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读音biǎn)。属于常用字,本意指减损,减少;引申指降职;又指给予低的评价。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贬
- 拼音:biǎn
- 部首:贝
- 笔画:八画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 仓颉:BOHIO
- 四角号码:72832
- 笔顺编号:25343454
- 统一码:8D2C
- 五笔:MTPY
- 字级:一级(次常用)
- 繁体:贬
汉字释义
贬 <动>
(形声。从贝,乏声。本义:减少;减损)
同本义 [abase;detract;lower;reduce]
贬,损也。――《说文》
贬,减也。――《广雅》
何以不氏,贬。――《公羊传·隐公二年》。注:“犹损也。”
贬食省用。――《左传·僖公二十一年》
又如:贬颜(容颜瘦损);贬乐(减少声色之娱);贬价(降低价格);贬悴(瘦损憔悴)
降级 [demote;reduce to a lower rank]
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三国志·诸葛亮传》
特指降职并外放;贬谪 [demote;oust;dismiss from office]
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其后
贬 biǎn
①降低(封建时代多指官职,现代多指价值);减少:~黜、~值。
②指出缺点,给予不好的评价,与'褒'相对:有褒有~。
常用词组
【贬斥】
①降低官级。
②贬低并压制、排斥。
【贬黜】降低或罢免官职。
【贬低】有意降低对人或事物的评价。
【贬义】言辞或字句里含有不赞成或坏的意思:~词。
【贬义词】含有厌恶、贬斥等感情色彩的词。
【贬抑】贬低并压制。
【贬责】指出过失、加以批评;责备:横加~。
【贬谪】封建时代指官吏降职,被派到边远地方做官。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酉集中】【贝字部】贬
《广韵》方敛切《集韵》《韵会》《正韵》悲检切,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