 | 1.796 |
工作方式 | 涡轮增压 | 涡轮增压 | 涡轮增压 |
汽缸排列形式 | L | L | L |
汽缸数(个) | 4 | 4 | 4 |
每缸气门数(个) | 4 | 4 | 4 |
压缩比 | 9.3 | 9.3 | 9.8 |
气门结构 | DOHC | DOHC | DOHC |
缸径 | |||
冲程 | |||
最大马力(Ps) | 204 | 204 | 156 |
最大功率(kW) | 150 | 150 | 115 |
最大功率转速(rpm) | 5500 | 5500 | 5000 |
最大扭矩(N·m) | 310 | 310 | 250 |
最大扭矩转速(rpm) | 2000-4300 | 2000-4300 | 1600-4200 |
发动机特有技术 | |||
燃油标号 | 97号(京95号) 汽油 | 97号(京95号) 汽油 | 97号(京95号) 汽油 |
供油方式 | 直喷 | 直喷 | 直喷 |
缸盖材料 | 铝 | 铝 | 铝 |
缸体材料 | 铝 | 铝 | 铝 |
环保标準 | 欧IV | 欧IV | 欧IV |
变速箱 | |||
简称 | 7挡手自一体 | 7挡手自一体 | 7挡手自一体 |
挡位个数 | 7 | 7 | 7 |
变速箱类型 | 自动(AT) | 自动(AT) | 自动(AT) |
车轮制动 | |||
前制动器类型 | 通风盘式 | 通风盘式 | 通风盘式 |
后制动器类型 | 盘式 | 盘式 | 盘式 |
驻车制动类型 | 脚剎 | 脚剎 | 脚剎 |
前轮胎规格 | 225/45 R17 | 225/45 R17 | 205/55 R16 |
后轮胎规格 | 225/45 R17 | 225/45 R17 | 205/55 R16 |
备胎规格 | 非全尺寸 | 非全尺寸 | 非全尺寸 |
底盘转向 | |||
驱动方式 | 前置后驱 | 前置后驱 | 前置后驱 |
前悬挂类型 | 三连桿式悬挂 | 三连桿式悬挂 | 三连桿式悬挂 |
后悬挂类型 | 多连桿独立悬架 | 多连桿独立悬架 | 多连桿独立悬架 |
助力类型 | 电子液压助力 | 电子液压助力 | 电子液压助力 |
车体结构 | 承载式 | 承载式 | 承载式 |
安全装备 | |||
驾驶座安全气囊 | ● | ● | ● |
副驾驶安全气囊 | ● | ● | ● |
前排侧气囊 | ● | ● | ● |
后排侧气囊 | - | - | - |
前排头部气囊(气帘) | ● | ● | ● |
后排头部气囊(气帘) | ● | ● | ● |
膝部气囊 | - | - | - |
胎压监测装置 | ● | ● | ● |
零胎压继续行驶 | - | - | - |
安全带未系提示 | ● | ● | ● |
发动机电子防盗 | ● | ● | ● |
车内中控锁 | ● | ● | ● |
遥控钥匙 | ● | ● | ● |
无钥匙启动系统 | - | - | - |
操控配置 | |||
ABS防抱死 | ● | ● | ● |
制动力分配(EBD/CBC等) | ● | ● | ● |
剎车辅助(EBA/BAS/BA等) | ● | ● | ● |
牵引力控制(ASR/TCS/TRC等) | ● | ● | ● |
车身稳定控制(ESP/DSC/VSC等) | ● | ● | ● |
自动驻车/上坡辅助 | ● | ● | ● |
陡坡缓降 | - | - | - |
可变悬挂 | - | - | - |
空气悬挂 | - | - | - |
可变转向比 | - | - | - |
外部配置 | |||
电动天窗 | ● | ● | ● |
全景天窗 | - | - | - |
运动外观套件 | - | - | - |
铝合金轮毂 | ● | ● | ● |
电动吸合门 | - | - | - |
内部配置 | |||
真皮方向盘 | ● | ● | ● |
方向盘上下调节 | ● | ● | ● |
方向盘前后调节 | ● | ● | ● |
方向盘电动调节 | ● | ● | ● |
多功能方向盘 | ● | ● | ● |
方向盘换挡 | - | - | - |
