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里斯(英语:Belize),是中美洲唯一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国名来自国内河流贝里斯河和最大城市贝里斯市,该市是贝里斯的旧首都,新首都为贝尔莫潘。贝里斯东临宏都拉斯湾,与宏都拉斯隔湾相望,两国最近距离只有75千米,总面积为22966平方公里。
贝里斯原为玛雅人居住地。16世纪初成为西班牙殖民地。1638年英国殖民者侵入。1862年正式成为英国殖民地,称英属宏都拉斯。1964年实行内部自治,但防务、外交仍由英国负责。1973年改为现国名。1981年9月21日正式独立,为大英国协成员国。
贝里斯经济在传统上以林业为主,特别是糖、柑桔类水果、可可、稻米、菸草等。渔业也颇为重要。
1989年10月23日,中国宣布中止与贝里斯外交关係。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贝里斯
- 英文名称:Belize
- 所属洲:北美洲
- 首都:贝尔莫潘
- 主要城市:贝里斯市,奥兰治沃克
- 国庆日:1981年9月21日
- 国歌:《自由的土地》
- 国家代码:BLZ
- 官方语言:英语
- 货币:贝里斯元
- 时区:UTC-6
- 政治体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 国家领袖:总督:科尔维尔·扬;总理:迪安·巴罗
- 人口数量:38.7万(2017年)
- 人口密度:16.1人/平方公里(2016年)
- 主要民族:混血人种,克里奥尔人
- 主要宗教:天主教、基督新教
- 国土面积:22966平方公里
- 水域率:0.7%
- GDP总计:18.19亿美元(2017/2018财年)
- 人均GDP:4699美元(2017/2018财年)
- 国际电话区号:+501
- 国际域名缩写:.bz
- 道路通行:靠右驾驶
- 注音:ㄅㄛˊ ㄌㄧˋ ㄗ
- 主要学府:美洲医科大学
- 主要节日:独立日(9月21日)
- 经济成长率:2.5%(2017/2018财年)
- 通货膨胀率:1.75%(2017/2018财年)
历史沿革
主词条:贝里斯历史
贝里斯的原始居民是玛雅人,曾在这里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文明。
贝里斯

16世纪初,贝里斯沦为西班牙殖民地。为了从洋苏木中提炼染料,西班牙殖民者在这里从事伐木活动。
1638年,苏格兰海盗P.华莱士等人来此建立据点。此后,英国和西班牙对这一地区进行了长期的争夺。
1786年,英国取得对该地的实际管辖权。
1821年,瓜地马拉独立时,宣布继承西班牙对该地的主权。
1859年,瓜地马拉承认英国对该地的主权,但以修建一条从瓜地马拉通至大西洋岸边的公路为交换条件。
1862年,英国正式宣布贝里斯为其殖民地,并定名为英属宏都拉斯。
1940年,瓜地马拉以英国未践约为由,宣布1859年条约无效,并在1945年宪法中将贝里斯划入自己的版图。后来两国多次谈判都无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贝里斯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日益高涨。
贝里斯

1964年,英国被迫同意贝里斯实行“内部自治”。
1973年6月,英属宏都拉斯改名为贝里斯。
1974年,贝里斯加入加勒比共同体和共同市场。
1975年,联合国绝大多数国家投票支持贝里斯独立;英国表示允许贝里斯独立,但瓜地马拉反对。
1979年,联合国139个国家再次投票支持贝里斯独立。
1981年3月,伯、英、危三方达成协定,同意贝里斯于年内独立。
1981年9月21日,贝里斯正式宣布独立,为大英国协成员国。独立后仍为大英国协的成员,人民统一党领袖G.C.普赖斯任总理。
1984年,贝里斯举行首次大选,统一民主党获胜,M.E.比索诺任总理。
1987年2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贝里斯建交。
1989年10月11日,贝里斯普赖斯政府与台湾“建交”。
1989年10月23日,中国宣布中止与贝里斯外交关係。
自然环境
区域位置
贝里斯位于中美洲东北部。北与墨西哥接壤,西和南与瓜地马拉毗邻,东濒加勒比海。海岸线长386公里。
地形地貌
贝里斯境内多山地、沼泽和热带丛林。地形大致可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半部地形以玛雅山脉为主体,山脉为西南—东北走向。其支脉科克斯科姆山的维多利亚峰海拔1121.97米,是全国最高峰。北半部为海拔不到61米的低地区,其中大部是沼泽;离岸外24公里的海面上有世界第二大堡礁与海岸平行。
贝里斯

气候特徵
贝里斯属亚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5至27℃。南方雨量高达4550毫米。6-10月常受飓风侵袭。
贝里斯地图

