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豆腐脑

(2020-03-16 13:55:14) 百科
豆腐脑

豆腐脑

豆腐脑一道着名的汉族传统小吃,常与豆腐花、豆花混用,依据各地口味不同,北方多爱鹹食,而南方则偏爱甜味,亦有地区如四川等喜爱酸辣口味。

豆腐脑和豆花都是做豆腐的中间产物,成分上并没有太大区别。豆腐脑是最先出来的,比较嫩软,用筷子难以夹起,需用汤勺盛用;等到豆腐脑再凝固一点,就是豆花,与豆腐脑相比口感凝滑,可以用筷子夹起来吃;豆花放入模具里面压实更加凝固之后就是豆腐了。

豆腐脑製作须先将黄豆浸泡,依品种或个人喜好约4至8小时不等,俟黄豆吸饱水份后再加以打浆、滤渣、煮滚,复降温至90℃。最后放入凝固剂再静置5至15分钟才能完成。

豆腐脑,是利用大豆蛋白製成的高营养食品。与老豆腐相似(老豆腐较豆腐脑稍硬,形状则相同。豆腐脑如妙龄少女,老豆腐则似半老佳人。豆腐脑多在晨间出售,老豆腐则在午后。豆腐脑浇卤,老豆腐则佐酱油等素食之。)

豆腐脑,是豆腐製作过程中的半成品。熟的且热的豆浆经凝固剂接触发生反应,大豆蛋白溶胶(即豆浆)发生蛋白质聚沉,如果反应物比例合适,反应条件(温度、浓度、搅拌程度等)恰当,大豆蛋白就会完全凝固形成豆腐脑。为乾州(今乾县)四宝之一。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豆腐脑
  • 英文名:Uncongealed tofu
  • 主要食材:大豆,石膏,木耳,香菜,辣椒,水,盐,澱粉,葱花,滷水,红糖,白糖
  • 分类:传统小吃
  • 口味:鹹,甜
  • 别名:豆腐花
  • 拼音:Dou Fu Nao
  • 特色:细嫩以及柔软、口感润滑
  • 功效:清热润燥、生津止渴、清洁肠胃
  • 搭配:与油条、果子搭配食用
  • 性味:味甘、鹹、性寒、无毒

历史文化

由来

淮南王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建都于寿春(今安徽寿县)。
相传,刘安不务政事,野心很大,不满足只当一个有名无实的王,总想谋求一个更显赫的实职,还醉心于长生不老之术,急于寻求灵丹妙药。于是,他召集术士门客于八公山下,燃起熊熊的炉火,别出心裁地叫他们用黄豆和盐滷来炼丹,结果“炼”得雪白细腻的豆腐。它虽非灵丹妙药,可美味可口,别有风味。此物迅速传开,风行于世,有诗为证:“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苦。早知淮南术,安生获泉布”。自此豆腐脑成为汉民族一道着名的传统小吃。

记载

《故都食物百咏》中称:“豆腐新鲜滷汁肥,一瓯隽味趁朝晖。分明细嫩真同脑,食罢居然鼓腹旧。”还注说豆腐脑最佳之处在于细嫩如脑,才名副其实。它的口味应鹹淡适口,细嫩鲜美,并有蒜香味儿。
《故都食物百咏》外称老豆腐:“云肤花貌认参差,未是抛书睡起时,
果似佳人称半老,犹堪搔首弄风姿。”注说:“老豆腐较豆腐脑稍软,外形则相同。豆腐脑如妙龄少女,老豆腐则似半老佳人。豆腐脑多正在晨间出售,老豆腐则正在午后。豆腐脑浇卤,老豆腐则佐酱油等素食之。” 清代名医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这样记载:豆腐,以青、黄大豆,清泉细磨,生榨取浆,入锅点成后,软而活者胜。点成不压则尤软,为腐花,亦曰腐脑。

