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蓝皮书·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报告》是2011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高峦。
基本介绍
- 书名:资本市场蓝皮书·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报告
- 作者:高峦
- ISBN:9787509720950, 7509720958
- 页数: 301页
-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年1月1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 16
- 尺寸:23.8 x 16.4 x 1.6 cm
- 重量:481 g
图书信息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月1日)
平装: 301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09720950, 7509720958
条形码: 9787509720950
尺寸: 23.8 x 16.4 x 1.6 cm
重量: 481 g
作者简介
高峦,男,1955年生,天津人,毕业于天津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经济专业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1990年7月至1991年7月在英国伦敦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做访问学者,学习西方经济学。历任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经处、市场处处长,天津市外国投资服务中心项目部部长,天津市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所长等职。现任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北方产权交易共同市场理事长,中国产权交易行业专业期刊《产权导刊》主编。着有《资产证券化研究》和《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报告(2009-2010)》等书,并在各种期刊公开发表关于产权、金融、资本市场等方面的论文30余篇。
内容简介
《资本市场蓝皮书·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报告(2010-2011)(2011版)》分为八部分,分别是总报告和组织模式篇、结构模式篇、交易模式篇、融资模式篇、监管模式篇、探索篇及大事记等七个专题。总报告为《资本市场蓝皮书·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报告(2010-2011)(2011版)》的统领。总报告基于对中国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建设态势的判断,分析政策推进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建设的意义及条件;研究中国场外交易市场的模式选择及其基本构架;探讨中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建设路径及推进实践的现实选择,并提出了《资本市场蓝皮书·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报告(2010-2011)(2011版)》的基本观点。
组织模式篇细緻深入地研究了证券交易市场採取的主要组织形式——会员制和公司制。通过比较分析二者的特点发现,公司制是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市场组织模式,最能适应目前的市场环境;而会员制则是证券市场在特定发展阶段所普遍採用的组织模式。中国资本市场的形成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历程,在发展过程中,市场组织呈现出政府主导、国有资本为主的特点,有着浓厚的行政色彩。
结构模式篇包括两篇文章。第一篇文章在分析国际资本市场结构的演变阶段及其特徵的基础之上,主要以美国、英国、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为例,分析了现代场外交易市场结构的特徵及对我国的启示。第二篇文章认为,目前我国形成了包括产权交易市场、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和股权交易所在内的多板块并存的场外交易市场结构,并认为构建符合我国企业融资需要的双层递进式场外交易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方向,也是规範场外交易市场的重要环节。
目录
BⅠ 总报告
B.1 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场外交易市场建设之路
BⅡ 组织模式篇
B.2 场外交易市场组织结构的演变及其对中国的借鉴
BⅢ 结构模式篇
B.3 现代场外交易市场结构发展的新特点及新趋势
B.4 我国场?交易市场结构研究
BⅣ 交易模式篇
B.5 做市商制度演变的节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B.6 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做市商制度研究
B.7 场外交易市场定价机制研究
BⅤ 融资模式篇
B.8 场外交易市场融资现状与模式分析
B.9 场外市场私募融资制度研究
B.10 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私募融资模式研究
BⅥ 监管模式篇
B.11 发达地区场外交易市场监管制度演进及启示
B.12 中国场外交易市场监管模式及路径选择
BⅦ 探索篇
B.13天津股权交易所对中国场外交易市场模式的实践探索
BⅧ 大事记
B.14 海外场外交易市场大事记
B.15 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大事记
B.16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