定速巡航 | ● | ● | ● |
泊车辅助 | ● | ● | - |
倒车视频影像 | - | - | - |
行车电脑显示屏 | ● | ● | ● |
HUD抬头数字显示 | - | - | - |
座椅配置 | |||
真皮/仿皮座椅 | ● | ● | ● |
运动座椅 | - | - | - |
座椅高低调节 | ● | ● | ● |
腰部支撑调节 | ● | ● | ● |
肩部支撑调节 | - | - | - |
前排座椅电动调节 | ● | ● | ● |
第二排靠背角度调节 | - | - | - |
第二排座椅移动 | - | - | - |
后排座椅电动调节 | - | - | - |
电动座椅记忆 | ● | ● | - |
前排座椅加热 | ● | - | - |
后排座椅加热 | - | - | - |
座椅通风 | - | - | - |
座椅按摩 | - | - | - |
后排座椅整体放倒 | - | - | - |
后排座椅比例放倒 | - | - | - |
第三排座椅 | - | - | - |
前座中央扶手 | ● | ● | ● |
后座中央扶手 | ● | ● | ● |
后排杯架 | ● | ● | ● |
电动后备厢 | - | - | - |
多媒体配置 | |||
GPS导航系统 | ● | ○ | - |
定位互动服务 | - | - | - |
中控台彩色大屏 | ● | ● | ● |
人机互动系统 | ● | ● | ● |
内置硬碟 | ● | ○ | - |
蓝牙/车载电话 | ● | ● | ● |
车载电视 | - | - | - |
后排液晶屏 | - | - | - |
外接音源接口(AUX/USB/iPod等) | ● | ● | ● |
CD支持MP3/WMA | ● | ● | ● |
单碟CD | - | - | - |
虚拟多碟CD | - | - | - |
多碟CD系统 | ● | ● | ● |
单碟DVD | - | - | - |
多碟DVD系统 | - | - | - |
2-3喇叭扬声器系统 | - | - | - |
4-5喇叭扬声器系统 | - | - | - |
6-7喇叭扬声器系统 | - | - | - |
≥8喇叭扬声器系统 | ● | ● | ● |
灯光配置 | |||
氙气大灯 | ● | - | - |
日间行车灯 | ● | ● | ● |
自动头灯 | ● | ● | ● |
转向头灯(辅助灯) | ● | - | - |
前雾灯 | - | - | - |
大灯高度可调 | ● | ● | ● |
大灯清洗装置 | ● | - | - |
车内氛围灯 | - | - | - |
玻璃/后视镜 | |||
前电动车窗 | ● | ● | ● |
后电动车窗 | ● | ● | ● |
车窗防夹手功能 | ● | ● | ● |
防紫外线/隔热玻璃 | ● | ● | ● |
后视镜电动调节 | ● | ● | ● |
后视镜加热 | ● | ● | ● |
后视镜自动防眩目 | ● | - | - |
后视镜电动摺叠 | ● | - | - |
后视镜记忆 | ● | ● | - |
后风挡遮阳帘 | - | - | - |
后排侧遮阳帘 | - | - | - |
遮阳板化妆镜 | ● | ● | ● |
后雨刷 | - | - | - |
感应雨刷 | ● | - | - |
空调/冰柜 | |||
手动空调 | - | - | - |
自动空调 | ● | ● | ● |
后排独立空调 | - | - | - |
后座出风口 | ● | ● | ● |
温度分区控制 | ● | ● | ● |
空气调节/花粉过滤 | - | - | - |
车载冰柜 | - | - | - |
高科技配置 | |||
自动泊车入位 | - | - | - |
併线辅助 | - | - | - |
主动剎车/主动安全系统 | - | - | - |
整体主动转向系统 | - | - | - |
夜视系统 | - | - | - |
中控液晶屏分屏显示 | - | - | - |
自适应巡航 | - | - | - |
