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二叠纪煤田,位于印度东部比哈尔邦。煤田长38km,宽19km,面积约450km2,是印度最大的煤产地和主焦煤的唯一源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贾里亚煤田
- 外文名:Jharia Coalfield
- 学科:煤田地质学
- 类型:二叠纪煤田
- 地区:印度
- 面积:450km2
地层
含煤岩系是二叠纪冈瓦纳系,煤炭资源富集在其下部。下二叠统由下而上分为达尔杰尔(Talchir)组、格勒尔巴里(Karharbari)组、伯拉格尔 (Barakar)组和巴伦(Barren)组; 上二叠统为拉尼根杰(Raniganj)组。整个含煤岩系除底部达尔杰尔组外,其余各组总称为达莫德尔(Damodar)煤系,其中有三个具经济价值的含煤组。
(1)达尔杰尔组。厚约250m,底部是巨砾沉积,覆盖在太古界片麻岩上,向上变为砂岩,不含煤。
(2)格勒尔巴里组。以明显不整合覆于达尔杰尔组之上,厚225m,主要由粗砂岩、砾岩和少数厚度为1.2~9m的单煤层组成,称底部煤组。煤层分岔频繁。
(3)伯拉格尔组。即下煤组,是主要含煤段。厚1150m,由单调序列的砾岩、砂岩、粉砂岩、页岩、碳质页岩、粘土和煤组成,含煤2~18层,全部为主焦煤。
(4)巴伦组。厚850m,由含泥、铁质结核砂岩组成,不含煤。局部形成有工业意义的铁矿床。
(5)拉尼根杰组。即上煤组,厚450m,由细粒砂岩、泥质页岩和煤组成,含煤14层,具有经济价值。
构造
煤田出现在“半地堑”构造中,呈不对称的近纬向并向西倾伏的向斜。有一主断层截切其南翼并构成南部边界,断距约1500m。向斜内分布有大量以斜交为主的断层。岩层产状较平缓,在断层附近变为急倾斜 (35°~45°以上)。
含煤性
根据煤质和煤的其它特徵,主要含煤段伯拉格尔组可分为下、中、上三段。下段和中段煤层厚度中等至极厚;上段煤层厚度薄至中等。在下段中,煤层通常与页岩夹矸互层,煤灰分高,矿物质多,难于洗选;中段和上段煤层的煤质较好,可选性较好。拉尼根杰组煤层厚度中等,含中等粘结煤。
该煤田共有10层煤可采,其中有4层厚度为8.4~15m,其余煤层厚度为2~3.6m。煤层中常见云母橄榄岩侵入体,使煤变为天然焦。
该煤田煤的灰分高达15%~26%,硫分和磷分低,含碳量为89%~91%,挥发分为14%~29%,发热量27~33MJ/kg,可炼製优质焦炭。其煤岩特徵是壳质组贫乏,惰性组含量高。
资源
贾里亚煤田的煤储量在印度各煤田中居首位。垂深600m以浅的总储量为12.5Gt,其中炼焦煤2.0Gt以上。
开採地质条件
贾里亚煤田煤层多,大部分厚度大,缓倾斜,部分地区倾角较陡。煤层有时分岔。常见岩墙和岩床侵入煤系。瓦斯含量低。煤易于自燃,潜伏期为9~12个月。此外,由于大面积疏乾排水,煤田中地下火蔓延了50多年,许多煤矿一直受到困扰。
开发概况
贾里亚煤田的煤炭资源已勘探开发了一个多世纪,现已成为印度最大的煤产地,其产量曾占全印煤产量的40%,生产的煤炭主要供附近钢铁厂炼焦和电厂发电。以地下开採为主,浅部露天开採,拥有年产量12Mt的大露天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