特色

豆腐脑的最大特点是豆腐的细嫩以及柔软,故称豆腐中的脑,因此要掌握点卤的技巧。它要求熬浆用微火,不能溢锅(可以放入豆製品专用消泡剂消除泡沫,食用油也可以),使豆腐脑不糊、不苦、不涩,勾卤时用急火,一开锅就行。滷的烹製要用鲜羊肉片和好口磨汤,火候要掌握好,不能用炖肉的技法熬卤,才能保持滷的新鲜。
由于原料原因,豆腐脑本味是无味。
豆腐脑多在晨间出售,老豆腐则在午后。豆腐脑浇卤,老豆腐则佐酱油等素食之。)流行于中国大部分地区。各地风味迥异不同,豆腐脑是利用大豆蛋白製成的高养分食品。主要分为甜、鹹两种吃法。一般来说,甜食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江南是鹹的)、香港及台湾,鹹食则为中国北方。豆花製作须先将黄豆浸泡,依品种或个人喜好约4至8小时不等,黄豆吸饱水份后再加以打浆、滤渣、煮滚,复降温至90℃。最后步骤称为“沖豆花”,意即需沖入凝固剂豆浆后再静置5至15分钟才能完成。而豆花美味的技巧就出于豆浆与凝固剂融合的温度控制,以及沖豆花的速度与技巧。

讲究

卖豆腐脑时,盛豆腐脑还有讲究,用平勺盛在碗内,碗中间豆腐脑要像小馒头似的凸出,然后浇卤,卤从豆腐脑上流向碗的四周,浇完卤后,加蒜泥、辣椒油。葱,香菜,经加工过调料。每位厨师做出来的豆脑的口味又各不相同,各有特色,深受各地区百姓的追捧。一般早晨人们都情不自禁的吃上一碗热腾腾滑嫩嫩的豆腐脑。
豆腐脑豆腐脑

营养价值

豆腐脑营养丰富,含有铁、钙、磷、镁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糖类、植物油和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称。豆腐的消化吸收率达95%以上。两小块豆腐,即可满足一个人一天钙的需要量。
豆腐为补益清热养生食品,常食之,可补中益气、清热润燥、生津止渴、清洁肠胃。更适于热性体质、口臭口渴、肠胃不清、热病后调养者食用。现代医学证实,豆腐除有增加营养、帮助消化、增进食慾的功能外,对齿、骨骼的生长发育也颇为有益,在造血功能中可增加血液中铁的含量;豆腐不含胆固醇,为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症及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的药膳佳肴。也是儿童、病弱者及老年人补充营养的食疗佳品。豆腐含有丰富的植物雌激素,对防治骨质疏鬆症有良好的作用。还有抑制乳腺癌、前列腺癌及血癌的功能,豆腐中的甾固醇、豆甾醇,均是抑癌的有效成分。
豆腐脑,是利用大豆蛋白製成的高营养食品。与老豆腐相似(老豆腐较豆腐脑稍硬,形状则相同。豆腐脑如妙龄少女,老豆腐则似半老佳人。豆腐脑多在晨间出售,老豆腐则在午后。豆腐脑浇卤,老豆腐则佐酱油等素食之。)豆腐脑,是豆腐製作过程中的半成品。熟的且热的豆浆经凝固剂接触发生反应,大豆蛋白溶胶(即豆浆)发生蛋白质聚沉,如果反应物比例合适,反应条件(温度、浓度、搅拌程度等)恰当,大豆蛋白就会完全凝固形成豆腐脑。
1、强身健体。每百克豆浆含蛋白质4.5克、脂肪1.8克、碳水化合物1.5克、磷4.5克、铁2.5克、钙2.5克以及维生素、核黄素等,对增强体质大有好处。
2、防止糖尿病。豆浆含有大量纤维素,能有效的阻止糖的过量吸收,减少糖分,因而能防止糖尿病,是糖尿病患者日常必不可少的好食品。
3、防治高血压。豆浆中所含的豆固醇和钾、镁,是有力的抗盐钠物质。钠是高血压发生和复发的主要根源之一,如果体内能适当控制钠的数量,既能防治高血压,又能治疗高血压。
4、防治冠心病。豆浆中所含的豆固醇和钾、镁、钙能加强心机血管的兴奋,改善心机营养,降低胆固醇,促进血流防止血管痉挛。如果能坚持每天喝一碗豆浆,冠心病的复发率可降低50%。
5、防止脑中风。豆浆中所含的镁、钙元素,能明显地降低脑血脂,改善脑血流,从而有效的防止脑梗塞、脑出血的发生。豆浆中所含的卵磷脂,还能减少脑细胞死亡,提高脑功能。
6、防治癌症。豆浆中的蛋白质和硒、钼等都有很强的抑癌和治癌能力,特别对胃癌、肠癌、乳腺癌有特效。据调查不喝豆浆的人发生癌症的机率要比常喝豆浆的人提高50%。

