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範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省级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7年7月,2009年11月通过贵州省科技厅验收并正式挂牌。2008年,在贵州省发改委处,申请成 立了贵州师範大学智慧型计算与控制技术省级工程实验室。2011年,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处,申请成立了喀斯特地区关键信息技术及套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重点实验室以人才团队为基础,运用计算机科学、数学、自动化控制、网路与通信等诸多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自身优势,立足于贵州实际,开展计算理论、工程计算与套用、网路计算和人机互动与数字媒体集成等高新技术的研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贵州省信息与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
- 简称:ICS
- 创办时间:2007
- 类别:省级重点及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 所属地区:贵州师範大学
- 主要奖项: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主要专业:计算机套用,计算数学,生物信息学
- 地址:贵州师範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6楼
学科建设
现支撑和服务于1个贵州省特色重点学科(计算数学)、2个贵州省重点学科(计算数学、数学教育)、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建设点(数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个本科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套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贵州省重点产业、重点学科人才培养基地(信息与计算科学)。
科研团队
贵州省核心专家1名,省管专家1名,教授3名,高级工程师2名,海外引进人才1名,博士6名,博士研究生8名,硕士研究生35名。
科研方向
1、高速公路桥樑健康安全监测
该项目为贵州省首个桥樑健康监测养护系统,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专家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整体技术属国内先进水平,其中在无线感测、光栅感测、常规感测信息融合技术;套用BP神经网路模型预测索力技术;套用相关函式方法对拉拉索的基频进行识别;套用峰值法建立线上桥樑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模型等方面属国内领先,被评为2009年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基于云计算的无纸化阅卷
“基于互连网的远程无纸化阅卷系统的研究(黔科合GY字(2006)3018)”是贵州省科技厅工业攻关项目,目前已全部开发完成,至2008年正式投入到贵阳市中考中进行使用以来,多次投入到贵阳市的各类考试评卷中,总计阅卷200万份以上并取得了零差错的成绩。
3、下一代网际网路研究与建设
本项目主要进行相关互联设备的安装调试,对中心机房的核心设备进行集成并与国家IPv6网的核心节点互联,形成与国际下一代网际网路高速连线。同时,项目还每年为商务部在贵州举办的下一代网际网路技术国际培训班提供服务,累计培训第三世界学员212余人。
4、海量点云数据採集与处理
本研究项目针对套用三维雷射扫描技术对海量点云数据採集与处理难的问题,结合本研究团队对CAD技术的透彻了解和大量的编程经验,以CAD图形环境为操作平台,并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正向建模、逆向工程技术、网路编程等技术开展了一系列理论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将数据图形理论套用其中,实现了图形信息处理技术与外部信息技术的结合,并具体套用到了北盘江大桥的安全评估和甲秀楼古建筑保护的三维建模中。
5、高速公路费额计算
2009年底贵阳环线建成通车,全省高速公路主线全部实现连通。由重点实验室自主开发的“高速公路联网收费费额计算系统”投入运行以后,直观简单,无任何错误,为贵州省的高速公路建设和管理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费额计算软体採用先进的“基于双栈的全路径搜寻算法”和“Dijkstra最短路径验证算法”,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可视化操作,为用户提供直观、易操作的系统界面。
6、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
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5月顺利通过公安部的检查评估,取得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资质,并于7月4日荣获公安部的推荐证书。信息与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是贵州省最早获得该资质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机构。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我国在信息安全领域实施的基本国策,由公安部牵头开展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基本方法,也是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的 重要手段。信息与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取得该测评资质,可以面向全省信息系统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业务,保护全省信息系统安全,为贵州省经济建设和社会 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科研成果
实验室近年来承担科研课题34项,其中2项国家课题,32项省部级课题,科研经费总计1228.60万元。发表的研究性论文108篇,其中SCI、CSCI、EI、ISTP收录论文56篇。获中国发明大会银奖1项,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专利4项,软体着作权登记2项,软体产品登记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