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省文化厅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文化部的关心指导和有力支持下,各项工作大力推进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
重大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立项积极推进。提出了新建贵州省美术馆、贵安新区省级文化中心等相关设施建设项目规模、体量、功能设计初步方案。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及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大力推进。下达中央补助我省免费开放专项经费9328万元,用于开展“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工作,共补助地级“两馆”9个、县级“两馆”8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448个,全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和归口管理的博物馆(纪念馆)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完成了25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设备购置任务。资助建设6个村级文化活动室,投入资金60万元。加强数字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加快县级“两馆”维修改造。完成了44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8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9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任务。继续实施“数字图书进农家”工程,为300户农民家庭配送电脑及数字资源。完成了22个县级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维修改造任务。组织省级专业文艺院团赴晴隆、德江等县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共7次;我省选送的9个节目在第十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上获得2金2银3铜和2个优秀奖的好成绩;选送的两个小品(遵义市群艺馆的《乡村喜剧》、铜仁市群艺馆的《母亲的心愿》)入选参加“天穆杯”全国第三届“新农村、新文化、新风尚”小品展演;组织开展了第十六届“群星奖”评选工作;举办的“农民工子女免费艺术培训班”被文化部授予“农民工文化服务示範项目”称号;分别举办了妇女、儿童专题文艺活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老年文化、“四进社区”、“文化助残”等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古籍保护工作。
艺术创作方面
组织参加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我厅牵头,与省文联、省人社厅共同承办了第五届贵州省政府文艺奖评选工作,总计86件文艺作品入选该奖项。10月,我省选送的大型精品话剧《天地文通》赴京参加文化部主办的“讴歌伟大时代,艺术奉献人民——2012年全国优秀剧目展演”获圆满成功,受到领导、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我厅组织排演的文艺晚会《多彩贵州·秀美金州》在时间紧、要求高、任务重的情况下,出色完成演出任务,回良玉副总理和省市主要领导等观看后给予高度评价。
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方面
大力推进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遵义海龙屯土司遗址、苗族村寨、侗族村寨、万山汞矿遗址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入选数并列全国第二位。指导实施了铜仁东山古建筑群等30余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指导安顺文庙等5处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组织验收了8处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完成30余项建设工程用地範围内文物调查及保护方案编制工作;会同省住建厅评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15个,赤水丙安历史文化名村规划获省政府批准公布。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积极推进。顺利完成全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自查工作;开展了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审工作;经过多年努力,黔东南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申报取得成功;黔南水族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申报工作积极推进;圆满完成《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政府阶段立法调研和起草工作,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于2012年5月1日起施行。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组织我省相关非遗项目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大展等。
文化产业发展方面
积极培育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参与承办了“2012(第六届)亚洲青年动漫大赛暨中国(贵阳)卡通艺术活动”;积极配合省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分别完成“2012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第二届中国国际酒类博览会”、“第五届中国·凯里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节暨2012中国·凯里银饰刺绣博览会”、“第七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等活动的筹备举办。完成了全省文化系统2011年度文化产业统计工作;贵州光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被文化部认定为动漫企业。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获第五批国家文化产业示範基地称号。积极推进文化产业项目的收集整理和对外招商推介工作,先后参加了我省赴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三地招商、“中国贵州·世界500企业合作发展座谈会”、“中国贵州·香港投资贸易活动周”活动,对我省文化产业项目进行推介。
文化市场监管方面
积极开展平安文化市场保障行动。在全省範围内开展文化市场联合执法检查和迎接党的十八大文化市场保障行动,严厉打击违规行为,查处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典型意义的案件。
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方面
2012年,我省对外及对港澳台文化交流总计38起,661人次。涉及美、法、德、日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其中,出访31起579人次,来访7起82人次。与上年相比,交流项目数和出访人数均有较大幅度增加。2月,我厅组织的“中华风韵——多彩贵州风”大型民族歌舞赴澳大利亚、纽西兰成功巡演。
文化体制改革方面
全省文化系统承担改革任务的国有文艺院团共23家,其中:16家转制为企业,7家撤销,全部注销了事业法人,核销事业编制2127名。同时还注销了贵州省文化演出中心和省直4家剧场(院)事业法人,核销事业编制170名并转制为企业。我省成为全国率先完成国有文艺演出院团改革任务的8个省份之一,全省文化系统8个单位、17名个人被中宣部、文化部表彰为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公益性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省博物馆、省图书馆、省文化馆等省直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积极推动内部机制改革,省图书馆探索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工作稳步推进,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
机关自身建设方面
一是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厅党组就省直文化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有关会议精神进行了周密部署,在省直文化系统迅速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会议精神的热潮。文化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结合文化系统改革发展实际,抢抓机遇、振奋精神、攻坚克难,在建设文化强省的征程上迈开了新的步伐。二是科学谋划、突出重点,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按照“五个好”标準和“五个一”要求,结合省直文化系统各基层单位的工作性质和任务特点,研究制定了符合省直文化系统各基层支部实际、操作性强的分类定级标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