全景摄像头 | - | - | - |
2011款参数
基本信息 | C 180 经典型 2011款 | C 200 优雅型 2011款 | C 200 时尚型 2011款 | C 260 时尚型 2011款 | C 300 时尚型 2011款 |
---|---|---|---|---|---|
保修政策 | |||||
排量(升) | 1.6L | 1.8L | 1.8L | 1.8L | 3.0L |
变速器型式 | 5档 手自一体 | 7档 手自一体 | 7档 手自一体 | 7档 手自一体 | 7档 手自一体 |
基本性能 | |||||
综合工况油耗 | 8.0L/100km | 6.9L/100km | 6.9L/100km | 6.9L/100km | 9.9L/100km |
市区工况油耗 | |||||
市郊工况油耗 | |||||
百公里等速油耗 | (综合) | (综合) | (综合) | (综合) | |
网友油耗 | 11.2L/100km | 10.6L/100km | 12.2L/100km | 11.1L/100km | |
加速时间(0—100 km/h) | 9.1s | 7.8s | 7.8s | 7.2s | 7.0s |
最小转弯半径 | 5.42m | 5.42m | 5.42m | 5.42m | 5.42m |
驱动方式 | 后轮驱动 | 后轮驱动 | 后轮驱动 | 后轮驱动 | 后轮驱动 |
乘员人数(含司机) | 5 | 5 | 5 | 5 | 5 |
整备质量 | 1545kg | 1570kg | 1570kg | 1570kg | 1615kg |
满载质量 | |||||
最高车速 | 223km/h | 232km/h | 235km/h | 240km/h | 250km/h |
车身结构 | |||||
车门数 | 4 | 4 | 4 | 4 | 4 |
车身型式 | 三厢 | 三厢 | 三厢 | 三厢 | 三厢 |
天窗型式 | 单天窗 | 单天窗 | 单天窗 | 单天窗 | 单天窗 |
外部尺寸 | |||||
长 | 4591mm | 4591mm | 4591mm | 4591mm | 4591mm |
宽 | 1770mm | 1770mm | 1770mm | 1770mm | 1770mm |
高 | 1444mm | 1444mm | 1444mm | 1444mm | 1444mm |
轴距 | 2760mm | 2760mm | 2760mm | 2760mm | 2760mm |
前轮距 | 1541mm | 1541mm | 1541mm | 1541mm | 1541mm |
后轮距 | 1544mm | 1544mm | 1544mm | 1544mm | 1544mm |
内部尺寸 | |||||
行李箱容积 | 475L | 475L | 475L | 475L | 475L |
行李箱打开方式 | 上掀 | 上掀 | 上掀 | 上掀 | 上掀 |
燃油&发动机 | |||||
燃油箱容积 | 66L | 66L | 66L | 66L | 66L |
燃料类型 | 汽油 93# | 汽油 97# | 汽油 97# | 汽油 97# | 汽油 97# |
供油方式 | 多点电喷 | 直喷 | 直喷 | 直喷 | 多点电喷 |
发动机型号 | M271 Evo CGI | M271 Evo CGI | M271 Evo CGI | ||
排量 | 1597mL | 1796mL | 1796mL | 1796mL | 2996mL |
最大功率—功率值 | 115kW | 135kW | 135kW | 150kW | 170kW |
最大功率—转速 | 5200r/min(rpm) | 5250r/min(rpm) | 5500r/min(rpm) | 5500r/min(rpm) | 6000r/min(rpm) |
最大扭矩—扭矩值 | 230Nm | 270Nm | 250Nm | 310Nm | 300Nm |
最大扭矩—转速 | 3000—4500r/min(rpm) | 1800-4600r/min(rpm) | 2800r/min(rpm) | 2000—4300r/min(rpm) | 2500r/min(rpm) |
