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贞观(汉语词语)

(2020-03-06 13:32:11) 百科
贞观(汉语词语)

贞观(汉语词语)

“贞观”两字取自《易经·繫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这两字表示天地之道,也就是天地间万事万物的发展是有其一定的客观规律的,这个规律就是“正”。

所以南宋理学家朱熹解释这句话时说:贞,正也;观,示也。“贞观”以正示人也。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贞观
  • 朝代年号:唐朝
  • 时间:627年-649年
  • 出处:《易经·繫辞下》
  • 拼音:zhēn guàn

简介

出处:《易经·繫辞下》:“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繫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详细解释

1. 谓以正道示人。贞,正,常。观,示。
《易·繫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韩康伯注:“天地万物莫不保其贞以全其用也。” 孔颖达疏:“天覆地载之道以贞正得一,故其功可为物之所观也。” 陈梦雷浅述:“观,示也。天地常垂象以示人,故曰贞观。” 晋 陆机《演连珠》之二五:“臣闻托闇藏形,不为巧密;倚智隐情,不足自匿。是以重光发藻,寻虚捕景;大人贞观,探心昭忒。” 晋 陆云《岁暮赋》:“于是颛顼御时, 玄冥统官,天庙既定,日月贞观。”
2. 指正大的道理。
《文选·班固<幽通赋>》:“朝贞观而夕化兮,犹喧己而遗形。” 李善注引 张晏曰:“言朝闻大道而夕死可也。” 北周 道安 《二教论·归宗显本》:“余闻善齐天下者,以不齐而齐天下者也。何须夷岳实渊,然后方平,续凫截鹤,于焉始等:此盖狷夫之野议,岂达士之贞观。”
3. 澄清天下,恢宏正道。
《后汉书·党锢传·李膺》:“以为天子当贞观二五,利见大人,不谓夷之初旦,明而未融,虹蜺扬煇,弃和取同。” 唐李华《含元殿赋》:“王临于朝,天地贞观。”
4. 指澄清天下,恢宏正道的职责。
章炳麟《与龚未生书》:“然曩时所以不去者,亦慕宋贤程伯淳言:‘一命之士,必思有以济物。’况仆身当贞观,岂敢忘百姓之忧。”
5. 正可观赏。

年号

●贞观:(唐朝):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 (西夏):西夏崇宗(李乾顺)
●贞观: (日本):日本的清和天皇和阳成天皇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