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雷射技术套用工程研究中心是根据黔发改技2005643号档案,由贵州大学材料学院、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服务中心和武汉光谷雷射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投资近500万元共同组建的一家集科研、开发和生产为一体的股份制工程研究中心。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贵州省雷射技术研究工程套用中心
- 类型:股份制工程研究中心
- 组建单位:贵州大学材料学院等
- 依据档案:黔发改技2005643号档案
中心简介
工程研究中心拥有5kW、2kW CO2雷射加工成套设备各1套,5台雷射雕刻机和1套3kW CO2雷射切割系统,广泛开展雷射热处理、熔覆、焊接、切割、打标等雷射加工业务。
工程研究中心将按照“公司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模式开展各项工作,大力推进雷射加工在製造业中的套用,促进贵州高科技产业发展。力争在3-5年内将工程中心建成西南地区最大、最具影响力的雷射材料加工基地,争取在2010年升格为国家级雷射技术套用工程研究中心,为西部大开发和贵州省经济腾飞作出贡献。
研究团队
工程研究中心拥有较强的科研实力,有教授3人、副教授2人、高级工程师2人、讲师及工程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科研人员6人,外聘院士1人,外聘“长江学者”1人。中心承担国家、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科研经费近200万元。工程中心的建立为贵州大学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对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中心与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合作培养博士后1人、与兰州理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1人、在读硕士20人。中心已完成4项科研项目的鉴定,其中2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被“SCI”、“EI”收录了论文达15篇。2004、2005年连续两年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
研究方向
1.雷射製备金属基複合材料
2.雷射微加工
3.雷射製备电子功能陶瓷
4.雷射製备生物医用陶瓷
科研项目
1.有色金属材料的雷射切割工艺研究(教育部春晖计画项目, 教外司留[2004]309号)(2003-2005)6.0万元
2.雷射製备金属基梯度涂层(教育部国家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基金,教技司[2000]123号)(2000-2001)5万
3.宽频雷射熔覆製备梯度活性生物材料涂层及其生物相容性(贵州省省长基金, 黔科教字[2004]07号)(2004-2005)3.0万元
4.航空发动机叶片铸造缺陷雷射表面熔铸涂层修复的研究开发(省科技厅工业攻关, 黔科合计字[2002]1054号)(2002-2004) 8.0万元
5.雷射热处理用新型吸光涂料产品化开发(省科技厅重点成果推广计画,2004.9004)(2004-2005) 8.0万元
6.高温合金雷射表面熔铸涂层的研究(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 黔基合计字[1994]3068号)(1994-1996)1.5万元
7.雷射熔覆製备金属基梯度複合材料涂层的研究(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黔基合计字[2000]3024号 )(2000-2002)3.0万元
8.贵重零部件的雷射表面熔覆修复(贵阳市科技局攻关项目,筑科工字[2004]第23号)(2004-2006)10.0万元
9.金属材料的雷射表面改性研究(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资助)(2002-2004)18.0万元
10.宽频雷射熔覆梯度生物陶瓷複合涂层的研究(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画项目,黔科合人字2005-0508号)18.0万元
11.雷射熔覆製备金属基梯度複合材料涂层及其产业化(2005年贵州省委组织部知工办特助基金)5.0万元
12.大型数控雷射切割技术产业化示範工程(2006年贵州省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专项黔发改投资[2007]940号)100万元
13.贵重机械零部件雷射表面改性的开发套用(贵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黔科合计字[2006]5027号)25万元
14.航空发动机製件报废模具的雷射熔覆修复开发套用(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国科发计字[2007]335号)50万元。
研究成果
