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猫耳草

(2020-03-09 13:34:28) 百科
猫耳草

猫耳草

猫耳草别名清骨凤、猫耳朵(《南京民间药草》)、穿地节、毛香、白毛藤、地丁香、黄木香(《江苏植药志》)、白面风、兔子耳(《江西民间草药》)即中药寻骨风,有报导称其含有马兜铃酸,对肾脏具有毒性。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猫耳草
  • 拉丁学名:Lyci-anthes biflora (Lour.) Bitt.
  • 别称:十萼茄,血见愁,扣子草,猫耳草,毛药,山苦菜,山辣子,双花龙葵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门
  • :木兰纲
  • 亚纲:菊亚纲
  • :茄目
  • :茄科
  • :茄亚族
  • :红丝线属
  • 分布区域:河南、江苏、浙江、湖北、江西、陕西等地

来源

为马兜铃科植物绵毛马兜铃的根茎或全草。

形态特徵

根状茎粗短,斜升,密被氏线形棕色鳞片。叶近生;叶柄高7~15厘米,褐黑色,有光泽,被糠秕状鳞片;1次羽状複叶,长15~30厘米,宽3~4厘米;顶端羽片最大,两侧羽片7~14对,互生,羽片卵圆形至卵圆状矩圆形,全缘,先端钝,中部羽片长2~2.5厘米,宽7~12毫米;下部羽片剖、柄,上部的无柄;叶厚纸质,两面密被细长锈毛,尤以下面为多;叶脉扇状。

分布範围

分布于河南、江苏、浙江、湖北、江西、陕西等地。药材产江苏、湖南、江西等地。

主要价值

性味归经

苦,平。入肝经。

功效主治

治风湿关节痛,腹痛,疟疾,痈肿。
1.祛风湿,通经络: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 2.止痛:用于跌打损伤,胃痛,牙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

用药忌宜:

《饮片新参》:“阴虚内热者忌用。”

药物配伍:

1、配海风藤,祛风通络,用于风寒湿痹,疼痛拘挛症。2、配秦艽,祛风除湿通络力增,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等症。
中药化学成分:含有生物硷、挥髮油、内酯、糖类。

药理作用:

①对大鼠实验性关节炎的作用绵毛马兜铃挥发曲及提出的总生物硷对大鼠蛋清性关节炎有明显的预防作用,非生物硷部分无效,冷浸剂经乙醇沉澱1次所得的製剂对蛋清性及甲醛性关节炎均有效果,但如沉澱两次,并经高压灭菌者即失去作用。
②抗肿痛作用全草的粉末混于饲料中餵食小鼠,对艾氏腹水癌和腹水总细胞数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艾氏癌皮下型瘤亦有明显效果。
煎剂内服也有效。
经初步分析,有效成分似能溶解于水和乙醇,不溶于氯仿,受热不被破坏。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