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雪峰,男,1968年生,湖北荆门人,博士,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现为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2015年4月,贺雪峰入选2015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画”特聘教授名单。
2017年12月,贺雪峰教授正式就任武汉大学社会学系主任。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贺雪峰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出生地:湖北荆门
- 出生日期:1968年(戊申年)6月
- 职业:教授
- 信仰:共产主义
- 主要成就:长期致力于村治研究,其学术团队被学界称为“华中乡土派”。
- 代表作品:《新乡土中国》、《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地权的逻辑I.II》《城市化的中国道路》
- 工作单位:武汉大学
人物简介
贺雪峰,男,1968年生,湖北荆门人,博士,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现为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贺雪峰

贺雪峰教授长期从事农村调查,自1996年以来,先后在全国二十余省市做农村调查,调查内容涉及村民自治、乡镇财政、乡镇选举、信访制度、税费改革、农地制度、建设用地制度、乡村水利、农业经济、农业现代化、农民福利、农村文化、农民宗教、乡村社会性质、农村弱势群体、新农村建设、农村扶贫、乡村规划、农民工、城乡关係、城市化等等方面,2002年至今一直主持湖北六村乡村建设实验,累计驻村调查时间超过1000天。
贺雪峰教授所带领的学术团队长期致力于农村研究,主张“田野的灵感、野性的思维、直白的文风”,其研究风格在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他为核心的研究团队被称为“华中乡土派”。
近年来,贺雪峰教授仍然坚持身体力行地深入农村驻村调查。主持过多项课题,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福特基金会课题、国土资源部课题等。
研究方向
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农村社会学,政治社会学
贺雪峰教授 乡村调查

所获荣誉
湖北省社会科学研究二等奖两项
学生为贺雪峰老师画的彩绘

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研究奖
华中科技大学师德奖
学生最喜欢的导师
科研成果
1998年以来,在《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管理世界》发表近20篇学术论文,在CSSCI刊物发表100余篇论文。发表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複印资料》等转载百余篇次。
近年来,贺雪峰教授提出了大量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概念和研究架构,发表论文产生了广泛影响。论文每年被CSSCI期刊引用数百篇次,被期刊论文引用近千篇次。
最近10年,贺雪峰教授出版10多部着作,大部分着作多次重印。主编《中国村治模式实证研究丛书》(一套16部,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贺雪峰教授主持的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最近10年时间累积驻村调研时间超过四万个工作日,发表100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60余部着作,在学界和政策部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代表论着
《新乡土中国》(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版)
《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乡村研究的国情意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乡村的前途》(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什幺农村,什幺问题》(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村治的逻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乡村社会的关键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地权的逻辑(一)——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向何处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主张土地私有化的人尤其要看这本书,温铁军、张露雄、姚洋、崔之远、曹锦清、李昌平等诸多学者都重点推介了本书)
《地权的逻辑(二)——地权变革的真相与谬误》(东方出版社2013年出版)
《城市化的中国道路》(东方出版社2014年7月出版。本书得到陈锡文、温铁军、王绍光、汪晖、郑永年等着名学者和专家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