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论

(2020-02-23 14:22:41) 百科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论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论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论》主要阐述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的是货币政策变动经由某种渠道或变数的传导引发真实经济变动的全过程,该过程涉及两个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货币或货币政策能否影响真实经济;若能,影响依赖的路径如何。该书以货币政策非中性为逻辑起点,採用理论与实证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分别论述了利率渠道、信贷供给渠道、资产价格渠道和汇率渠道传达政现意向、影响真实经济的传导机制;以此为基础,该收还具体论证了在中国构建四条传导机制的可能性,并结合国外经验和中国铁实践,

基本介绍

  • 书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论
  • 作者:曾宪久
  • ISBN:750493390
  •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基本信息

书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论
ISBN:750493390
作者:曾宪久着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定价:30
页数:446
出版日期:2004-6-1
版次: 1
开本:32开

目录

0 导 言
第一篇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依据
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的逻辑起点--货币政策非中性
1. 1 西方学者关于货币政策是否中性的争论
1. 1. 1 古典学派的货币中性观
1. 1. 2 凯恩斯对传统二分法的否定
1. 1. 3 货币主义对货币中性观的复归
1. 1. 4 新古典主义的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
1. 1. 5 新凯恩斯主义对货币政策是否中性的辨析
1. 1. 6 对西方货币政策中性论的评析
1. 2 中国古代的货币非中性思想
1. 2. 1 子母相权论
1. 2. 2 食货相通论
1. 2. 3 货币数量论
1. 2. 4 货币调节论
1. 3 马克思的有关论述
1. 3. 1 马克思货币流通公式中的因果关联及货币属性
1. 3. 2 马克思的货币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论
1. 3. 3 几点认识和推论
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溯源
2. 1 康替龙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论
2. 2 休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论
2. 3 费雪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论
2. 4 魏克赛尔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论
第二篇 货币政策传导:利率渠道
引 言
3 西方利率传导机制的经典理论模型
3. 1 凯恩斯模式
3. 1. 1 理论前提
3. 1. 2 传导途径
3. 1. 3 利率效应
3. 1. 4 货币供应的临界点
3. 2 IS-LM模型
3. 2. 1 模型的数学推导
3. 2. 2 模型中的利率传导机制
3. 2. 3 利率的产出效应
3. 2. 4 与凯恩斯模式的比较
3. 3 利率渠道:理论分歧与实证检验
3. 3. 1 理论分歧
3. 3. 2 实证检验
3. 3. 3 简要评析
4 中国利率传导的实证考察
4. 1 实证考察的主题. 标的和假定前提
4. 1. 1 考察主题
4. 1. 2 考察标的选择
4. 1. 3 两个假定前提
4. 2 中国利率与产出的关联
4. 3 利率变动对储蓄. 消费和通货膨胀的影响
4. 3. 1 利率与储蓄
4. 3. 2 利率与消费
4. 3. 3 利率与通货膨胀
4. 4 影响中国利率一产出效应的三大因素分析
4. 4. 1 中国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
4. 4. 2 中国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
4. 4. 3 中国的投资乘数
4. 4. 4 中国的IS-LM模型描述
4. 5 中国市场利率渠道考察
4. 5. 1 CHIBOR和回购利率的形成机制
4. 5. 2 市场利率与中央银行利率的联动关係
4. 5. 3 两大市场利率的功能缺陷和变异
4. 5. 4 原因探析
5 中国利率传导机制构建
5. 1 利率的二重属性及其政策含义
5. 1. 1 利率的内生性
5. 1. 2 利率的外生性
5. 1. 3 利率二重属性的辩证关係
5. 1. 4 政策含义
5. 2 重塑利率生成机制
5. 2. 1 利率的市场生成机制
5. 2. 2 利率的官定机制
5. 2. 3 利率生成机制的合理格局
5. 3 建立利率联动机制
5. 3. 1 官定利率--市场利率联动机制
5. 3. 2 市场利率--真实变数联动机制
5. 4 中国利率传导机制流程图
第三篇 货币政策传导:信贷渠道
引 言
6 信贷传导机制的理论考察
6. 1 信用供应可能性学说
6. 1. 1 魏克赛尔的利率政策有效性命题
6. 1. 2 货币政策的信用供应效果
6. 1. 3 《拉德克里夫报告》中的流动性效应
6. 1. 4 信用供应可能性学说产生的经济背景及理论贡献
6. 2 信贷配给与贷款渠道
6. 2. 1 传统货币传导机制对金融中介的忽视
6. 2. 2 信贷配给的含义
6. 2. 3 信贷配给的原因解释
6. 2. 4 CC-LM模型中的信贷传导
6. 2. 5 信贷渠道依存的前提条件
6. 3 资产负债表渠道
6. 3. 1 资产负债表渠道的投资支出效应
6. 3. 2 资产负债表渠道的消费支出效应
6. 4 信贷渠道:理论分歧与实证检验
6. 4. 1 理论分歧
6. 4. 2 实证检验
6. 4. 3 简要评析
7 中国信贷渠道分析
7. 1 银行信贷在货币政策中的地位
7. 1. 1 中国货币政策概览
7. 1. 2 银行信贷所扮演的角色
7. 1. 3 信贷供给与经济成长的关联
7. 2 货币政策对信贷供给的影响
7. 2. 1 存款準备金政策对信贷供给的影响
7. 2. 2 再贴现政策对信贷供给的影响
7. 2. 3
开市场业务对信贷供给的影响
7. 3 信息非对称下的信贷市场
7. 3. 1 银行在信息非对称金融交易中的比较优势
