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贺明荣

(2020-02-11 13:40:41) 百科
贺明荣

贺明荣

贺明荣,男,1963.8出生,汉族,农学博士,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作物无公害生产的生理生态原理与技术。(2)作物精準施肥技术与原理。主要科技成果包括:“平原县立体农业试验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小麦超高产关键技术突破、集成及其理论研究”,获2001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贺明荣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日期:1963.8
  • 性别:男
  • 职务: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

学术成果

“麦棉产量形成过程中光合物质同化分配及其调节的研究”,获山东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在《Journal of Agronomy and Crop Science》、《PHOTOSNTHETICA》、《BIOLOGIA PLANTARUM》、《植物学报》、《作物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的论文35篇。目前作为第2主持人主持“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无公害优质小麦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範”(2002BA516A12)。
贺明荣教授贺明荣教授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小麦生理生态、农业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小麦无公害生产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主持和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画(973)”、国家科技支撑计画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0余项。针对小麦高产超高产栽培中产量、抗倒性和氮肥利用率三者之间矛盾突出等问题,研究建立了最佳化密度以改善根群结构提高氮肥利用率、延迟播期改善茎秆构造以提高抗倒伏能力、氮肥与密度互作以密补氮减少氮肥施用量为核心的小麦高产稳产高效新技术。

发表主要论着

1.贺明荣,不同小麦品种千粒重对灌浆期弱光的适应性分析,《作物学报》,2001,27(5)
2.贺明荣,小麦开花后光合物质在不同穗位间的分配及其与穗粒重的关係,《作物学报》,2000,26(2)
3.贺明荣,雹灾后施氮配合中耕对棉花14C同化物生产及运转分配的影响,《作物学报》,1998,24(3)
4.王振林、贺明荣,源库调节对灌溉与旱地小麦开花后光合产物生产和分配的影响,《作物学报》,1999,25(2)
5.曹鸿鸣、贺明荣,育苗移栽对麦套棉14CO2同化量及运转分配的影响,《植物学报》,1997,39(3)
6.王振林、贺明荣,晚播小麦灌浆期光合物质同化、分配及群体调节的效应,《作物学报》,1997,23(3)
7.曹鸿鸣、贺明荣,麦套棉14C同化物的生产运转分配与再分配规律的研究,《作物学报》,1996,22(5)
8.贺明荣,源库关係改变对小麦灌浆期植株光合速率及14C同化物运转分配的影响,《西北植物学报》,1998,18(4)
9.贺明荣,不同小麦品种磷素吸收运转差异及其与利用效率的关係,《西北植物学报》,1998,18(5)
10.贺明荣,源库改变对小麦磷素吸收积累量及利用效率的影响,《西北植物学报》,1996,16(4)
11.王振林、尹燕枰、贺明荣,Postanthesis allocation of photosynthates and grain growth in wheat cultivars as affected by source/sink change, Biologia Plantarum, 1998.2
12.王振林、尹燕枰、贺明荣,Source-sink manipulation effects on postanthesis photosynthesis and grain getting on spike in winter wheat, Photosynthetica, 1998.3
13.王振林、尹燕枰、贺明荣,Effects of source/sink manipulation on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photosynthate partitioning during grain filling in winter wheat, Biologia plantarum, 1997.3
14.王振林、尹燕枰、贺明荣,Planting density effects on assimilation and partitioning of photosynthates during grain filling in the late-sown wheat, Photosynthetica, 1997.2
15.王振林、尹燕枰、贺明荣,Allocation of photosynthate and grain growth of two wheat cultivars with different potential grain growth in response to pre-and postanthesis shading, J. Agronomy and Crop Scionce,2003
16.贺明荣,副主编,作物栽培学,2001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