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神会是胶东半岛重要的地方传统民俗,一般在农曆七月二十二日举行。有的地方则从七月二十一日到七月二十三日,欢庆三天。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财神会
- 所属地区:胶东半岛
- 类别:传统节日
- 地区:中国
由来
财神会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如下:宋朝的蔡京十分富有,民间传说他是富神降生,他生于正月初五,所以民间把他当作财神爷来祭把。后蔡京被贬,民间另换财神爷,当时宋朝的国姓为赵,便给财神爷起了一个赵玄坛的名字加以敬拜。除了赵玄坛被尊为“正财神爷”外,民间还有“偏财神爷”五显财神爷、“文财神爷”财帛星君和“武财神爷”关圣帝君的说法。五显财神爷信仰流行于江西德兴婪源一带。兄弟五人封号首字皆为“显”,故称“五显财神爷”。生前劫富济贫,死后仍惩恶扬善,保佑穷苦百姓。北京安定门外有五显财神爷庙。“文财神爷”财帛星君,也称“增福财神爷”,他的绘像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来为福、禄、寿、财、喜。财帛星君脸白髮长,手捧一个宝盆,“招财进宝”四字由此而来。一般人家春节必悬挂此图于正厅,祈求财运、福运。“武财神爷”关圣帝君即关羽关云长。传说关云长管过兵马站,长于算数,而且讲信用、重义气,故为商家所崇祀,一般商家以关公为他们的守护神,关公同时被视为招财进宝的财神爷爷。
传说故事
至于农曆七月二十二日如何成为财神会的,民间还有不同的传说:
平度市北部的大泽山区素有“葡萄之乡”的美誉,这里出产的葡萄穗大粒饱,色泽鲜艳,甘甜多汁,是传统的地方名特产品。据考证,早在汉代,大泽山就有移栽山葡萄的历史。公元646年,唐太宗李世民途经这里,出于忌讳,将“龙眼”葡萄赐名为“狮子眼”葡萄,赐名这天正是农曆七月二十二日。后来,每年这天百姓都聚会纪念,逐渐演变成农民的传统节日“财神会”,俗称“财神爷生日”。这一节日逐渐在周围地区流传开来,有的地方则从七月二十一日到七月二十三日,欢庆三天。
传说光绪年间,在即墨古城有一个姓周的掌柜,经营一家叫“春兴永”布匹丝绸店。他在七月二十一日那天夜里,一连做了3个完全相同的梦。梦中的他清楚的记得自己正在照顾生意,门外突然来了个披头散髮的老者,一进门就坐在一把椅子上对他念叨说:“明天是我的生日,很多年没有人给我过忌辰了,谁给我过,保证他生意亨通……”周掌柜是生意人,为讨个吉利,第二天一早,他就早早準备好香纸、供品、鞭炮。在梦中老者的嘱咐下,燃放鞭炮,祭奠先祖……说来也怪,那天来看热闹的人不少,看完后都纷纷涌到店内帐割绸布,本来冷清的生意立马红火起来。
周掌柜迎财神的事儿很快被好事者一传十,十传百……所以,每年阴曆的七月二十二,即墨城的家家店铺都效仿,流传至今,形成了迎财神的习俗.
临清每年七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为财神会,唱戏三天。潍县是七月二十一日为祭财神日。其财神庙有对联云:“颇有几分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点上三柱香,朝也拜,夕也拜,叫我为难。”
平度市北部的大泽山区素有“葡萄之乡”的美誉,这里出产的葡萄穗大粒饱,色泽鲜艳,甘甜多汁,是传统的地方名特产品。据考证,早在汉代,大泽山就有移栽山葡萄的历史。公元646年,唐太宗李世民途经这里,出于忌讳,将“龙眼”葡萄赐名为“狮子眼”葡萄,赐名这天正是农曆七月二十二日。后来,每年这天百姓都聚会纪念,逐渐演变成农民的传统节日“财神会”,俗称“财神爷生日”。这一节日逐渐在周围地区流传开来,有的地方则从七月二十一日到七月二十三日,欢庆三天。
传说光绪年间,在即墨古城有一个姓周的掌柜,经营一家叫“春兴永”布匹丝绸店。他在七月二十一日那天夜里,一连做了3个完全相同的梦。梦中的他清楚的记得自己正在照顾生意,门外突然来了个披头散髮的老者,一进门就坐在一把椅子上对他念叨说:“明天是我的生日,很多年没有人给我过忌辰了,谁给我过,保证他生意亨通……”周掌柜是生意人,为讨个吉利,第二天一早,他就早早準备好香纸、供品、鞭炮。在梦中老者的嘱咐下,燃放鞭炮,祭奠先祖……说来也怪,那天来看热闹的人不少,看完后都纷纷涌到店内帐割绸布,本来冷清的生意立马红火起来。
周掌柜迎财神的事儿很快被好事者一传十,十传百……所以,每年阴曆的七月二十二,即墨城的家家店铺都效仿,流传至今,形成了迎财神的习俗.
临清每年七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为财神会,唱戏三天。潍县是七月二十一日为祭财神日。其财神庙有对联云:“颇有几分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点上三柱香,朝也拜,夕也拜,叫我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