营养成分

每100克豆腐脑所含热量44大卡。具体营养素含量详见下表:
所含营养素
含量(每100克)
单位
热量
44
大卡
碳水化合物
4.5
脂肪
1.65
蛋白质
3.26
纤维素
1.1

味道类型

食用豆腐脑时,可以将一小撮发胀的薯粉捞入竹製漏勺,放入沸水中烫一下捞起,放入配有味素、鸡精、白酱油、红酱油、红油辣椒、花椒末、生姜末、芽菜末、榨菜丁、芝麻油等十多种调味料的碗中,再把煮沸的豆腐脑盛在碗里。只放葱花、芹菜叶、油酥黄豆、油炸花仁、饊子的是素豆腐脑;再加一撮银线般的鸡脯肉丝就是鸡丝豆腐脑;若加一勺用卤油、辣椒、花椒、胡椒、生姜、孜然、郫县豆瓣、八角、三奈、茴香、冰糖、精盐熬制的牛肉汤汁就是牛肉豆腐脑。此外,由于中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的不同,在调料选择上也略有不同,风味各有千秋。

鹹味

鹹豆腐脑一般是加入适合鹹味的佐料,各地略有不同。北方有加入肉馅、芹菜、榨菜、黄花菜、木耳、香菇的;沿海地区有用海带丝、紫菜、虾皮的;还有放入麻酱、辣椒油、香菜、酱油、醋的;也有放韭菜花、蒜泥、葱花的等等,各地的口味不同主要取决于佐料。其中在河南还有一种加入胡辣汤的,称之为“豆腐脑胡辣汤两搀”,极富地方特色,而四川的麻辣豆花,麻辣鲜香,也别有风味。

甜味

甜的一般是加入糖浆或砂糖、红糖,夏天通常将豆腐花放凉了吃,冬天则加入热糖水食用,有人为了驱寒还会在糖水中加入姜汁或是为了口感加入绿豆、红豆、各色水果或是粉圆一起食用。更新颖的吃法会加上朱古力糖浆、满天星製成的“朱古力豆花”,香港还有配以黑芝麻糊的“芝麻糊豆腐花”,有人根据它的外形形象地将其称为“太极豆腐花”。

烹製工艺

作豆腐脑的方法有很多种,其基本原理都是通过添加的凝固剂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凝固,凝固剂有很多种,通常我们日常生活中和市面上使用的有三种:石膏、内酯、盐滷。而做豆腐脑主要用石膏或内酯。

做法一

家庭型製作方法:
1、制豆浆:建议你买一台豆浆机,乾黄豆浸泡3-4小时(夏天),冬天泡7-8小时,豆子泡好后放入豆浆机内,按照机器说明书操作,很快就可以製成热豆浆了。
2、点浆:将适量石膏或内酯用少量水调开(凝固剂可买现成的,包装上会有用量说明,一般石膏粉用量为豆浆量的千分之三至五,内酯用量为千分之一至二)放入 装豆腐脑的容器内,将煮好的豆浆趁热(做内酯豆腐脑需85摄氏度左右,石膏豆腐脑要达到95摄氏度左右)沖入,如果觉得豆浆与凝固剂混合不充分,沖完后马 上用勺搅动几下(注意不能搅太多太快,一般不需搅动)。
3、墩脑:浆点好后,将容器盖好,静置5——10分钟,即成鲜嫩可口的豆腐脑。
4、调味:内酯豆腐脑会有稍许酸味,石膏做的豆腐脑有点苦涩味。可以根据你自己的习惯调味。如果是喜欢吃甜的,也可在製浆时就加入糖。

做法二

家中製作非常简单,只需準备一点儿葡萄糖内脂(食品添加剂商店有售)。
具体方法,豆浆烧开后,趁热加入葡萄糖内脂,用乾净筷子稍搅一下,随即静置即可。
豆浆可以用豆浆机自製,也可以买。
如果準备做二碗豆腐脑,可用一小把黄豆,事先泡好,用豆浆机製成熟豆浆,葡萄糖内脂的用量大约是象小指甲盖这幺大的量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在做豆腐脑时,千万不要用不鏽钢的勺、筷等器皿,因为不鏽钢对氯离子敏感,而滷水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镁。
豆腐脑做成后,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放调料。

