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编制》根据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準则编写,与新会计準则紧密结合,充分体现了新準则的要求。《财务报表编制》共分为八章,包括财务会计报表概述、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合併会计报表(上、下)以及财务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报表编制》理论讲解深入浅出,实例编写丰富完整。是了解和学习新準则体系下,财务报表编制方法的良好助手。
基本介绍
- 书名:财务报表编制
- 作者:刘婉立
- ISBN:9787309063486
- 页数:212
-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12-01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丛书:会计与审计準则解读丛书
- 版次:1
- 编号:10083573
- 纸张:胶版纸
- 语言:中文
- 尺寸:22.8 x 16.6 x 1.4 cm
- 重量:299 g
作者简介
刘婉立,女,副教授,硕士,1963年生,汉族,1985年参加工作。
现任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主管教学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财务会计;衍生金融工具会计。
承担的主要课程:财务会计学、会计学、财务会计报表分析等。
主要经历:先后就读于北京商学院(现北京工商大学)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分别获经济学学士和经济学(会计学)硕士学位。曾在北京工商大学会计系任教。现在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科任教,多次被评为学校先进教育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
科研情况:出版专着《金融工具会计》,主编或参编《基础会计》、《会计学》、《中国会计準则与企业会计核算》、《新企业会计制度》等教材和专业书籍十余部;编写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相关课程辅导资料;在《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北方工业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衍生金融工具在外汇风险管理信息披露中的运用》、《试论重组会计》、《会计委派制问题探讨》等论文多篇;主持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金融工具会计研究》课题研究;参与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以及其他横向课题2项;协助主持北方工业大学教改重点项目《会计学科体系改革研究》课题的研究;主持完成北方工业大学教改(课建)基金项目多项。曾获北方工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内容简介
会计是现代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越发展,会计就越重要。财务会计报告是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之间的重要桥樑,是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结果的重要信息来源,财务会计报告的质量关係到企业的健康发展,关係到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适应企业改革、金融改革以及资本市场发展的要求,2006年我国会计準则又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一步,出台了包括基本会计準则和38项具体会计準则在内的新会计準则体系。这次变革,深刻地改变了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
目录
第一章 财务会计报表概述
第一节 财务会计报表的构成
第二节 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
第三节 财务会计报告报送和监管要求
第二章 资产负债表
第一节 资产负债表概述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与编制方法
第三节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实例
第三章 利润表
第一节 利润表概述
第二节 利润表的结构与编制方法
第三节 利润表的编制实例
第四节 每股收益
第四章 现金流量表
第一节 现金流量表概述
第二节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第三节 现金流量表编制实例
第五章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第一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方法
第二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实例
第六章 合併会计报表(上)
第一节 新旧準则比较
第二节 合併财务报表概述
第三节 控股权取得日合併财务报表的编制
第七章 合併会计报表(下)
第一节 股权取得日后首期合併财务报表的编制
第二节 股权取得日后连续各期合併财务报表的编制
第八章 财务会计报表附注
第一节 财务会计报表附注概述
第二节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差错更正的披露
第三节 财务会计报表重要报表项目的说明
第四节 财务会计报表重要事项的说明
前言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便拉开了会计改革的序幕,从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準则》、《企业财务通则》到据其制定并陆续出台的具体会计準则,从相继制定实施的分行业会计制度到1998年发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从1985年《会计法》的出台到后来的两次修订,从早期的《会计基础工作规範》到后来的一系列会计工作规範措施,都体现了不断改革的进程;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又颁布实施了《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
自1996年起,我国连续颁布实施了《独立审计基本準则》与一系列《独立审计具体準则》和《独立审计实务公告》。
在上述这些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我国又对企业会计準则和独立审计準则进行了脱胎换骨式的改造,使之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它们包括39项企业会计準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执业準则。这些準则于2007年1月1日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推行,随后会逐步推广到所有公司。财政部对《企业财务通则》也进行了修订,并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我国原有的会计準则由1个基本準则和16个具体準则组成,大部分于1996年至2001年期间发布。準则与国际趋同的目标要求将国际财务报告準则整合到我国準则中,因此在修订所有现行準则的同时,22个新的具体準则又接踵而至。新準则体系虽然是中文的表述,但依据的是国际会计準则的精神,在框架结构上也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