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猪中拗

(2020-03-11 14:00:57) 百科

猪中拗

猪中拗为一民间别称,意为折衷。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猪中拗
  • 外文名:无
  • 类别:民间别称
  • 意思:折衷
“拗”(潮语读“亚”二声)的原义是弯曲使之折断之意。
去年,中美两国就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伤亡人员赔偿问题举行谈判。据报载:起初,中国要求赔偿七百万美元,美国提出赔偿二百万美元。经过协商,最后,採用折衷办法,以赔偿四百五十万美元达成协定。这个数字,正是两者的平均值。老人们听后说,这叫“猪中拗”。“折衷”与“猪中拗”,这是外交词令与民间说法的不同。
猪中,这是潮汕人对民间中介人士的叫法,也泛称“中人”。海陆丰人则称其为“牙公”,因这类人是凭一口尖嘴利齿赚钱的。北方有些地方却称他们为“託儿”,大概是说这些人专会两面讨好人家吧。当年的“牙公”,与“师公”、“卦公”合称“三公”,在那个时代是很吃得开的。
从前,农村的集市贸易场所叫“墟”。各地墟日不尽相同,每旬之中,或一、四、七,或二、五、八,或三、六、九。那时没有所谓市场管理,因而,每个墟场上,便出现一些中介人士,泛称“猪中”,猪中在当地比较有威信,不欺行霸市,善于调解斡旋,尽力促成买卖的成交,因而较获得人们的信任。
猪中熟悉行情,摸準买卖双方的心理。每一个卖猪仔的挑着猪苗上场,他都会及时给你找个地方歇担,问清底价。每个买猪仔的进墟,他也会逐一了解需要,是小猪还是中猪,要多少头,然后带你看猪。买卖双方开始总会出现讨价还价中的差额,猪中便凭他三寸不烂之舌,根据猪的品种质量和买卖双方的心理与市场行情,左劝右说,多方弹算,力促成交。猪中,在活跃当时的市场贸易中起了促进作用。
当然,“猪中拗”不等于绝对平均值,这要看双方的价钱是否离谱。猪中一般都比较公道。
海陆丰有句俗语:“卖者唔切,买者唔切,牙公最切”。切是急切、迫切之意。为了赚中介钱,哪能不切呢?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