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贵州师範大学

(2020-02-20 14:03:23) 百科
贵州师範大学

贵州师範大学

贵州师範大学的前身——“国立贵阳师範学院”创建于1941年,是当时全国仅有的八所国立师範学院之一;1950年10月更名为“贵阳师範学院”;1956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交贵州省人民政府管理;1985年改名为“贵州师範大学”,1996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04年原贵州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併入;2006年被列入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画”,与厦门大学结成对口支援关係;2013年7月正式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15年成为教育部与贵州省签署省部共建贵州师範大学协定,贵州师範大学成为省部共建高校,2017年成为贵州目 前唯一一所进入教育部/国家外专局“111计画”的高校。

学校地处有着“中国避暑之都”美誉的林城——贵州省省会贵阳市,现有三个校区,分别座落在云岩区、白云区(求是学院)和花溪区,占地面积2800余亩。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6万人(含求是学院学生10334人、研究生3000余人)。设有24个学院、1所继续教育学院、1所独立学院(求是学院)。

基本介绍

  • 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13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9个
  • 博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2个
  • 主管部门:贵州省
  • 学校官网:http://www.gznu.edu.cn
  • 中文名:贵州师範大学
  • 外文名: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 简称:贵州师大(GZNU)
  • 创办时间:1941年10月
  • 类别:公办高校
  • 类型:师範
  • 属性:省属重点大学(1996年)
    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5年)
  •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韩卉
    校长:肖远平
  • 本科专业:79个
  • 院系设定:24个学院、1所继续教育学院、1所独立学院
  • 校训:慎思笃行 博学致新
  • 校歌:《贵州师範大学校歌》
  • 校庆日:10月27日
  • 地址:宝山校区:贵州省贵阳市宝山北路116号(550001)
    花溪校区:贵州省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550025)

历史沿革

1941年,国立贵阳师範学院成立;
1950年10月,更名为贵阳师範学院;
1985年,更名为贵州师範大学;
1996年,确立为贵州省属重点大学;
2004年,贵州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併入,组建新的贵州师範大学;
2006年,被列入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画”,与厦门大学结成对口支援关係;
2013年5月22日,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7月正式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2014年12月5日,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画。
贵州师範大学
2015年,成为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等学校。数学与套用数学专业按第一批次招生。
2016年,汉语言文学、英语、地理科学等14个专业(类)列入第一批次招生;与兰州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定,开启双方深度合作与协同创新的新局面。
2017年成为贵州目 前唯一一所进入教育部/国家外专局“111计画”的高校。
2018年11月,被教育部公示为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学校标识学校标识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3月,学校设有24个二级学院(文学院、法学院、历史与政治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体育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国际旅游文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传媒学院、知行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喀斯特研究院),1所继续教育学院、1所独立学院(求是学院)、1个教学部。
贵州师範大学宝山校区贵州师範大学宝山校区
  • 专业设定
贵州师範大学2016年本科专业一览
学院名称专业名称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汉语国际教育
广播电视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
法学院
法学
历史与政治学院
历史学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工作
政治学与行政学
公共事业管理
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电子商务
市场行销
财务管理
国际旅游文化学院
旅游管理类(含旅游管理、导游方向、饭店管理方向)
英语(旅游英语)
文化产业管理
外国语学院
英语
日语
俄语
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学(综合文科)
套用心理学
教育技术学(教育信息技术)
学前教育
国小教育
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与套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套用统计学
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物理学
物理学(通用技术方向)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化学
套用化学
科学教育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类(含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
园艺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
园林
地理信息科学
土地资源管理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环境科学
音乐学院
音乐学
舞蹈学
音乐表演
美术学院
美术学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摄影
绘画
动画
书法学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运动训练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
物联网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通信工程
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冶金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程管理
工程造价
国际教育学院
旅游管理(3+1培养模式)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1培养模式)
IGEC项目
市场行销(国际通识教育课程)

