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猫(老舍散文作品)

(2020-03-08 13:56:55) 百科
猫(老舍散文作品)

猫(老舍散文作品)

《猫》是老舍创作的一篇状物散文,发表于《新观察》1959年第16期。该文描述的是老舍的家猫,其形象在老舍的笔下栩栩如生,挚情跃然纸上,表达了作者爱猫至深是有缘由的。该篇文章已选入人教版国小课本四年级教材中。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猫
  • 创作年代:1959年
  • 作品出处:《新观察》
  • 文学体裁:散文
  • 作者:老舍
  • 作品类型:状物散文
  • 字数:1500字左右

作品原文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1。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2,什幺事也不过问。可是,赶到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3谁怎幺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幺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及至它听到点老鼠的响动啊,它又多幺尽职4,闭息凝神(屏息凝神5),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拉倒!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6: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要求给抓痒,或是在你写稿子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力避单调。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连半个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它倔强得很!
是,猫的确是倔强。看吧,大马戏团里什幺狮子、老虎、大象、狗熊、甚至于笨驴,都能表演一些玩艺儿,可是谁见过耍猫呢?(昨天才听说:苏联的某马戏团里确有耍猫的,我当然还没亲眼见过。)
这种小动物确是古怪。不管你多幺善待它,它也不肯跟着你上街去逛逛。它什幺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幺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它的嘴往往被蜂儿或蝎子螫的肿起来。
赶到猫儿们一讲起恋爱来,那就闹得一条街的人们都不能安睡。它们的叫声是那幺尖锐刺耳,使人觉得世界上若是没有猫啊,一定会更平静一些。
可是,及至女猫生下两三个棉花团似的小猫啊,你又不恨它了。它是那幺尽责地看护儿女,连上房兜兜风也不肯去了。
郎猫可不那幺负责,它丝毫不关心儿女。它或睡大觉,或上房去乱叫,有机会就和邻居们打一架,身上的毛儿滚成了毡,满脸横七竖八都是伤痕,看起来实在不大体面。好在它没有照镜子的习惯,依然昂首阔步,大喊大叫,它匆忙地吃两口东西,就又去挑战开打。有时候,它两天两夜不回家,可是当你以为它可能已经远走高飞了,它却瘸着腿大败而归,直入厨房要东西吃。
过了满月的小猫们真是可爱,腿脚还不甚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7上没结没完。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即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和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
猫
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闢新的游戏场所。它们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8。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鞦韆,所过之处,枝折花落9。你不肯责打它们,它们是那幺生气勃勃10,天真可爱呀。可是,你也爱花。这个矛盾就不易处理。
现在,还有新的问题呢:老鼠已差不多都被消灭了,猫还有什幺用处呢?而且,猫既吃不着老鼠,就会想办法去偷捉鸡雏或小鸭什幺的开开荤。这难道不是问题幺?
在我的朋友里颇有些位爱猫的。不知他们注意到这些问题没有?记得二十年前在重庆住着的时候,那里的猫很珍贵,须花钱去买。在当时,那里的老鼠是那幺猖狂,小猫反倒须放在笼子里养着,以免被老鼠吃掉。据说,目前在重庆已很不容易见着老鼠。那幺,那里的猫呢?是不是已经不放在笼子里,还是根本不养猫了呢?这须打听一下,以备参考。
也记得三十年前,在一艘法国轮船上,我吃过一次猫肉。事前,我并不知道那是什幺肉,因为不识法文,看不懂选单。猫肉并不难吃,虽不甚香美,可也没什幺怪味道。是不是该把猫都送往法国轮船上去呢?我很难作出决定。
猫的地位的确降低了,而且发生了些小问题。可是,我并不为猫的命运多耽什幺心思。想想看吧,要不是灭鼠运动得到了很大的成功,消除了巨害,猫的威风怎会减少了呢?两相比较,灭鼠比爱猫更重要的多,不是吗?我想,世界上总会有那幺一天,一切都机械化了,不是连驴马也会有点问题吗?可是,谁能因耽忧驴马没有事作而放弃了机械化呢?

作品注释

词语注释
  1. 古怪:奇怪、特殊。
  2. 无忧无虑:没有什幺忧愁和担心。
  3. 任凭:该文是无论、不管的意思。
  4. 尽职: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该文是指猫用心捉老鼠。
  5. 屏(bǐng)息凝视:有意地暂时抑止呼吸,聚精会神地看。该文是指猫等老鼠出洞的神态。屏,抑止。息,气息。
  6. 温柔可亲:温顺柔和,可以亲近。
  7. 耍(shuǎ):就是玩。
  8. 遭殃:遭了灾祸。
  9. 枝折(shé)花落。
  10. 生气勃勃:形容富有朝气,充满活力。勃勃,旺盛的样子。

创作背景

该篇最初发表于1959年8月《新观察》第16期,初收入《老舍散文选》。1958年是爱国卫生运动空前发展的一年。
1950年4月,老舍和夫人胡絜青及其子女一起,搬进了一所位在北京的小三合院。他在这所小房的院子里,养了不少花草,当普通朋友来访的时候,请他们看花、看猫。老舍是名副其实的“爱猫党”。他一生养过很多猫,对猫的喜爱之情常常溢于言表。查看老舍养猫的三个时期:济南时期、北碚时期、北京时期,便知大都是和家人住在一起的时候,婚姻美满,家庭幸福。

