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特公布贵州省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本报告由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编制,是2013年贵州省各级政府及部门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综合情况,内容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等8个部分。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时限为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贵州省人民政府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 外文名: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Guizhou Province in 2013 the governmen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work of the annual report
- 编制单位: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内容: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 统计时限: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
信息数量比较
(一)主动公开的内容及範围。各级政府网站不仅公开当地概况、组织机构、领导介绍、行政职权、政府工作报告、法规条例、公文公报、统计信息、规划计画、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重点项目建设、政府採购、业务工作动态及人事任免等政府信息外,还公开了保障性住房、征地拆迁、医疗卫生和食品安全等民生领域,以及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工程项目招投标、行政事业性收费、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的政府信息。部门网站都设定了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主动公开与本部门相关的政府信息。
(二)主动公开的方式和数量。主要以政府及部门网站为第一公开平台,同时充分利用政府公报、新闻发布会,以及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谘询服务电话、报刊杂誌、广播电视、手机终端、展板和公告栏、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进行公开。一是在政府及部门网站发布政府信息409.63万条,其中,省级13.56万条,市、县级396.07万条。二是利用政府公报发布政府信息1.8万条,其中,省级693条,市、县级1.73万条。三是召开新闻发布会544次,其中,省级111次,市、县级433次。
(三)突出抓好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
1.集中公开财政预算决算及“三公”经费信息。51家省级部门5月首次在本部门网站和贵州省人民政府网站同步集中公开2013年度财政预算及“三公”经费预算信息。所有部门公开全部年度财政预算表格并细化公开到款级科目,其中有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事务、住房保障等支出细化公开到了项级科目。按照“预算公开,决算也要公开”的原则,51个省级部门10月前在部门网站公开2012年度财政决算及“三公”经费决算信息,同时贵州省人民政府网站信息公开专栏进行了集中公开。各市(州)政府及部门、部分县(市、区)政府及部门、部分乡镇政府先后公开了2013年度财政预算及“三公”经费预算信息。
2.推进保障性住房信息公开。制定下发《关于加强2013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升级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信息管理系统,规範统一公开格式,各地开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公开专栏,及时公开相关信息。2013年,全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已开工项目、竣工项目均在项目地採用公告栏的方式,实现现场建设信息100%公开。市、县级政府网站上公开了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保障性住房分配及退出信息,包括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已开工项目、竣工项目、房源、分配政策、分配对象、分配程式、分配结果、退出等信息。
3.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公开。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通报制度,每月对各处室(单位)政府信息公开情况进行通报,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对各处室(单位)年度工作绩效考核内容。按照网站群架构,对入口网站进行整体改造,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总数为5011条,其中事故信息23条;自然灾害预警2条;事故警示信息5条;徵求意见3条;挂牌督办信息3条;调查报告7条,其他信息4968条。同时,充分发挥新闻发布会和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多渠道发布安全生产信息。
4.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公开。制定了《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及时将国家和省颁布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行政组织机构、工作动态以及规範性档案等信息向社会公开。同时,公布投诉举报电话12331,在部门大厅设立投诉箱,在入口网站上开通举报投诉信箱和公众留言专栏,接受民众的投诉和谘询,2013年共受理举报、投诉、建议629件。
5.推进环境保护信息公开。继续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增强环境信息公开目录规範性和完整性,重点公开了环境行政审批、环境质量和环境监察、环境保护项目验收等信息。及时发布环境质量状况,新增中心城市空气品质实时数据发布平台,公众在网站点击图示区域即可查阅有关地区空气品质实时数据监测(监测指标包括NO、PM10、PM2.5、O3等)。对省环境保护网站升级改版,新增环境监理、生态文明建设、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国家环境保护模範城市创建等专题专栏,全年主动公开环境信息4100余条,比上年增加2100余条。