水系分布
贝里斯有贝里斯河、纽河和翁多河流经贝里斯。
自然资源
贝里斯森林和渔业资源丰富。森林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覆盖率70%左右。产红木、苏木、染料木等贵重木材,红木被称为国木。盛产龙虾、旗鱼、海牛和珊瑚等。西北地区有石油、重晶石、锡石、黄金等矿藏。伯已证实的石油储量为670万桶。为保护自然环境,伯政府于2017年底开始禁止境内石油开发。
贝里斯

行政区划
贝里斯首都是贝尔莫潘(Belmopan)。
区 | 首府 | 面积(平方千米) | 面积(sq.mi) | 人口(2005est) |
---|---|---|---|---|
贝里斯区 | 贝里斯市 | 4204 | 1623 | 87000 |
卡约区 | 圣伊格纳西奥 | 5338 | 2061 | 66800 |
科罗萨尔区 | 科罗萨尔镇 | 1860 | 718 | 35500 |
奥兰治沃克区 | 奥兰治沃克 | 4737 | 1829 | 47000 |
斯坦克里克区 | 丹格里加 | 2176 | 840 | 30000 |
托莱多区 | 蓬塔戈尔达 | 4648 | 1795 | 27600 |
国家象徵
国名
贝里斯(Belize)代码BZ。法文意为“航标”、“灯塔”,旧称英属宏都拉斯,台湾地区称贝里斯。
国旗
贝里斯国旗启用于1981年9月21日,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3:2。旗面主体为蓝色,上下各有一红色宽边,正中为白色圆地,其中绘有50片绿叶环绕的国徽。蓝色代表蓝天和海洋,红色象徵胜利和阳光;50片绿叶构成的饰环表示纪念该国自1950年开始为争取独立而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
国徽
贝里斯国徽启用于1981年,国徽上有一棵枝叶茂密的绿色红木树,这是贝里斯的国树,是贝里斯人的骄傲。贝里斯森林资源极其丰富,占国土总面积70%以上,盛产红木、苏木和染料木等名贵木材,伐木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国徽底部蓝色的天空下,有一艘扬起风帆、破浪前进的渔船,代表捕鱼业和航海业;左上方是表示贝里斯与英国密切联繫的“米字旗”和交叉的撬槓及短斧;右上方的锯子和长斧象徵“森林之国”贝里斯发达的伐木业。国徽两侧各有一名土着人手持斧头和撬槓,象徵以伐木为生的当地居民。底部的饰带上写着贝里斯谚语:“我在林荫中繁荣昌盛”。
国徽