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9月10日,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2559人,其中师资1826人,师资中有教授302人、副教授634人,有519人具有博士学位、996人具有硕士学位。学校师资队伍中有“候鸟型”特聘教授62人,其中院士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画”4人;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画人选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範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1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4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2人,教育部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贵州省核心专家3人、省管专家27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黔灵学者”3人、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14人、省青年创新人才奖3人、省高层次创新人才18人(千层次人才13人、百层次人才5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39人、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7人、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5人、省首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创新人才奖6人。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
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数学与套用数学专业教师教育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游泰杰)
省级教学团队(5个):市场行销教学团队(吕萍)、心理学教学团队(赵守盈)、汉语言文学教学团队(林树明)、电气信息工程教学团队(胡圣波)等
部分名师: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林树明
省管专家:蔡永生、熊康宁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管专家:伍鹏程
省核心专家、省管专家:谢晓尧
贵州师範大学教学名师一览表
序号
姓 名
职称
获奖级别
获奖时间
1
项 昭
教授
国家级、省级
2006年
2
庞之垣
教授
省级
2003年
3
杨 龙
教授
省级
2003年
4
杨绍先
教授
省级
2006年
5
张笑一
教授
省级
2006年
6
蔡永生
教授
省级
2007年
7
冒国安
教授
省级
2007年
8
龙异腾
教授
省级
2007年
9
石 红
教授
省级
2007年
10
乙 引
教授
省级
2007年
11
常 智
教授
省级
2008年
12
林筑英
教授
省级
2009年
13
姚 鑫
教授
省级
2010年
14
章凤红
教授
省级
2011年
15
杨 芳
教授
省级
2012年
16
李亚军
教授
省级
2012年
参考资料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14年3月,学校有7个全国高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9个省级高校示範性本科专业(特色专业)。有1个国家级大学校外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1个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範中心、2个省级重点学科人才培养基地、20门省级精品课程、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数学与套用数学、地理科学、生物科学、旅游管理
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数学与套用数学、旅游管理、教育学等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1个):教育综合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6个):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示範中心、音乐艺术实验教学中心、教育综合实验实训示範中心、体育科学实验教学示範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等
国家级大学校外实践基地(1个):贵州师範大学教育学实践教育基地
省级精品课程(20门):计算机套用基础(景凤宣)、国语(王建设)、生物化学(乙引)、中国现代文学史(朱伟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龙德云)、旅游公共关係学(杨绍先)、计算机辅助教育(林筑英)、动物学(黎道洪)、市场行销学(吕萍)、中国通史(张羽琼)、细胞生物学(龚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张正忠)、中国古代文学(湛芬)、公共体育课(姚鑫)、动物学(黎道洪)、遗传学(陈庆富)、人文地理学(彭贤伟)、影视学基础(李俊)、电视摄像技术(吴永祥)、田径(孟刚)、大学英语(孟俊一)
  • 教学成果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参与):构建西部教学团队,深化数学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积极服务基础教育(罗新兵、第六届)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独立):基于问题的教育与心理测量教学新体系的创建与实践(赵守盈、2014年)
  • 学校荣誉
学校获省勤政廉政先进集体、省党建工作优秀基层党组织、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省级“安全文明校园”、省第一所“绿色大学”和第一所高校“环境教育基地”、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学科建设