做法三

北京豆腐脑
【原料配方】 碾成碎瓣黄豆5千克, 瘦嫩羊肉1.5千克, 熟石膏粉225克, 乾菱粉3.25千克, 口蘑250克, 花椒5克, 蒜泥500克, 精盐100克, 酱油500克, 辣椒油100克, 麻油100克, 味素5克。
1.制豆腐脑:(1)将黄豆用凉水泡胀(春、秋季需泡3~6小时,夏季泡1小时,冬季泡五六小时,天冷急用,可用温水泡),加水约15千克磨成稀糊,越细越好。然后再加凉水15千克搅匀后,装入布袋反覆滤出浆水,直到豆渣不腻为止,5千克豆出35千克浆汁为宜。然后撇去浆汁上的浮沫,用大火烧浮,随即舀出1/3的浆汁,另用盆子盛起,其余的浆汁倒在另一保温的瓷桶内,面上的泡沫,也要撇清。(2)将熟石膏粉放入木勺,加温水0.5千克调匀沉入瓷桶的浆汁内,再往上一提,又顺势将木勺侧转把石膏倒入浆汁内,接着再将舀出的1/3浆汁沖入瓷桶浆汁内,使浆汁与石膏在翻滚中充分融合,静置5分钟后,撇去浮沫,下面凝结起来的就是豆腐脑。
2.浇卤:将羊肉切薄片。将口蘑洗净用稍多的水泡出汁,取出口蘑切快。用泡口蘑的汁水、蒜泥、盐、菱粉及清水约2千克调成芡汁待用。另用乾锅一只,先加入30千克的凉水烧沸,放入切好的羊肉片,加上盐、酱油、味素再烧沸,即将调好的芡汁边倒入边搅和,即成浇卤,盛入另一保温器内,撒上口蘑块,浇上用烧热麻油炸焦的花椒即成。
3.食用时,先将豆腐脑盛在碗内,豆腐脑上浇浇卤、辣椒油,撒上蒜泥即成。
产品特点:洁白软嫩,鲜香微辣,与烧饼同吃,别有风味。

做法四

石膏豆腐花
【基本材料】 熟石膏粉50克,乾黄豆1000克,生菜油25克,酱油200克,豆豉100克,花椒粉1.5克,熟油辣椒150克,味素0.5克,葱100克。
【做法】
1.乾黄豆用水泡约6 小时(中间换2~3次水后,用石磨磨成浆,滤去豆渣,放入锅内烧开,而后下生菜油,散去泡沫。另用一盆加150克水将石膏粉化开,再将烧列去泡沫的豆浆沖入盆内后用盖盖好,约1小时后成团即可。
2.将酱油、花椒粉、豆豉(用刀按成酱)、熟油辣椒、味素、葱(洗清切细末)在碗内调好,分别放入各小碟内。吃时,将豆花盛入碗中,调料每人1碟,拈豆花蘸碟子里的调料食用。
【本品特点】 功用为宽中益气,清热消炎,止渴利水。用于热病烦渴、下胃肠浊气、中暑、解热毒等症。

烹饪方法

做法一

【材料】:嫩豆花、澱粉、冬粉、芹菜、大头菜(也可用榨菜)、油酥花生、油辣椒、酱油、醋、味素、花椒、肉条(可以用红烧的牛肉或鸡丝,这两个是最正宗的牛华豆腐脑中放的,分别叫牛肉豆腐脑和鸡丝豆腐脑,我用的是腊肉条条代替)。
豆腐脑豆腐脑
【做法】
①大头菜切小丁,芹菜切末;
②大概50g的澱粉,我们做了四大碗;
③将澱粉用水调成水澱粉,不要太稀也不要太稠,兑水时刚好没过澱粉;
④锅中烧四碗水,水开后缓缓倒入水澱粉,一定要缓缓倒,边倒边搅,否则就要结成块状影响口感,待烧开冒泡;
⑤用铲子轻轻削下薄薄的豆花片;
⑥将削下的豆花片轻轻地放入烧开的澱粉糊中,待再次烧开即可;
⑦取一碗倒入适量的酱油、醋、油辣椒、花椒、味素。另取一净锅加水煮熟冬粉;
⑧舀入豆花澱粉糊入碗,装大概六、七分满,再放入适量煮好的冬粉;
⑨撒上芹菜末、大头菜丁、油酥花生即可!