国歌
《自由的土地》(英语:Land of the Free)是贝里斯的国歌。萨谬尔·阿佛列德·海因斯作词,赛尔温·瓦福德·杨恩作曲,歌曲完成于1963年,1981年採用为国歌。
域名
.bz域名是贝里斯国家代码顶级域名(cctld),BZ是business更简练的缩写。比起BIZ域名来说它更简短更容易记忆,如果公司的BIZ域名已经被人抢注,使用这个BZ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另外,BZ是没有限制的新域名,对于特别需要的个人来说也是难得的机会。
人口民族
截至2017年,贝里斯人口共有38.7万。混血人种和克里奥尔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8.7%和24.9%,其次还有印第安人、印度人、华人和白人。
政治
政局
贝里斯独立以来,统一民主党和人民统一党轮流执政。2015年11月大选中,执政党统一民主党蝉联执政,党领袖迪安·巴罗(Dean BARROW)连任总理,任期5年。贝里斯政局稳定。
宪法
贝里斯现行宪法于1981年9月生效。宪法规定:英国女王为贝里斯国家元首,由女王任命的总督(须是贝里斯公民)代表;总督任命众议院多数党领袖为政府总理,并根据总理提名任命副总理及部长。
议会
贝里斯由参、众两院组成,任期均为5年。参议员12名,由总督任命,其中6名由总理提名,3名由反对党领袖提名,贝里斯教会、工商界和工会组织各推荐1名。众议员31名由大选产生。现任参议长郑经纬(Lee Mark CHANG),2015年11月就任。众议长劳拉·朗斯沃思(Laura LONGSWORTH),2017年1月就任。
政府
贝里斯本届政府于2015年11月组成。主要成员包括:总理兼财政和自然资源部长迪安·巴罗(Dean Barrow)_,副总理兼教育、文化、青年和体育部长帕特克里·费伯(Patrick Faber), 经济发展、石油、投资和贸易部长埃尔温·孔特雷拉斯(Erwin Contreras),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长米歇尔·芬尼根(Micheal Finnegan),农业、渔业、林业、环境、可持续发展、移民和民族部长森·戈德温·胡尔西(Sen.Godwin Hulse),旅游和民航部长曼纽尔·埃雷迪亚(Manuel Heredia),外交和民政部长威尔弗雷德·埃尔林顿(Wilfred Elrington)等。
司法
贝里斯设抗诉法院、最高法院和区法院。2010年2月,贝里斯宣布将加勒比法院取代英国枢密院作为伯终审法院。抗诉法院院长曼纽尔·索萨(Manuel Sosa),最高法院院长肯尼思·班杰明(Kenneth Benjamin)。
政党
(1)统一民主党(United Democratic Party,“红党”,简称UDP ):执政党,1974年由民族独立党、人民发展运动、自由党和黑人联合发展协会合併组成,主要得到黑人的支持。1984年至1989年,1993年至1998年执政。2008年2月赢得大选,2012年3月、2015年11月蝉联执政。领袖迪安·巴罗。
(2)人民统一党(People's United Party,“蓝党”,简称PUP):反对党。1950年成立,支持者多来自混血人种.曾于1954年至1984年、1989年至1993年、1998年至2008年执政。领袖约翰尼·布里塞尼奥( Johnny Briceño)。
政要
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女王任命总督为其代表。现任总督科尔维尔·诺马·扬爵士(Sir Colville Norma YOUNG),1993年11月就任。
经济
综述
贝里斯以农业为主,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近年来,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逐步成为支柱性产业。同时,离岸金融业、渔业、轻工业和建筑业等也有较快的发展。工业不发达,人民生活用品绝大部分靠进口。统一民主党执政以来,致力于吸引外资,发展旅游业,扩大国有企业在石油行业的份额,加大对教育、住房及医疗卫生等领域投入,以刺激经济成长,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改善国家债务状况。2017年,贝里斯国内生产总值:18.19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699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5%,通货膨胀率:1.75%,货币名称:贝里斯元,汇率:1美元=2贝里斯元。(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农林渔业
农业是贝里斯经济支柱,农田占伯国土面积的1/3。主要农作物有甘蔗、柑橘、香蕉、水稻、玉米、可可等。
工业
贝里斯工业不发达,主要工业部门为製衣、製糖、柑橘加工、啤酒及饮料。工业生产主要为了满足国内消费,出口产品生产集中在製糖、服装以及粮食生产等领域。近年来服装业发展较快,成为仅次于製糖的第二大创收行业和提供就业机会的主要部门。
财政金融
2016/2017财年,伯政府财政收入11.87亿贝里斯元,财政支出11.82亿贝里斯元。(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对外贸易
贝里斯高度依赖进口,对外贸易长期逆差。主要出口糖、香蕉、成衣、水果、木材、海产品;主要进口机械和运输设备工业製品、日用品、食品、燃料和药品。主要贸易对象为美国、英国、欧盟、墨西哥、加拿大、加勒比共同体国家。2017年,伯进出口总额为14.27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4.83亿美元,进口额为9.44亿美元。(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经济团体
贝里斯工商会(Belize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1920年成立。
贝里斯贸易与投资发展会(Belize Trade and Investment Development Service),1986年成立。
文化
语言
贝里斯的官方语言为英语,但近半数居民通用西班牙语或克里奥尔语。
民俗
贝里斯城市里的房屋绝大部分是木製结构,四壁刷白色,屋顶用涂红的波纹铁板遮盖。从远处看,一排排白墙红顶的房子十分别致。农村住房多用木桿和茅草搭成,一般是单间,屋顶很高。以抵挡暴风雨的冲击。居民喜欢在内河和海边钓鱼,或在近海处带氧气瓶潜水,也爱在森林中狩猎。贝里斯人的主要食物是大米、玉米、木薯、大豆、麵包、炼乳,还有鱼和肉及其他蔬菜。
文明
公元250年左右,玛雅人主要居住在伯里兹、南墨西哥、瓜地马拉。玛雅文化体现了当时最高的文明水平,令人惊奇的是在欧洲还处在黑暗时期的时候,玛雅居民已经可以描绘出太空的样子,演变出了美洲本土的文字书写系统,而且已经掌握了数学。大约在公元前300年,玛雅人採用了等级制度,由国王和贵族来制定相关法规,公元200—900年间,这个民族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贝里斯国旗