6.推进征地拆迁信息公开。制定下发《关于在省人民政府网站上公开徵地拆迁信息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土地上房屋徵收与补偿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各市、县按照要求在当地政府或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政务网上,及时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依託徵收项目推进房屋徵收与补偿信息公开,通过在徵收项目现场张贴徵收补偿方案,结合入户调查工作,面对面向被徵收人公开相关政策法规和信息,将徵收项目的徵收与补偿方案及时向被徵收人公布,保障徵收人的知情权。
7.推进招投标信息公开。制定《贵州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办法(试行)》,修订《贵州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标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资格预审档案和招标档案(标準文本)试行规定》,均对施工项目招标资格预审公告和招标公告等作详细规定,规範招标投标信息公开。据统计,2013年通过贵州省招标投标网和贵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网,关于房屋市政工程招标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材料设备採购等方面共发布资格预审公告、招标公告、中标候选人公示信息近4200条。
8.推进价格和收费信息公开。通过省物价局入口网站和《价格公报》等渠道,及时公开医药价格审核程式、定价依据,及时公布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药品价格审核结果、药品集中採购价格依据,公开执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的政策及法律依据,公开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準,及时公布取消的收费项目及调减后的收费标準。落实阶梯电价等政府制定价格听证会制度,公开听证方案、听证会人员组成情况。推进垄断行业和公共企事业单位价格公开。通过《价格公报》发布信息203条,省物价局网站信息公开栏页面访问量累计达201.6万人次。
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全省受理回复情况。2013年,各级政府及部门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7880件,同比下降52.6%。其中,当面申请4364件、传真与信函申请1292件、网上申请2224件;按时办结7863件,延期办结17件;同意公开答覆7456件,同意部分公开答覆255件,不同意公开答覆53件(属于“涉及国家秘密”1件、“涉及个人隐私”32件、“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20件)、“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或申请信息不存在”102件、转其他途径办理14件。
图二 全省依申请公开受理情况
(二)省级政府及部门受理回复情况。2013年,省级政府及部门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411件。其中,省国土资源厅241件、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45件、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7件、省质量技术监督局19件、省环境保护厅17件、省教育厅13件、省交通运输厅10件,其他部门总计52件。
图三 省级部门依申请公开情况
(三)市、县级政府及部门受理回复情况。2013年,市、县级政府及部门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7469件。其中,贵阳市3518件、黔东南州1335件、遵义市614件、黔南州439件、六盘水市426件、铜仁市399件、安顺市342件、黔西南州234件、毕节市164件。
图四 市、县级部门依申请公开情况
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和减免情况
2013年,各市、县政府及部门办理依申请公开实际收费53人次,收费总额1310元;按规定减免1177人次,减免总额23545.4元,主要涉及邮寄、複印等费用。
行政複议、行政诉讼情况
2013年,各级政府及部门共收到行政複议申请19件,其中,省级部门4件,其中,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水利厅、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各1件;市、县级政府及部门15件,其中贵阳市2件、遵义市5件、六盘水市8件。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9件,被依法纠错数5件,其他情形数5件。各级政府及部门共收到行政诉讼5件,全部发生在市、县级政府及部门,其中,安顺市1件,裁定为维持具体行政行为;遵义市4件,其中被依法纠错数2件,其他情形数2件。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人员和保障经费情况
2013年,全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208个,共设定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510个;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人员共2348人,其中,专职387人,兼职1961人;用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项经费共895.89万元。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3年,贵州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但与《条例》规定和广大公众需求相比,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政府信息公开重视不够,工作推进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部分地方政府及部门主动公开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不够及时。二是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方面,部分部门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分类单一、时效性不强,公开目录不全面,部分网站首页一些信息无法在其目录中找到。三是在规範性档案方面,政府及部门网站规範性档案栏目设定重複,规範性档案分类不科学,部分规範性档案草案徵求意见的信息缺失,对出台的规範性档案的政策解读和规範性档案的清理信息的不全。四是在行政审批方面,缺乏统一的省级政务服务大厅,政府网站上办事指南信息不全面,且办理件公示信息不全。五是在依申请公开方面,在政府及部门网站上,有的申请在提供方式上存在不便利、有的申请提供方式上有局限,依申请公开结果的线上查询存在不足,依申请公开的回覆上存在拒绝回复和不完全回复的情况,回执书不够规範。