截至2017年9月10日,现有1个贵州省内国内一流建设学科、3个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覆盖22个二级学科)、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84个二级学科)、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6个自主设定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领域)授权点,79个本科专业,具备应届本科生攻读硕士学位推免权。有7个全国高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0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改革项目、4个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项目、9个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画项目、7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1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2个省级重点学科、19个省级高校示範性本科专业(特色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布局。
  • 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
序号
学科名称
获批时间
获批批次
1
自然地理学
1992年1月
第一批
2
数学教育
(课程与教学论)
2000年1月
第二批
3
文艺学
2002年1月
第三批
4
中国近现代史
2002年1月
第三批
5
植物学
2002年1月
第三批
6
思想政治教育
2006年11月
第四批
7
计算数学
2006年11月
第四批
8
人文地理学
2006年11月
第四批
9
心理学
2014年10月
第六批
10
音乐与舞蹈学
2015年9月
第七批
省级特色重点学科
序号
学科名称
获批时间
获批批次
1
旅游管理
2011年6月
第一批
2
教育学
2011年6月
第一批
3
马克思主义理论
2011年6月
第一批
4
地理学
2011年6月
第一批
5
计算数学
2011年6月
第一批
6
生物学
2012年12月
第二批
7
政治学
2012年12月
第二批
8
中国语言文学
2012年12月
第二批
9
数学
2014年10月
第三批
10
生态学
2015年9月
第四批
11
中国史
2015年9月
第四批
  • 硕博士学位授予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4个):地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中国语言文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16个):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艺术学理论
硕士专业学位一览表
序号
类别代码
类别名称
领域代码
专业领域名称
1
0451
教育硕士
045101
教育管理
045102
学科教学(思政)
045103
学科教学(语文)
045104
学科教学(数学)
045105
学科教学(物理)
045106
学科教学(化学)
045107
学科教学(生物)
045108
学科教学(英语)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045110
学科教学(地理)
045111
学科教学(音乐)
045112
学科教学(体育)
045113
学科教学(美术)
045114
现代教育技术
045115
国小教育
045116
心理健康教育
045117
科学与技术教育(未招生)
045118
学前教育
045119
特殊教育(未招生)
2
0452
体育硕士
045201
体育教学
045202
运动训练
045203
竞赛组织
045204
社会体育指导
3
0551
翻译硕士
055101
英语笔译
055102
英语口译(未招生)
055103
俄语笔译(未招生)
055104
俄语口译(未招生)
055105
日语笔译(未招生)
055106
日语口译(未招生)
055107
法语笔译(未招生)
055108
法语口译(未招生)
055109
德语笔译(未招生)
055110
德语口译(未招生)
055111
朝鲜语笔译(未招生)
055112
朝鲜语口译(未招生)
4
0852
工程硕士
085237
工业设计工程(单独申报)
5
1254
旅游管理硕士
125400
旅游管理
·特色示範专业
全国高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点
序号
专业名称
所属学院
获批级别
获批时间
1
数学与套用数学
数学科学学院
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2007
2
地理科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2007
3
生物科学
生命科学学院
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2007
4
思想政治教育
历史与政治学院
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2008
5
历史学
历史与政治学院
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2009
6
汉语言文学
文学院
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2010
7
旅游管理
国际旅游学院
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2010
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序号
专业名称
所属学院
获批级别
获批时间
1
旅游管理
国际旅游文化学院
国家级
2012年
2
教育学
教育科学学院
国家级
2012年
3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国家级
2012年
4
数学与套用数学
数学科学学院
国家级
2012年
5
生物技术
生命科学学院
国家级
2013年
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改革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所在单位
获批级别
立项/获批时间
1
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数学科学学院
国家级
2014年
2
卓越国小全科教师培养改革项目
教育科学学院
国家级
2014年