玛雅人信仰太阳神、月神、蛇神、风神、雨神、地神和农神,尤以崇拜玉米神为最。他们用占卜勾通人与神的联繫。玛雅人祭神的规模很大,祭品除牲畜、飞禽、瓜果外还一度盛行人祭。
玛雅人是当时美洲大陆最正统的居民,玛雅人发展了天文、曆法系统、象形文字、当时的建筑水平相当高,包括金字塔、宫殿、天文台等都没有使用铁制工具建造的。
宗教
截至2017年,贝里斯居民中49.6%信奉天主教,25.5%信奉基督教新教,另有少数伊斯兰教徒。
军事
贝里斯国防军建于1978年,包括陆军、空军和海防队,现有正规军1050人,后备队700人。英国驻军于1994年1月1日开始从伯撤军,并正式将防务移交伯政府。国防军总司令史蒂文·奥尔特加(Steven Ortega)。
交通
公路
贝里斯公路总长为3007公里。主要城镇间有公路相通,全国有4条主要交通干线,其中有2条与邻国墨西哥和瓜地马拉相通。
水运
贝里斯城是主要港口,可停靠货柜轮船。有9条主要出入航运线。与牙买加有定期班轮,与美国、英国和欧洲大陆等地有良好的海上运输线。
贝里斯城的海港

空运
菲利普·戈德森国际机场(Phillip Goldson International Airport)位于贝里斯城城郊,有通往美国、中美洲邻国的航线。国内有玛雅、热带和岛际等航班。
社会
教育
贝里斯政府一贯对教育部门予以强有力的财政支持,其经常项目开支的1/4用于教育事业,5岁至14岁儿童享受免费义务教育。教育体系主要由初等、中等及高等教育三个层次组成。初等教育为8年制,中等教育为4年制。
媒体
- 新闻出版
《贝里斯时报》(Belize Times):周报,发行量约6000份;《报导者》(The Reporter):周报,1968年创刊,发行量6500份;《阿曼达拉报》(Amandala):周报,发行量45000份;《今日贝里斯》(Belize Today):月刊,发行量17000份;《人民的脉搏》(The People's Pulse):周报,发行量5000份。
- 电台
贝里斯电台,建于1937年。每天用英语和西班牙语广播。另有一家私营电台。
- 广播
贝里斯广播网(BBN):建于1952年,属国家所有,但独立经营,下设两个电台。用英语和西班牙语播音。还有若干小电视台,24小时播放,主要播放美国卫星电视节目。
民生
贝里斯政府推行全国卫生计画,门诊病人享受免费治疗。2002年调查显示,伯贫困率高达33.5%,绝对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10.8%,其中年轻人所占比例很高。2008年,伯手机用户增至16万户,固定电话增至3.5万户,网际网路用户约1万户。2007年,伯人口死亡率0.7%,人均预期寿命68岁。
医疗
贝里斯门诊病人享受免费治疗。政府推行全国卫生计画。1998年共有医生155人,护士404人,接生员230人。1996年贝里斯共有9家医院,拥有病床554个,卫生中心33个,简易诊所25个。
设施
1997年,贝里斯共有电视机4.1万台。1999年,共有电话31927部。
外交
外交政策
贝里斯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积极维护和发展与加勒比各国的关係,参与地区一体化进程,强调睦邻友好,努力促进中美洲和平与稳定,注重发展同英国传统关係和对美关係。1974年5月加入加勒比共同体,1990年成为美洲国家组织成员国。
贝里斯

对外关係
贝里斯同美国的关係:伯美关係密切。美是伯最大的贸易伙伴和经援国。近200家美国公司在伯投资,总额约2.5亿美元,主要投资领域为旅游业。
贝里斯 生物礁

贝里斯同加勒比国家的关係:与加勒比地区其他国家在历史、政治、文化、经济以及社会等方面相似,是加勒比共同体成员,积极支持并参与地区一体化进程,2006年1月加入加共体单一市场。
旅游
综述
贝里斯旅游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拥有世界第二大、北半球第一大堤礁和玛雅遗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拥有八大野生动物保护区,包括世界仅存的美洲虎和红足鲣鸟保护区。近几年来政府重视旅游业投资,游客人数迅速增加。
贝里斯

贝里斯蓝洞
贝里斯蓝洞又名“英属宏都拉斯蓝洞”。大蓝洞是全世界最大的水下洞穴,位于贝里斯外海约96.5公里处,比邻灯塔礁。大蓝洞外观呈圆形,直径约304米,深约145米。为世界十大地质奇蹟之一。大蓝洞为石灰岩洞,形成于海平面较低的冰河时期,后来因海水上升,洞顶随之塌陷,遂变成水下洞穴。由于水深达145米使之呈深蓝色。
标识
贝里斯为重振旅游业,贝里斯国家旅游局推出了全新的旅游标识。新标誌设计由Olson公司负责设计。
贝里斯旅游的新标誌继续保留了贝里斯的国鸟——彩虹巨嘴鸟(南美洲一种色彩鲜艳的巨嘴鸟)移除了旧标识中的太阳元素,字型和彩虹巨嘴鸟也进行了重新的设计和最佳化。色彩方面则使用6种不同的色彩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