2014年,将继续完善各项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重点是实施好“四个工程”。一是实施政府网站信息公开提升工程。各地各部门网站作为信息公开重要平台,今年重点解决栏目内容缺失、信息更新不及时、搜寻功能不完善等问题。二是实施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深化工程。特别是加大财政预决算及“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凡是财政拨款安排的部门和单位都要公开预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进一步细化公开内容。三是实施谘询互动推进工程。各级政府及部门凡出台重要政策和制定涉及民众利益的工作措施,必须在政府网站公开徵求意见;重要政策、档案出台后,及时通过政府网站发布政策解读信息;政府和部门负责人要主动到政府网站接受线上访谈。四是实施依申请公开线上处理工程。进一步规範通过政府及部门网站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渠道和程式,各地继续建立完善网上依申请公开系统,实行网上办理回复。
工作报告
2013年,贵州省各级政府及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条例》,按照《贵州省政府信息公开暂行规定》、《贵州省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及《2013年全省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继续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的权益。
(一)贵州省政府透明度指数排名全国第8位。各级各部门切实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力度,在规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府公报、规範性档案、行政审批、环境保护、依申请公开、年度报告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政府信息公开水平明显提升,全省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多层次、多渠道的政府信息公开体系。2014年2月24日,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14)》即《中国法治蓝皮书(2014)》,其中《省级政府透明度指数报告》指出,通过对2013年55家国务院部门、31家省级政府、49家较大的市政府实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评估测评,贵州省政府透明度排名全国31个省级政府第8位,较2012年提升13位,全国增幅第一。
(二)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出台《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实施意见》(黔府办发〔2013〕57号)档案,提出加大信息公开的21条具体措施。健全主动发布机制,强化政府信息公开时效性,凡属于《贵州省政府信息公开暂行规定》中明确各级行政机关主动公开範围的政府信息,在相关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在本级政府网站固定栏目予以公开。发改、财政、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物价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部门,根据行业特点和信息发布类型,进一步规範了政府信息公开标準。
(三)继续最佳化拓展政府信息公开渠道。一是重点打造政府网站公开平台。贵州省人民政府网站、部分市县级政府网站及与民生相关的环境保护、民政、人口计生等多家部门网站改版升级,并加强信息内容保障。继续规範各级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建设,推行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网上申请和办理查询,提升公众获取和申请信息的便捷性。据统计,2013年省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访问量达1368万人次。二是不断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通过政府公报、新闻发布会、档案查阅中心、政务服务大厅、政务公开专栏、广播电视、报刊杂誌、电话谘询热线、便民小册子等渠道和方式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三是推进基于新媒体的政府信息发布。各级政府和与经济发展、民生关係密切以及社会关注事项较多的部门,积极探索利用政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及时发布各类权威政务信息。全省开通政府及部门政务微博、微信130余个,省政府办公厅政务微博“黔办之声”发布政府信息3000余条,对省政府常务会议和重大活动等开展了“微直播”。
(四)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培训指导和督促检查。一是全年各级政府及部门共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或专题会245次,举办各类培训班416次,培训人数共26851人次。二是作为全国政府信息公开规範统计试点省份之一,省信息公开工作机构指导省市县三级开展了政府信息公开规範统计工作,并将统计情况上报国务院。三是结合省直机关目标绩效考核,省政府督查室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了跟蹤督查。省政府督查室、省国家保密局对各地各部门开展了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专项检查。
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3年,省、市(州)、县(市、区)三级政府及部门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456.25万条,同比增长76.3%,其中,省级15.88万条,市、县级440.37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