气缸排列型式 | L型 | L型 | L型 | L型 | V型 |
发动机位置 | 前置 | 前置 | 前置 | 前置 | 前置 |
进气型式 | 机械增压 | 涡轮增压 | 涡轮增压 | 涡轮增压 | 自然吸气 |
汽缸数 | 4 | 4 | 4 | 4 | 6 |
每缸气门数 | 4 | 4 | 4 | 4 | 4 |
缸径 | |||||
行程 | |||||
压缩比 | 9.3:1 | 9.3:1 | 9.3:1 | 11.3:1 | |
缸体材料 | 铸铁 | 铝合金 | 铝合金 | 铝合金 | 铝合金 |
环保标準 | 欧4 | 欧4 | 欧4 | 欧4 | 欧4 |
最大马力 | 156Ps | 184Ps | 184Ps | ||
底盘操控 | |||||
转向助力 | ● | ● | ● | ● | ● |
变速箱类型 | 手自一体 | 手自一体 | 手自一体 | 手自一体 | 手自一体 |
档位个数 | 5 | 7 | 7 | 7 | 7 |
前制动类型 | 盘式 | 盘式 | 盘式 | 盘式 | 盘式 |
后制动类型 | 盘式 | 盘式 | 盘式 | 盘式 | 盘式 |
手剎类型 | 机械驻车制动 | 机械驻车制动 | 机械驻车制动 | 机械驻车制动 | 机械驻车制动 |
前悬挂类型 | 多连桿式独立悬架 | 三连桿式悬挂 | 三连桿式悬挂 | 三连桿式悬挂 | 三连桿式悬挂 |
后悬挂类型 | 多连桿式独立悬架 | 多连桿式独立悬挂 | 多连桿式独立悬挂 | 多连桿式独立悬挂 | 多连桿式独立悬挂 |
轮毂材料 | 铝合金 | 铝合金 | 铝合金 | 铝合金 | 铝合金 |
前轮胎规格 | 205/55 R16 | 205/55 R16 | 225/45 R17 | 225/45 R17 | 225/45 R17 |
后轮胎规格 | 205/55 R16 | 205/55 R16 | 225/45 R17 | 225/45 R17 | 225/45 R17 |
备胎类型 | 非全尺寸 | 非全尺寸 | 非全尺寸 | 全尺寸 | 非全尺寸 |
外部配置 | |||||
车身颜色 | 磁铁黑,粉笔白,光玉髓红,硫锰石灰,铱银色,珍珠黄 | 磁铁黑,粉笔白,光玉髓红,硫锰石灰,铱银色,珍珠黄 | 磁铁黑,粉笔白,光玉髓红,硫锰石灰,铱银色,珍珠黄 | 磁铁黑,粉笔白,光玉髓红,硫锰石灰,铱银色,珍珠黄 | 磁铁黑,粉笔白,光玉髓红,硫锰石灰,铱银色,珍珠黄 |
后导流尾翼 | |||||
运动包围 | |||||
车窗 | 前后电动窗 | 前后电动窗 | 前后电动窗 | 前后电动窗 | 前后电动窗 |
电动窗锁止功能 | ● | ● | ● | ● | ● |
电动窗防夹功能 | 全车车窗 | 全车车窗 | 前排车窗 | 全车车窗 | 前排车窗 |
后窗遮阳帘 | - | - | - | - | - |
后风窗加热功能 | ● | ● | ● | ● | ● |
感应雨刷 | - | - | - | 雨量感测 | 雨量感测 |
内后视镜防眩目功能 | 手动 | 手动 | 自动 | 自动 | 自动 |
外后视镜电动调节 | ● | ● | ● | ● | ● |
外后视镜电动摺叠功能 | - | - | ● | ● | ● |
外后视镜加热功能 | ● | ● | ● | ● | ● |
外后视镜记忆功能 | - | ● | ● | ● | ● |
前照灯类型 | 卤素 | 卤素 | 氙气 | 氙气 | 氙气 |
前大灯随动转向 | - | - | - | - | ● |
前雾灯 | ● | ● | ● | ● | ● |
前大灯自动开闭 | - | ● | ● | ● | ● |
前照灯照射範围调整 | ● | ● | - | ● | ● |
前照灯自动清洗功能 | - | - | - | ● | ● |
侧转向灯 | 外后视镜 | 外后视镜 | 车身侧面 | 外后视镜 | 车身侧面 |
高位(第三)制动灯 | ● | ● | ● | ● | ● |
日间行车灯 | LED | LED | LED | LED | LED |
