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贵州制约逻辑学会

(2020-02-21 13:42:48) 百科

贵州制约逻辑学会

制约逻辑(Lin’s Entailment logic)是我们中国人于1968年创立的崭新逻辑科学体系,被称为现代数学新领域,创立者为北京市政协委员、贵州制约逻辑学会名誉会长林邦瑾教授,其45万字的专着《制约逻辑》1985年在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社。贵州学者自1983年与林邦瑾教授开始学术交往以来,便从事制约逻辑及其套用理论的研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贵州制约逻辑学会
  • 外文名:Lin’s Entailment logic
  • 创立时间:1968年
  • 特色:崭新逻辑科学体系
  • 专着:《制约逻辑》
鑒于国际学术界已敏锐地确认了制约逻辑在计算机科学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一些已开发国家正採取有力措施开展对制约逻辑在人工智慧中的套用研究,一场激烈的国际竞争业已摆在我国逻辑科学及相关科学的学者面前,因而,组织并建立制约逻辑学术组织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在贵州省科协和贵州省社科联的大力支持下,一个跨文、理、工科的综合性学术组织——贵州制约逻辑学会于1990年8月16日在贵阳正式成立。贵州省副省长龚贤永对制约逻辑学会的成立给予了热情关怀和支持。原省顾委副主任申云甫、吕传汉,理事长龚启荣,副理事长杨黔福、蒋学锋、周马利、李国富,秘书长何国玺,学术委员会主任蒋学锋(兼)。现有省内外个人委员300余人,团体会员2个。
制约逻辑学会的宗旨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双百”方针指引下,积极动员和组织各地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开展对制约逻辑及其套用的研究,交流学术成果,发展和繁荣逻辑科学及相关科学,为实现伟大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振兴家乡贵州贡献力量。
学会挂靠单位有:贵州大学、贵州师範大学。学会办公地址在贵州大学。
学会负责人1986年和1987年在出席中共中央办公厅委託国家科委、电子工业部、清华大学、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先后在清华大学召开的全国第一、二次高层次研讨会期间,敏锐地看到制约逻辑会对计算机科学、人工智慧学、哲学、数学、语言学、科学方法论等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便迅速地集中开展对制约逻辑及其套用理论的研究。迄今为止,完成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10余项,在国外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发表在《符号逻辑杂誌》(美国)的2篇,出版着作8部,受到国际逻辑、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讨论会、世界哲学大会等10余次国际重要学术会议邀请共50多人次并发表论文。“制约逻辑在人工智慧中的套用理论研究”、“定罪量刑参考系统DZLX”等课题经省内外同行专家鉴定并藉助国际在线上检索证明“居国际领先地位”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贵州省社科志·概述》以及省内外专家对贵州制约逻辑学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60年代后期创立的制约逻辑,从80年代中期起在贵州迅速兴起,一枝独秀,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转引自《社科新视野》1999年第1期)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