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金鑫 ,男,中国汉族,出生于1964年,现任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工学-结构工程专业的教授。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贡金鑫
- 性别:男
- 民族:汉族
- 国籍:中国
- 出生年月:1964年
- 职业:教授
- 学校:大连理工大学
基本信息
姓名 贡金鑫
任教专业 工学-土木工程
在职情况 在
性别 男
所在院系 土木水利学院
任教专业 工学-土木工程
在职情况 在
性别 男
所在院系 土木水利学院
本人简介
1982,9~1986,7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现长安大学)本科,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
1986,7~1996,9西安公路交通大学任教
1996,9~1999,7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生(本科直读博士),结构工程专业
1996,7~2001,4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后,工程力学专业
2001,4~2002,7上海交通大学建筑与力学学院任教
2002,7~至今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任教
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1)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樑及结构工程学会结构可靠度委员会副秘书长
(2)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委员
(3)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结构分委员会委员
(4)中国标準化协会结构设计基础委员会委员
1986,7~1996,9西安公路交通大学任教
1996,9~1999,7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生(本科直读博士),结构工程专业
1996,7~2001,4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后,工程力学专业
2001,4~2002,7上海交通大学建筑与力学学院任教
2002,7~至今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任教
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1)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樑及结构工程学会结构可靠度委员会副秘书长
(2)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委员
(3)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结构分委员会委员
(4)中国标準化协会结构设计基础委员会委员
代表性着作
出版着作(7部)
(1)贡金鑫,车轶,李荣庆. 混凝土结构设计(按欧洲规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贡金鑫,魏巍巍,赵尚传. 现代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理论及套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贡金鑫,魏巍巍,胡家顺. 中美欧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贡金鑫,魏巍巍.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5)贡金鑫. 工程结构可靠度计算方法,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6)赵国藩,贡金鑫,赵尚传. 工程结构生命全过程可靠度,铁道工业出版社,2004
(7)赵国藩,金伟良,贡金鑫. 结构可靠度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翻译国外着作(2部)
(1) 贡金鑫,何化南,商怀帅(译). 劣化混凝土结构的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王雪婷,齐玉军,贡金鑫(译).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现状与课题,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1)贡金鑫,车轶,李荣庆. 混凝土结构设计(按欧洲规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贡金鑫,魏巍巍,赵尚传. 现代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理论及套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贡金鑫,魏巍巍,胡家顺. 中美欧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贡金鑫,魏巍巍.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5)贡金鑫. 工程结构可靠度计算方法,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6)赵国藩,贡金鑫,赵尚传. 工程结构生命全过程可靠度,铁道工业出版社,2004
(7)赵国藩,金伟良,贡金鑫. 结构可靠度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翻译国外着作(2部)
(1) 贡金鑫,何化南,商怀帅(译). 劣化混凝土结构的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王雪婷,齐玉军,贡金鑫(译).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现状与课题,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发表论文
发表论文210余篇,内容涉及结构可靠度、混凝土结构计算、抗震分析、混凝土耐久性、纤维混凝土、裂缝宽度计算等。
学术期刊编:
(1)建筑结构学报
(2)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3)建筑结构
(4)工业建筑
(5)公路交通科技(中文版)
(6)公路交通科技(英文版)
发表论文210余篇,内容涉及结构可靠度、混凝土结构计算、抗震分析、混凝土耐久性、纤维混凝土、裂缝宽度计算等。
学术期刊编:
(1)建筑结构学报
(2)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3)建筑结构
(4)工业建筑
(5)公路交通科技(中文版)
(6)公路交通科技(英文版)
社会兼职
(1)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樑及结构工程学会结构可靠度委员会副秘书长
(2)中国建设标準化协会理事
(3)中国建设标準化协会结构设计基础委员会委员
(4)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委员
(5)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结构分委员会委员
(6)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桥樑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研究课题)
研究课题:
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攀登计画、973、863、国家支撑计画)和省部科研项目、规範修订项目50余项。目前主持和参加的主要项目如下: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考虑剪下作用的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及震后残余变形研究”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RC结构基于Pushover的地震倒塌易损性分析及抗倒塌设计方法研究”
(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画(973计画)课题3“多因素作用下特大跨桥樑性能演化特徵”
(4)交通运输部建设科技项目“在役混凝土梁桥可靠性检测评估技术体系与装备研发”
(5)交通运输部建设科技项目“混凝土梁桥长期性能研究”
(6)交通运输部建设科技项目“强震区港口工程抗震设计研究”
参加编制或修订的设计规範(16本)
(1)国家标準《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準》
(2)国家标準《港口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準》
(3)国家标準《建筑结构荷载规範》
(4)交通运输部标準《水运工程设计通则》
(5)交通运输部标準《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範》
(6)交通运输部标準《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範》
(7)交通运输部标準《水运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技术规程》
(8)交通运输部标準《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範》
(9)交通运输部标準《板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範》
(10)交通运输部标準《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範》
(11)交通运输部标準《港口工程桩基规範
(12)国家标準《工程结构设计通用符号标準》
(13)国家标準《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标準》
(14)交通运输部标準《公路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準》,待颁布
(15)交通运输部标準《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範》,待颁布
(16)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準《输电线路跨越(钻越)高速铁路设计技术导则》
工作成果(奖励、专利等)
(1)“工程结构可靠性理论及套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
(2)“公路桥樑结构可靠指标、设计分项係数和组合係数的研究”,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
(3)“工程结构生命全过程可靠度研究”,辽宁省自然科学三等奖,2003
(4)“桥樑设计荷载与安全鉴定荷载的研究”,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4
(5)《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準》(GB 50153-2008),建设部华夏科技一等奖,2010
(6)“受腐蚀混凝土结构计算理论和加固技术的研究与套用”,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
(7)《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範》(JTS 167-2-2009),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2010
(8)《港口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準》(GB 50158-2010)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2012
(9)《板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範》(JTS167-3-2009)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三等奖,2012
(10)《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範》(JTS151-2011)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三等奖,2012
(2)“公路桥樑结构可靠指标、设计分项係数和组合係数的研究”,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
(3)“工程结构生命全过程可靠度研究”,辽宁省自然科学三等奖,2003
(4)“桥樑设计荷载与安全鉴定荷载的研究”,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4
(5)《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準》(GB 50153-2008),建设部华夏科技一等奖,2010
(6)“受腐蚀混凝土结构计算理论和加固技术的研究与套用”,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
(7)《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範》(JTS 167-2-2009),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2010
(8)《港口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準》(GB 50158-2010)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2012
(9)《板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範》(JTS167-3-2009)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三等奖,2012
(10)《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範》(JTS151-2011)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三等奖,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