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李德裕袁州长史制》是唐代李昂创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贬李德裕袁州长史制
- 创作年代:唐代
- 作品体裁:散文
- 作者:李昂
- 作品出处:《全唐文》
作品原文
贬李德裕袁州长史制
有国之典,本于明罚;为君之道,必在去邪。皇王大政,谅无易此。奸凶与比,诚敬尽亏,无君之心,因事辄见。岂可尚居崇秩,犹列东朝。银青光禄大夫守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上柱国赞皇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李德裕,性本阴狡,材则脆弱,因缘薄艺,颉颃清途。既忝藩镇,旋处钧轴,靡怀愧畏,肆意欺诬,废挠旧章,汨乱彝序。贤良尽逐,当白昼而重关;诡诈是谋,逮中宵而万变。朕尝以寒暑得疾,初甚惊人,凡百臣子,奔走道路。而德裕私室宴然,全无忧色;王涯驻车道左,络绎追呼。满朝倾骇,竟以不至。又在西蜀之日,徵逋县钱仅三十万贯,使疲羸老弱,转徙沟壑,交结异类,任用憸人,贿赂流行,朱紫无辨。是宜处之重典,以正刑书,犹以夙经委使,载深宽宥。俾佐遐服,用示宽恩。可守袁州长史,驰驿发遣。
作者简介
李昂(809—840)唐朝皇帝,唐穆宗第二子。敬宗宝曆二年(826年),为宦官王守澄等拥立。827—840年在位。在位期间,朝臣朋党倾轧,官员调动频繁,政权乃至皂帝废立生杀,均操宦官之手。后起用李训,郑注,意欲刬除宦官.大和九年(835年),李训引诱宦官参观所谓“甘露”,企图一举将其消灭,但事情败露,宦官大肆诛杀朝官,史称“甘露之变”,事后,为宦官所钳制,慨叹自己受制于家奴,不如周赧王、汉献帝。开成五年(840年)抑郁病死,庙号“文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