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地矿局一0四地质大队,是一支为国家做出找矿重大贡献、并具有光荣传统的综合地勘队伍,前身是西南地质局543队,始建于一九五六年一月。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贵州省地矿局一0四地质大队
- 地点:贵州省
- 性质:国有
- 职能:勘探
所获荣誉
一九八〇年三月,被地质部授予“找矿重大贡献单位”的称号,多次获原地矿部、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一、二、三、四等奖,是贵州省文明单位,全国、全省“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2008年7月1日被贵州省委授予全省首批“五好基层党组织”,多次得到省地矿局、当地政府的表彰和奖励。
主要成就
建队五十四年来,共发现和评价有价值的矿产地266处,探明各类矿床186处,其中特大型矿床4个、大型矿床14个、中型矿床50余个,提交了基础地质调查报告20余份,在全国发现了贵州三丹汞金矿带,探明的贵州丹寨汞矿全国着名,在贵州提交了第一个卡林型金矿详查地质报告,为推动贵州卡林型金矿的找矿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承担了部控重点项目贵州省都匀牛角塘锌矿马坡矿段详查地质报告、贵州省雷公山地区锑矿普查、贵州榕江八蒙锑矿详查、黔南州矿产资源规划;承担了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贵州黄丝-江洲地区富锌资源评价、贵州黔西北地区铜铅锌资源评价、贵州张维-五指山地区铅锌资源评价;承担了省勘查基金项目贵州省织金县打麻厂磷矿及稀土矿床详查地质报告、贵州省织金县新华磷矿区果化矿段磷矿及稀土矿床勘探地质报告、贵州省赫章烂木桥煤矿普查、贵州省马场煤矿普查和承担了较大的社会地质项目大方理化煤矿详查、贵州省瓮安县白岩矿区大塘矿段磷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贵州省织金县新华磷矿区各种伍矿段磷矿及稀土矿床补充勘探地质报告。在贵州省二度改写了贵州省铅锌矿的找矿突破历史,其中在2002—2009年五指山地区的铅锌矿勘查中,改变了贵州铅锌找矿没有特大型矿床的历史;并独立承担“贵州省铅锌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研究;参与编制的《黔南州矿产资源规划》获全国矿产资源规划优秀成果二等奖。先后获省部级找矿奖18次。
团队实力
104队各类制度健全,管理规範,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获得了地质勘查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地质综合技术实力强,拥有各类地质技术人员299人,其中具有正高和副高技术职称、博士和硕士学位获得者20余人。各类勘查技术人员和勘查资质(固体、液体矿产勘查、水工环、地球物理勘查、测绘,探矿工程施工,地质灾害勘查、评估、设计、施工等)较为齐全、配套。并在贵州省地矿局的支持下,先后添置了一批先进的设备和软体,如美国产EH4连续剖面电导率系统,液压动力头钻机,瞬变电磁测量仪等,同时大幅更新了全队各类地质勘查设备。野外地质工作已全部实现数位化,全队办公实现自动化,地质工作质量显着提高,地质工作信息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建设宗旨
近年来,104队继承发扬“三光荣”传统和“务实、创新、奉献”文化理念,按照“地质勘查立队,矿业开发强队,服务社会惠队,科学构建和谐”的战略发展思路,充分重视基础地质研究工作,狠抓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加强技术综合研究,大胆创新找矿理论,提出了“準同生沉积型铅锌矿”成矿理论,在贵州五指山地区铅锌找矿获得重大突破,改变了贵州铅锌找矿没有大型矿床的历史;在磷矿找矿方面,实现了贵州织金县各种伍矿段的重大突破,提交磷332+333 资源量1.3亿吨,改变了前人对该区“磷资源品位低、暂不能开发利用”的认识;与中国地质大学合作,在织金地区成功找到了具有特大型前景的隐伏磷矿区,“攻深找盲”取得了重大进展;积极大胆探索岩心钻探技术工艺的改进,获得原地矿部金刚石小口径钻进工艺科技进步三等奖;同时开展了广泛的地方合作和服务,在地下水施工、深部钻探、为地方服务方面取得很大的成绩,其中在2010年在百年难遇的西南抗旱救灾地下水勘查中,获国土资源部“地下水抗旱救灾先进集体”表彰,并受到中共贵州省委、省政府和黔南州委、州人民政府、瓮安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评价。104队在矿业开发、地质工程施工方面,广泛融入地方,通过勘查开发一体化,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为地方经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走出了一条地勘单位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如今贵州高原南部明珠—都匀桥城的剑江河畔,104这个具有54年历史的地质队正在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