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管理审计是对财政综合分配的组织、领导、监督和调节活动的审计。其主要内容:(1)审查财政与国民经济收入分配直接相关的财政管理,即对国家预算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税收管理、企业财务管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文教科技卫生财务管理、行政国防财务管理的审计等;(2)审查财政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间接相关的管理、如对工资、资金、成本、价格等影响财政分配因素的管理审计。
财政管理审计的特点
财政管理审计对于揭露财政决策、财政政策、财政制度、财政体制、财政计画、财政收支组织、财政监督中的失误、漏洞、违法、虚假等弊端,揭露其与经济规律不相适应的矛盾,为巨观经济提供反馈信息,促使地方政府及其有关职能机关正确处理财政分配中的各种矛盾,发挥财政分配合理凋节经济关係、有效监督经济活动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财政管理审计也相应具有複杂,範围广,无现成或固定的路径可循,难度特别突出的特点。中国对财政管理审计的概念定性、内容和方法,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尚无统一定论。
财政管理审计的构成
从审计实践看,财政管理审计应由以下几方面组成:
(1)审计地方制定的重要财政经济政策和执行国家统一财经法规、政策、制度的情况,就其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其结果和影响,进行深入的审查,用一定的数量指标,揭露其原因,分析其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相互关係,提出反馈意见,以促使财经政策、法规和制度的完善,改善经济运行秩序。
(2)审计地方执行财政、财务、预决算制度、税收管理许可权制度的情况和预算内外收支情况,揭露地方政府及有关职能机关,在处理上下级政府财权财力关係、地方政府与人民代表大会的财权关係、职能部门与政府的财政管理权关係过程中,违反法律制度规定的问题和不合理情况,分析原因,促进强化法制建设和监督,完善财政体制,改善财权关係。
(3)审计地方财政、税务、国有资产管理等机关实施财政监督、税务监督、财务监督的情况,揭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促使这些部门切实履行管理职责和监督职责,积极组织收入,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增值和财政资金合理、节约、有效地使用,有力地约束各类经济法人的活动,保证国家分配政策的实现。
(4)审计预决算编制、财政收支组织和预算会计、金库会计、税收会计、财政统计等内部管理基础工作的情况,揭露其中存在的问题,促使地方财政分配活动正确贯彻收支平衡等一系列国家重大的、基本的财政政策,合理分配财政资金,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财政管理审计的最终目标是促使财政分配活动符合经济规律及财政分配规律的要求,对经济运行和事业发展积极发挥良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