由于刘其斌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出色的业绩,他2006年获得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荣誉称号。2001年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颁发的优秀论文奖,2002年获中铝贵州分公司技术创新三等奖(排名第一),2004年获第十二届全国“星火杯”创造发明三等奖(排名第一), 2004年度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2005年度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2005年12月获得第八届贵州省青年科技奖,2005年11月获得贵州省首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2007年8月获得贵州省第二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他还获得贵州大学“教书育人风範奖”、“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实验区已对材料物理02、03、04级本科生进行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培训,主要体现在:
1.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申报学校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画”项目和“SRT” 项目,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迄今为止,学生共获得了12项各类课题的资助。
2.学生在创新项目的支持下,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新材料的设计,例如,生物材料、电子功能材料、高性能金属基複合材料等。在该创新实验环节中,学生学会了材料设计的基本原理,对今后在工作岗位上新材料的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材料製备的手段上,通过在创新实验区的培训,学生了解了材料製备的新方法与传统製备方法的差别。例如,材料物理03级的学生秦尤敏、刘香东、翁源泉等同学在製备BaTiO3电子功能陶瓷时,首先用传统烧结工艺进行製备,再用宽频雷射进行烧结,他们通过比较两者的实验现象,发现雷射烧结工艺具有烧结时间短、组织细密、孔洞少等特点,在教师的进一步指导下,他们进一步深化实验,获得了更为有意义的实验结果,并申请了6项国家发明专利。在核心刊物上发表了3篇学术论文。
3.学生通过在创新实验区的培训,学科知识的交叉得到了锻鍊。例如,在钛合金表面製备生物陶瓷时,要求学生掌握雷射技术、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生物医学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学生通过交叉学科的培训,扩展了知识面,开拓了思路,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表文章
1.刘其斌等,宽频雷射熔覆WCp/Ni基合金梯度複合涂层组织与磨擦磨损性能,複合材料学报. 2002,19(6)(EI收录)
2.刘其斌等,宽频雷射熔覆WCp/Ni基合金梯度複合涂层组织与耐磨性, 钢铁研究学报. 2002,14(3)
3. 刘其斌等, 宽频雷射熔覆WCp/Ni基合金梯度涂层中WCp的溶解机理,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01,22(3)(EI收录)
4.刘其斌等,宽频雷射熔覆WCp/Ni基合金梯度複合涂层的组织与性能, 钢铁研究学报. 2001,13(4)
5.刘其斌等,高温合金雷射表面熔铸镍基合金涂层的组织与耐磨性能, 钢铁研究学报. 1999,11(1)
6.刘其斌等,宽频雷射熔覆铸造WCp/Ni基合金梯度涂层结合界面组织特徵,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2001,30(1)
7. 刘其斌等,高温合金雷射熔覆涂层中裂纹防止方法的研究,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2000,29(5)
8. 刘其斌等,高温合金雷射表面熔铸钴基合金涂层的组织与耐磨性能.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2000,29(2)
9.刘其斌等.新型雷射热处理用环境友好吸光涂料. 云南大学学报. 2002,24(6B)
10.刘其斌等.高温合金雷射表面熔铸涂层组织与性能研究. 金属热处理学报. 1997,18(2)(EI收录)
11.刘其斌等.雷射熔铸过程中涂层物料吸收係数及输入基材热量的研究.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1997,26(6)
12.刘其斌等,高温合金雷射表面熔铸钴基合金涂层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现代机械. 1997,No.2
13. 刘其斌等.雷射表面熔铸涂层几何外形的研究. 现代机械. 1996,No.2
14. 刘其斌等.稀土含量对雷射表面熔铸涂层开裂敏感性的影响.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1996,25(6)
15.刘其斌等.雷射表面熔铸钴基合金涂层耐磨性的研究. 套用雷射.1997, 15(5)
16.刘其斌等,宽频雷射熔覆WCp/Ni基合金梯度涂层的组织与性能, 雷射技术. 2002,(3)
17.刘其斌等.宽频雷射熔覆工艺参数对梯度生物陶瓷複合涂层组织与烧结性的影响.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誌 ,2005,22(6):1193-1197(EI收录)
18. 刘其斌等.钛合金表面宽频雷射熔覆梯度生物陶瓷複合涂层. 功能材料,2005,36(1):50-53(EI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