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信託是信託企业受信託人的委託,将财产转让或出售给其指定或不指定单位的一种信託业务。信託的财产包括:机器、设备、厂房、仓库和其他物资等各种动产和不动产。信託企业在财产信託活动中的主要作用是沟通购销、融通资金和监督按期交付价款或租金。进行财产信託业务时,供货单位(供方)、需货单位(需方)和信託企业三方要订立相应的经济契约。这种财产信託活动的具体组织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1)融资性财产信託。即信託企业一经受理此项业务,供方就应按照财产信託契约之规定直接向需方提供或移转受信託的财产,同时由需方办理延期付款或承租手续,然后由信託企业向供方一次性垫付全部货款或租金,随后按期向需方收回货款或租金。(2)服务性财产信託。即供方按照财产信託契约的规定办理信託财产的转移和折价手续,并将折价款项作为委託贷款基金全部存入信託企业,然后由信託企业以贷款方式贷给需方使用,以此作为偿付货款。随着需方贷款的分期归还,由信託企业通知供方陆续提回其所存贷款基金。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财产信託
- 学科:经济
- 姓名:名词
- 核心:财产
基本信息
财产
财产是指拥有的金钱、物资、房屋、土地等物质财富:国家财产、私人财产,具有金钱价值、并受到法律保护的权利的总称。大体上,财产有三种,即动产、不动产和知识财产(即智慧财产权)。
信託
信託是指委託人基于对受託人(信託投资公司)的信任,将其合法拥有的财产委託给受託人,由受託人按委託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的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概括地说是“受人之託,代人理财”。
概念定义
白话解释
信託又称“相信委託”,它是以资财为核心、信任为基础、委託为方式的一种财产管理制度。有财产的人为了自己的或第三者的利益,把自己不能很好管理和运用的财产交给所信任的人去进行管理或处理。受託财产权的人要收取一定的费用。信託产品一般分为两类:财产信託产品和资金信託产品。
权威定义
财产信託是指委託人将现存资产或财产性权利,如房产、股权、信贷资产、利得财富、路桥、工业森林、加油站收益等委託给信託公司,再向投资者转让信託权益,属资产证券化的衍生金融产品。其收益来源于信託财产本身。投资者购买财产信託产品时,由于信託财产可见,所以信託财产产生的信託收益也真实可见,从而避免赖以产生信託收益的财产形成过程中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