7. 3. 2 银行自身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7. 3. 3 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策略
7. 4 信贷配给与投资和消费
7. 4. 1 外源融资溢价
7. 4. 2 信贷供给偏向对投资的抑制
7. 4. 3 信贷供给与消费
7. 5 中国信贷传导机制流程图
第四篇 货币政策传导:资产价格渠道
引 言
8 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的理论考察
8. 1 托宾的Q理论
8. 1. 1 理论前提
8. 1. 2 股票价格渠道及Q的纽带作用
8. 1. 3 Q理论对利率传导论的继承和发展
8. 2 莫迪利亚尼的消费财效应和MPS模型
8. 2. 1 消费财效应
8. 2. 2 MPS模型
8. 3 布鲁纳一梅尔查模型
8. 3. 1 模型对传统机制的批判和新的假定
8. 3. 2 资产市场传导
8. 3. 3 产出市场传导
8. 3. 4 资产市场和产出市场的互动影响
8. 4 资产价格渠道:理论分歧与实证检验
8. 4. 1 理论分歧
8. 4. 2 实证检验
8. 4. 3 简要评析
9 中国资产价格渠道分析
9. 1 资产价格与真实经济的关联
9. 1. 1 虚拟资产价格与真实经济的内在联繫
9. 1. 2 中国资产价格与真实经济的关联
9. 2 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9. 2. 1 开市场业务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9. 2. 2 存款準备金率变动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9. 2. 3 货币政策通过银行信贷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9. 2. 4 货币政策通过物价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9. 2. 5 利率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9. 3 信息非对称下的股票市场
9. 3. 1 股市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9. 3. 2 股市设租与寻租
9. 3. 3 股票价格的信息含量
9. 4 房地产价格渠道
9. 4. 1 房地产价格与经济成长
9. 4. 2 货币政策与房地产价格
9. 5 中国资产价格传导机制构建
9. 5. 1 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指示器择定
9. 5. 2 实践中的困难和矛盾
9. 5. 3 相关的政策建议
9. 5. 4 中国资产价格传导机制流程图
第五篇 货币政策传导:汇率渠道
引 言
10 汇率传导机制的理论考察
10. 1 购买力平价论:通货膨胀率--汇率机制
10. 1. 1 PPP的基本形式
10. 1. 2 通货膨胀与汇率变动的逻辑关联
10. 1. 3 PPP理论的缺陷
10. 2 利率平价论:利率一汇率机制
10. 2. 1 抛补的利率平价说
10. 2. 2 不抛补的利率平价说
10. 2. 3 利率与汇率的逻辑关联及实现条件
10. 3 汇率与真实经济
10. 3. 1 汇率变动的贸易收支和国际收支效应
10. 3. 2 3E率变动的收入效应
10. 4 IS--LM-BP模型
10. 4. 1 基本假定及含义
10. 4. 2 模型中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10. 4. 3 简要评析
11 人民币汇率渠道分析
11. 1 中国对外开放度及国际比较
11. 2 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的演变
11. 2. 1 单一的计画汇率制
11. 2. 2 复汇率制
11. 2. 3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11. 2. 4 现行汇率生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
11. 3 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率和利率的关联
11. 3. 1 中国通货膨胀率与汇率的关联
11. 3. 2 利率平价规律在中国的扭曲表现
11. 3. 3 人民币汇率与利率异动的原因解释
11. 4 人民币汇率一贸易收支一经济成长
11. 4. 1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贸易效应:E↓→NX↑
11. 4. 2 出口增长与经济成长:NX↑→Y↑
11. 4. 3 净出口对经济成长贡献度的国际比较
11. 5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
11. 5. 1 汇率制度分类及特点
11. 5. 2 各国对汇率制度的选择
11. 5. 3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现状
11. 5. 4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取向
11. 6 资本项目的管制与开放
11. 6. 1 蒙代尔三角
11. 6. 2 资本项目管制或开放的制度组合效应分析
11. 6. 3 中国资本项目管制现状
11. 6. 4 开放资本项目的利益和潜在风险
11. 6. 5 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前提和顺序
11. 7 中国汇率传导机制流程图
12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总体模型设计
12. 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内在构成要素考察
12. 1. 1 政策目标要素的特徵和功能
12. 1. 2 中介指标要素的特徵和功能
12. 1. 3 政策工具要素的特徵和功能
12. 1. 4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要素耦合方式及总体特徵和功能
12. 2 国外货币政策传导模式借鉴
12. 2. 1 美国货币政策传导模式
12. 2. 2 英国货币政策传导模式
12. 2. 3 德国货币政策传导模式
12. 2. 4 几点启示
12. 3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总体模型
12. 3. 1 构建总体模型应遵循的原则
12. 3. 2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总体模型
12. 4 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分析
12. 4. 1 时滞问题
12. 4. 2 动态非一致性问题
12. 4. 3 政策规範问题
12. 4. 4 合理预斯问题
12. 4. 5 与财政政策相矛盾的问题
12. 4. 6 政治性的经济周期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