车内氛围灯 | ● | ● | |||
LED尾灯 | - | - | - | ||
防紫外线/隔热玻璃 | 隔热 | 隔热 | 隔热 | ||
内饰 | |||||
方向盘表面材料 | 真皮 | 真皮 | 真皮 | 真皮 | 真皮 |
方向盘调节方式 | 手动 | 电动 | 电动 | 电动 | 电动 |
行车电脑 | ● | ● | ● | ● | ● |
车外温度显示 | - | ● | ● | ● | ● |
转速表 | ● | ● | ● | ● | ● |
座椅颜色 | 黑色,撒哈拉米色,白兰地褐色,羊驼灰 | 黑色,撒哈拉米色,白兰地褐色,羊驼灰 | 黑色、撒哈拉米色、白兰地褐色、羊驼灰 | 黑色,撒哈拉米色,白兰地褐色,羊驼灰 | 黑色、撒哈拉米色、白兰地褐色、羊驼灰 |
座椅材质 | 皮革 | 真皮 | 真皮 | 真皮 | 真皮 |
座椅加热 | - | - | 前排座椅 | 前排座椅 | 前排座椅 |
驾驶座腰部支撑调节 | ● | ● | ● | ● | ● |
驾驶座座椅调节方式 | 电动 | 电动 | 电动 | 电动 | 电动 |
驾驶座座椅调节方向 | 8 | 10 | 6 | 10 | 6 |
驾驶座椅调节记忆位置组数 | 3 | 3 | 3 | 3 | |
副驾驶座椅调节方式 | 电动 | 电动 | 手动 | 电动 | 手动 |
副驾驶座椅调节方向 | 8 | 8 | 4 | 8 | 4 |
前座中央扶手 | ● | ● | ● | ● | ● |
后座中央扶手 | ● | ● | ● | ● | ● |
主动式安全头枕 | ● | ● | ● | ● | ● |
后座椅头枕 | ● | ● | ● | ● | ● |
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 | ● | ● | ● | ● | ● |
方向盘上下调节 | ● | ● | ● | ||
方向盘前后调节 | ● | ● | |||
内饰颜色 | 黑色,羊驼灰 | 黑色,羊驼灰 | |||
第三排座椅 | - | - | - | ||
电动座椅记忆 | ● | ● | |||
影音空调 | |||||
CD | 6碟CD | 6碟CD | 6碟CD | 6碟CD | 6碟CD |
DVD | 6碟DVD | 6碟DVD | |||
中控台液晶屏 | ● | ● | ● | ● | ● |
扬声器数量 | 6 | 6 | 8 | 8 | 8 |
空调 | ● | ● | ● | ● | ● |
空调控制方式 | 自动 | 自动 | 自动 | 自动 | 自动 |
温区个数 | 2 | 2 | 2 | 2 | 2 |
后排出风口 | ● | ● | ● | ● | ● |
外接音源接口 | AUX,USB | AUX,USB | AUX,USB | AUX,USB | AUX,USB |
音频格式支持 | MP3 | MP3 | MP3 | MP3 | MP3 |
人机互动系统 | ● | ● | |||
温度分区控制 | ● | ● | ● | ||
便利功能 | |||||
定速巡航 | ● | ● | ● | ● | ● |
GPS导航系统 | - | - | - | - | - |
倒车雷达(车后) | - | - | ● | ● | ● |
中控门锁 | ● | ● | ● | ● | ● |
胎压监测装置 | ● | ● | ● | ● | ● |
蓝牙系统 | ● | ● | ● | ● | ● |
多功能方向盘 | ● | ● | ● | ● | ● |
遥控钥匙 | ● | ● | ● | ● | ● |
遮阳板化妆镜 | ● | ● | ● | ● | ● |
泊车雷达(车前) | - | ● | |||
安全配置 | |||||
自动制动差速器系统(ABD) | - | - | - | - | - |
剎车防抱死(ABS) | ● | ● | ● | ● | ● |
车身稳定控制(ESP/DSC/VSC/ESC等) | ● | ● | ● | ● | ● |
剎车辅助(EBA/BAS/BA/EVA等) | ● | ● | ● | ● | ● |
