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格,汉语辞彙。
拼音:zī gé
释义:1. 为获得某一特殊权利而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
取得竞选总统资格
2.从事某种活动时间长短所形成的身份
摆老资格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资格
- 外文名:qualification; seniority
- 拼音:zī gé
- 含义:指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的经历
词目
资格
拼音
zī gé
基本解释
(1)资,指地位、经历等;格,是公令条例。
《新唐书·选举志下》:“开元十八年,侍中裴光庭兼吏部尚书,始作循资格。”
(2)泛指人在社会上的地位、经历为“资格”。
引证解释
1、资,原指地位、经历等。格,政府制订官员除授或升迁所应依据的法令条例。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铨曹》:“侍郞 裴光庭 始奏立条例,谓之循资格。自后皆率为标準。”后仅指经历、地位、身分等。
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上:“﹝米芾﹞困于资格,不幸一旦死,不得润色帝猷,黼黻王度。”
明李开先《对峰相贡士墓志铭》:“人贵有其实耳,不在出身资格也。”
《官场现形记》第十一回:“ 周老爷 晓得自己资格尚浅,诸事让他三分。”
沈从文《王谢子弟》:“回家乡后他多了两重资格,一是住过上海,二是作过军官。在这两重资格下,加上他原有那个大少爷资格,他成了当地小名人。”
2. 指所应具备的条件。
胡适《国语文法概论》第一篇:“这一种方言已有了做中国国语的资格。”
3. 格局;格式。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他种文字,随人长短,听我张弛,总无限定之资格。”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时文如词曲,无一定资格也。”
4. 姿质体格。
《金瓶梅词话》第九三回:“今有故人之子,姓 陈 名 经济 ,年方二十四岁,生的资格清秀,倒也伶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