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据模型中有“型”(T)和“值”的概念。型是指对某一类数据的结构和属性的说明,值是型的一个具体赋值。
模式是资料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徵的描述,它仅仅涉及到型的描述,不涉及到具体的值。模式的一个具体值称为一个实例。同一个模式可以有很多实例。
模式是相对稳定的,而实例是相对变动的,因为资料库中的数据是在不断更新。模式反映的是数据的结构及其联繫,而实例反映的是资料库某一时刻的状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资料库系统模式
- 概念:型”(T)和“值”
- 内容:逻辑结构和特徵的描述
- 结构:三级模式结构
简要介绍
虽然实际的资料库管理系统产品种类很多,它们支持不同的数据模式,使用不同的资料库语言,建立在不同的作业系统之上,数据的存储结构也各不相同,但它们在体系结构上通常具有相同的特徵,即採用三级模式结构并提供两级映像功能。
模式结构
资料库技术中採用分级的方法,将资料库的结构划分为多个层次。最着名的是美国ANSI/SPARC资料库系统研究组于1975年提出的3级划分法,如下图所示:

资料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是指资料库系统是由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三级构成的。
(1)模式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或概念模式,是资料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徵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模式实际上是资料库数据在逻辑级上的视图。一个资料库只有一个模式。定义模式时不仅要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而且要定义数据之间的联繫,定义与数据有关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
(2)外模式外模式也称用户模式,它是资料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徵的描述,是资料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套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外模式通常是模式的子集。一个资料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应用程式都是和外模式打交道的。外模式是保证资料库安全性的一个有力措施。每个用户只能看见和访问所对应的外模式中的数据,资料库中的其余数据对他们是不可见的。
(3)内模式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一个资料库只有一个内模式。它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资料库内部的表示方式。例如,记录的存储方式是顺序结构存储还是B树结构存储;索引按什幺方式组织;数据是否压缩,是否加密;数据的存储记录结构有何规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