合作交流

  • 对外交流
截至2014年3月,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葡萄牙、南非、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与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与交流关係,分别与韩国、日本、泰国、美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开展了交换学生项目。开放办学力度进一步加大,与英国苏格兰学历管理委员会合作举办有英国高等教育文凭项目(HND)。
  • 校地合作
截至2014年3月,学校与黔东南州政府签署了校地合作协定,着重从生态文明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基础教育等开展合作。与遵义市湄潭县签订了战略合作协定,开展“浙大西迁”历史文化价值的研究。与贵阳市乌当农业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定,合作内容包括示範基地建设、农产品安检中心建设、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农业技术开发和推广等。与贵阳市乌当区教育局、修文教育局、南明区教育局、白云区教育局、黔南州罗甸县教育局、惠水县教育局、长顺县教育局、贵定县教育局,安顺市西秀区教育局,毕节市黔西县教育局、金沙县教育局、七星关区教育局,黔东南州三都县教育局,六盘水市盘县教育局,黔西南兴仁县教育局等15个县区教育局建立友好实习协作关係。
  • 校际合作
截至2014年3月,学校与华中师範大学、青岛大学、武汉音乐学院分别签订对口帮扶协定;与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建立合作关係。2016年,学校与兰州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定。
  • 校企合作
截至2014年3月,学校与中国振华集团正式签订“校企合作”合作协定;与福建金辉集团签订合作办学协定;与贵阳国贸广场商贸有限公司、贵阳迅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亚旗技术服务(江苏)有限公司、贵阳海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深圳市润能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贵阳雨晴广告传媒有限公司、景峰製药有限公司等建立校企合作关係。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16年10月,学校有2个院士工作站、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5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遥感中心贵州分部、11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天文研究与教育中心,1个省级众创空间。学校分析测试中心是贵州省司法厅首批批准的“物证司法鉴定所”、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的“贵州省化学试剂质量监督检验站”。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培育基地
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与地方共建工程实验室(1个):喀斯特地区关键信息技术套用国家与地方共建工程实验室
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贵州省信息与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山地资源与环境遥感套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植物生理与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等
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智慧型计算与控制技术省级工程实验室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铝电解炭素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国家遥感中心贵州分部(1个):贵州省遥感中心
院士工作站(1个):贵州师範大学院士工作站
教育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个):“喀斯特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创新团队(乙引)
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8个):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乙引)、贵州省药物分析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周欣)、贵州省荞麦产业技术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团队(陈庆富)、贵州省特色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乙引)等

科研成果

2008年-2014年,学校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176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0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976项,全校科研经费近3亿元;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110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8项;获批专利57项,出版学术着作265部;2013年全年学术论文被SCI、EI、ISTP、CSSCI、CSCD等收录2123篇。
贵州师範大学2011年-2015年省部级科研成果统计(人文社科类)
时间
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项目总数
国家项目数
省部级项目数(含部级)
教育部项目数
经费
(万元)
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奖励项数
备注
2011
56
19
37
8
632.75
2
2012
61
16
45
16
767.29
31
2013
55
14
41
18
801.61
33
2014
36
13
23
9
1000.04
0
未启动评奖工作
2015
38
14
24
7
1224.4
29
合计
246
75
170
58
4426.09
95
参考资料
贵州师範大学2011年-2015年省部级科研成果统计(自然科学类)
年度
国家级
省部级
厅局级
其它
横向项目
省部级以上获奖
专利
项目数
项目经费
(万元)
项目数
项目经费
(万元)
项目数
项目经费
(万元)
项目数
项目经费
(万元)
项目数
项目经费
(万元)
发明
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
2011
27
2371.61
131
1236.07
55
985.5
25
20
158
1200.24
3
6
10
0
2012
26
1221.2
155
2249.8
68
1565
18
10
217
1445.33
3
3
3
0
2013
27
1768
138
1533.5
24
877
43
30
264
1457.41
1
10
12
0
2014
30
1335
73
986.2
19
552
14
23
155
1456.04
0
11
24
1
2015
23
1118
61
734.6
15
176
0
0
143
1738.36
5
18
37
0
总计
133
7813.81
558
6740.17
181
4155.5
100
83
937
7297.38
12
48
86
1
参考资料

学术资源

  • 学术期刊
《贵州师範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贵州师範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学术期刊,其中,《贵州师範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和全国百强期刊,《贵州师範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3月,学校图书馆有馆藏纸质文献227.5万册,年订阅纸质中外文报刊2000余种,中、外文电子图书100万余种,提供使用中外文资料库68个,自建资料库10个,数字资源总量达57.5个TB,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分中心”、“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贵州省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建设服务单位、“CALIS贵州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建设有“贵州省地方文献信息研究中心”、“中学示範图书馆模型”、“幼稚园示範图书馆”等专题室并开放服务。