制动力分配(EBD/CBC/EBV等) | ● | ● | ● | ● | ● |
差速锁 | - | - | - | - | - |
牵引力控制(ASR/TCS/TRC/ATC等) | ● | ● | ● | ● | ● |
电子防盗系统 | ● | ● | ● | ● | ● |
发动机防盗系统 | ● | ● | ● | ● | ● |
驾驶位安全气囊 | ● | ● | ● | ● | ● |
副驾驶位安全气囊 | ● | ● | ● | ● | ● |
前排头部气囊(气帘) | ● | ● | ● | ● | ● |
后排头部气囊(气帘) | ● | ● | ● | ||
前排侧安全气囊 | ● | ● | ● | ● | ● |
后排侧安全气囊 | - | - | - | - | - |
前安全带调节 | 高度可调 | 高度可调 | 高度可调 | 高度可调 | 高度可调 |
安全带预收紧功能 | ● | ● | ● | ● | ● |
安全带限力功能 | ● | ● | ● | ● | ● |
后排安全带 | ● | ● | ● | ● | ● |
后排中间三点式安全带 | ● | ● | ● | ● | ● |
儿童锁 | ● | ● | ● | ● | ● |
车门防撞桿(防撞侧梁) | ● | ● | ● | ● | |
可溃缩转向柱 | ● | ● | ● | ● | ● |
安全带未系提示 | ● | ● | ● | ● | |
车内中控锁 | ● | ● | ● | ||
自动驻车 | |||||
上坡辅助 | ● | ● |
加长版
2014北京车展正式开幕期间,宾士C级长轴距版首次在全球亮相。相比标準轴距版宾士C级基础上,增加了80mm达到2920mm,这样的尺寸与国产宝马3系Li车型完全一致,也进一步提升了新车的竞争力,从而让宝马3系以及奥迪A4L在国内不再专宠。
外观
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可能不太会选择立标的经典版,更多的还是会关注融入格栅大表的版本,这样的车型明显更趋于年轻化,新一代宾士C级的进气格栅採用类似于E级那样的双幅式设计,配合硕大的三叉星徽标显非常漂亮。

此次北京车展亮相的是国产长轴距版本,该车专为中国研发,由北京宾士生产。此前已经有国产新一代宾士C180L的细节照曝光,新车最明显的特徵来自尾部的“C180L”字样标识。
内饰
新一代C级的内饰经过了革新,用料更为考究、做工更加出色。圆形的出风口成为了C级新的内饰风格,这也是在S级上的招牌式设计。
新一代的中控台与中央扶手也开始採用一体式设计,这在同类型产品中并不多见,其既可以增加整体感,同时也减少了按钮的布局,配合宾士独有的换挡布局,在手肘部分有着出色的空间感。
动力
动力方面,前期上市的国产新一代C级长轴版将搭载1.6T和2.0T两款发动机。其中1.6升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达到156马力,峰值扭矩250牛米;而2.0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183马力,峰值扭矩300牛米。传动方面,与发动机匹配的将是6速手动变速箱或7速自动变速箱。
混动版
2014款宾士C级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谍照,海外媒体在曝光了新一代宾士C级插电混合动力车型的路试谍照,讯息称新车百公里油耗仅3L。
这款新一代宾士C级插电混动版的测试车的外观与普通版的车型并没有太大区别,不过在右侧尾灯下部的充电口有一个充电单元接口。而内饰部分通过谍照看出,混动版车型与普通版也几乎没有差别。
动力方面,这款宾士C级插电混动版将採用了由2.0T发动机和电动机组成的混合动力系统,其中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60kW(211PS),最大扭矩为350Nm,而电动机的最大功率50kW(68PS)。新车百公里油耗仅3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