作品赏析

主题思想

作者怀着对猫喜爱的心情,通过仔细观察,写出了猫的性格。老舍先生写的《猫》,字里行间充溢着对猫的极其喜爱的感情。《猫》这篇散文细緻、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首先是表达了真挚的感情。老舍先生对家里猫的爱如同对儿女的爱,因此无论是古怪还是淘气,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爱。而且人与猫之间互相信任,和谐相处,创造出一个非常美好的境界。
抗战爆发后,老舍与妻子儿女分离,没过几年平静的生活,直到1950年重返北京,丹柿小院才多少给了他们一点安稳的生活。老舍的这个家是猫的乐园,可是,他也爱花。猫、花之间“不易处理”的各种“矛盾”,极有可能是主人在最后十几年风雨人生中的心理境遇。

艺术特色

该篇文章写了猫的性格,并具体写了刚满月小猫的可爱,描述得细緻生动,十分逼真。(节选后)这篇散文写了两部分,第一部分讲的是猫的性情很古怪,第二部分讲的是小猫很可爱。文章第一句话简明扼要地交代了猫的性格古怪。该文先写猫的性格,再写小猫的特点,段落层次很清楚。写猫的性格强调了“古怪”,写小猫强调了“好玩”,这都是为了突出中心思想,表达作者对猫的喜爱心情。这篇散文对猫描述得生动具体,十分逼真,这是作者对猫做了长期细緻观察的结果。文章先是着力叙写猫的古怪脾气但又忠于职守的性格,然后集中描写几只满月的小猫的淘气形象。写猫的古怪也好,写猫的淘气也好,老舍先生都抓住了细緻的特徵。
猫的古怪的性格在三方面有所表现。第一,老实、贪玩、尽职融于一体。“老实”并非懦弱,“贪玩”不是糊涂,“尽职”令人感动。这种多重的“古怪”性格是绝不会使人厌恶的。第二,“高兴”与“不高兴”的表现听凭自由。一只猫居然如此随心所欲、无拘无束,然而,可爱的是该到它尽职的时候,它会凝神屏息地进入“战备”状态。(因此)作者不仅不厌恶它的任性,反而把它践踏在稿子上的爪印视 为朵朵“小梅花”。第三,它既胆小又勇猛。这种对立的性格竟然同时在它身上存在着,就更见其可爱了。只要想到它“尽职”的 时候,那股“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的劲头,就会相信它 的“勇猛”,即使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这个假设推论, 是一点儿也不容怀疑了。读了这三节细緻而充溢着爱的情感叙述,一定也会让读者喜欢上性格古怪的猫了。作者定然从玩猫中常作细緻观察,于是乘着兴致,面对几只满月的小猫,描绘它的淘气相,形象地说明了小猫实在“更可爱”。面对活泼淘气的小猫,绝不忍心去呵斥它们。因为它们洋溢着“勃勃生气”, “天真可爱”。猫之惹人爱,是从满月开始;及至长大,‘古怪的性格更讨人喜欢。全文迴环一气,情趣盎然。
在这篇五百余字的短文里,如稍加分析,就可发现作者在驾驭语言文字上的深厚功力。老舍的文章,除 了很少有长句出现外,便全是清楚明白的口语,读来如亲聆作者面对着你的亲切叙谈,娓娓动听。不仅如此,作者在记叙中句式多变,运用自如。本文中的“丰富多腔”、是从“丰富多采”衍变而来;“闭息凝视”则是“屏息凝视”的深化。一字之易,更见其鍊字的独到之功。作者描绘“丰富多腔地叫唤”的时候,连用“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整齐中有变化的词组连用,真是极尽绘声描音之能事,给读者留下了无穷想像的余地。此外,作品在物称代词的使用上也有独到之处。前半部分只用一个“它”字,写尽了这一只家猫的多重性格,呼之欲出,如见其形;后半篇却用了“它们”“彼此”,而不说这满月的可爱小猫的具体只数,巧妙地显示了“模糊概念”的佳处,使读者欣赏到一幅活灵活现,活泼可爱,惹人喜欢的“小猫淘气图”。
“……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梅花”,指猫的脚印。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对猫喜爱的感情。该文多处用了关联词语“可是”,组成了一些转折句子,突出了猫的性格的不可捉摸和小猫好玩的特点。

名家点评

作者以生动、细腻、富于幽默情趣的笔调,描绘了母猫、公猫、出生未久的小猫各自的习性特点,和由于灭鼠运动的成功,使猫的威风锐减。(人民文学出版社任副编审舒济
这篇文章笔墨集中,作家并没有直接介绍猫的性格,而是叙述了猫的行动:一是“很乖”;二是“贪玩”;三是“尽职”。读者们好像亲眼看见了猫在乾什幺,读完以后,“猫”的古怪的性格便历历在目,难以忘怀了。(《国小教育理论与实践》编辑室主任程逸汝
在现代作家中,老舍写猫文之多,只有冰心和梁实秋能与之相比。作为作家,老舍对猫这种顽皮可爱的小动物的观察是细緻的,对猫的习性的描写也是到位的。如果天假以年,他可能还会写出新的精彩的猫诗猫文。(华东师範大学中文系研究员陈子善

作者简介

老舍,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出生于北京,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他开始用白话文练习写小说。1937年,老舍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曾主持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工作,从事抗战文学运动,在这期间,老舍进行了多种文艺形式的创作,写了不少剧本和小说。1944至1947年,他写了长篇小说《四世同堂》。解放后,他创作了《龙鬚沟》等二十三个剧本,为中国的新文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66年,老舍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
猫(老舍散文作品)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