学校文化

校标

校标内部以略加变形的篆体汉字“师”为主图案,突出学校的教师教育特色。
校标校标
图形端庄典雅、稳重大气,体现了学校的办学风格、办学特色和定位,凸显了学校数十年办学的厚重积澱,既表明学校重视优秀文化传承的继承和发扬,又蕴含了学校勇于开拓创新之意。
圆形标誌是中国大学标誌设计的传统和对大学悠久历史的继承和延续。

校训

慎思笃行 博学致新
涵义:《礼记·中庸》十九章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句。校训取其精要,强调:深入、全面地思考,坚持不懈地实践;广泛、宽厚地汲取,不断追求升华和创新。

精神

爱国、奉献、敬业、自强
贵州师範大学经过长期的积澱和阐扬,形成了“爱国、奉献、敬业、自强”的崇高精神和优良传统。在学校的不同历史阶段,都有一批典型的代表人物,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践行和彰显“爱国、奉献、敬业、自强”的精神。

校歌

《挺拔的香樟》选取“香樟树”作为美的意象,以此来营造出美的诗情。香樟树是一种高贵的树种,高大挺拔,树形优美,木质坚硬,是常青树、长寿树、风景树、名贵树,贵阳市也将它作为“市树”,校园主干道思贤大道两旁也全部种的是香樟树,香樟树已成为师大的迎宾树和象徵树。碰巧的是,白云校区也有很多香樟树。因此,可以说香樟树是贵州师範大学的“校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树来比喻人,以树林来比喻整个学校,自然就是一种“来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的艺术创作。
贵州师範大学校歌歌谱贵州师範大学校歌歌谱

知名校友

贵州师範大学知名校友
学术界
钱声帮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台长助理
黄剑
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教授
钟书华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蔡仲
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
王正武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教授,功能食品与食品化学学科带头人
徐以骅
复旦大学国际关係与公共事务学院宗教与国际关係研究中心主任
熊易农
一级文学编辑,贵州省电视剧製作中心主任
吴如嵩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孙子兵法研究专家
章典
香港大学教授、哲学博士、博导
夏光敏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刘吉平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蔡运龙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彭望书
六盘水师範学院副校长
教学名师
郑重
全国优秀音乐教师,国家级音乐骨干教师,中学音乐特级教师
潘安华
全国模範教师,中学特级教师,贵州省管专家
聂捷夫
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国家级骨干教师,特级教师
邰胜萍
国家级骨干教师,教育部“华夏园丁”获得者,特级教师
刘纯斗
六盘水市第二中学校长兼党总支副书记
陈建华
中学“全国1000名杰出校长”,中学特级教师,省管专家
张笑一
全国优秀教师,省高校教学名师
李小平
“中国十佳乡村英语教师”
肖贤彩
原贵阳十九中校长、贵阳幼儿师範学校校长。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特级教师
政界
王三运
原甘肃省省委书记
刘鸿庥
贵州省政协副主席
朱厚泽
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
周焜光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军区原副政委,桂林警备区政委,少将
方友鑫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总经理兼党委书记
冯仕文
贵州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冉晓东
铜仁市政协副主席
刘新
贵州省商务厅原巡视员
蒋兴勇
贵州省铜仁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吴刚平
贵州省遵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谢国波
清镇市委副书记,市委党校校长
胡吉宏
贵州省安顺市委副书记
袁伟
贵州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顾先林
贵州省黔西南州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体育界
邓书弟
体操运动员,在巴西里约奥运会上斩获铜牌,是贵州体操事业上的第一个获得奥运奖牌的运动员。
张卫刚

中国飞碟射击队双向项目主教练
文艺界
苗月
峨眉电影製片厂国家一级导演

学校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韩卉
校长、党委副书记
肖远平
党委副书记
银熙惠、刘肇军
纪委书记
唐本文
名誉校长
卢耀如
副校长
徐晓光、谢晓尧、蔡永生、赵守盈、乙引、陈云坤
信息来源:学校官网2016年8月信息

学校地址

宝山校区:贵州省贵阳市宝山北路116号
白云校区: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白云北路397号
花溪校区: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党武乡思雅河一带(位于花溪高等教育聚集区的核心部分,聚集区中北部核心一号地块)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