做法二

【原料】:黄豆、猪肉、扇贝、黄花菜、木耳。
豆腐脑豆腐脑
【製作方法】:
①黄豆洗净,用清水浸泡4小时以上;
②将泡好的黄豆倒入豆浆机中,倒入适量的水,煮好豆浆;
③内脂用少许凉水融化;
④豆浆滤掉豆渣,放凉至80-90度,倒入内脂中,盖上盖,静置20分钟即可。
⑤猪肉切小丁、扇贝切小丁、黄花菜用清水泡软切小段;木耳用温水泡软摘去根部、洗净、撕小朵,姜切末;
⑥猪肉丁、扇贝丁分别加生抽、料酒、水澱粉腌製十几分钟;
⑦锅中放少许油,放入姜末、肉末炒至变白,放入扇贝翻炒均匀,放入黄瓜菜、木耳翻炒片刻,倒入生抽调味、老抽调色,倒入适量清水煮沸,最后加水澱粉勾芡即可。

做法三

【主料】:盒装嫩豆腐辅料:木耳黄花 香菇
【调料】:酱油 鸡精 大料 蒜泥 辣椒油澱粉 盐
【步骤】:①将木耳、黄花、香菇切丁,炒锅内放少许油,翻炒。
②加入酱油翻炒入味后加入适量的水、大料、鸡精,待水开之后放入水澱粉勾芡。最后放少许盐。
③将盒装嫩豆腐打开包装,用勺子横向将豆腐舀出,放入锅中,2分钟后关火。
④将製作好的豆腐脑盛入碗中,加少许蒜泥和辣椒油即可。

做法四

材料:
主料:内酯豆腐300克、乾黄花菜5克、乾木耳5克、香菇4个、鸡蛋1个
调味料:葱5克、姜5克、油30ml、盐2克、糖2克、老抽3ml、生抽5ml、水澱粉40ml、蒜2瓣、豆腐乳汁10ml、韭菜花2克
做法:
①将黄花和木耳洗乾净提前30分钟,加入清水泡发,泡发后切丝。
②将内酯豆腐从盒中取出放入大碗,上锅蒸20分钟,蒸好后保温备用。
③葱切丝,姜和蒜都切末,将香菇洗净切丝,蒜压成泥备用。
④炒锅加热,倒入油,温热后加入葱和姜,煸出香味,下入黄花菜、木耳和香菇丝煸炒。
⑤往锅中倒入约400ml水,再加入老抽调色,放糖、盐和生抽调味。
⑥中火煮开后将水澱粉慢慢倒入锅中勾芡,最后将打散的鸡蛋慢慢淋入汤中,待蛋花飘起关火。
⑦将汤汁舀一勺浇在蒸过的热内酯豆腐上,加些韭菜花,蒜泥和腐乳汁即可。

做法五

【主料】:黄豆200克
【辅料】:内酯4克、虾皮10克、红椒4/1个
豆腐脑
【调料】:生抽3汤匙、水1000克、芝麻油5克
【製作方法】
①200克乾黄豆用清水泡发8-10小时(夏季放在冰柜冷藏里泡发)。
②泡好的黄豆用清水洗净,加1000克清水,用原汁机磨成浓豆浆(或用普通料理机打磨),磨好的豆浆过滤后待用。
③豆浆上火煮透,全程不要火大,以防溢锅。
④煮好的豆浆撇去浮末,关火。
⑤内酯放入容器,加少许清水调匀,豆浆温度降至80-90度(表面能看到豆腐皮凝结),沖入装内酯的容器中,搅拌2圈。
⑥静置15分钟,豆腐脑製作完成,盛出用生抽、虾皮、红椒、芝麻油调味即可食用。

其他做法

炒豆腐脑
【所属菜系】:山东菜
豆腐脑豆腐脑
【基本材料】:嫩豆腐500克、水发海米50克、鹹雪里蕻25克。
【製作方法】:
①雪里蕻洗净,挤乾切末,海米切末;
②青蒜苗切段,嫩豆腐片去皮製成泥;
③油烧至6成热,放葱姜末呛锅,再放入豆腐泥,海米,雪里蕻,精盐,料酒,炒3分钟装盘,撒上葱段即成。
烩豆腐脑
【主料】:红萝蔔50公克、香油少许、豆腐脑1块、素蟹黄丝80公克、玉米粒80公克、小黄瓜两条。盐、味素各适量、太白粉酌量、胡椒粉少许。
【做法步骤】:
①小黄瓜、红萝蔔、香菜洗后分别切成末,玉米粒也洗乾净,与豆腐脑、素蟹黄丝备用。
②豆腐脑放入蒸笼蒸4—5分钟,取出摆放于盘中央。
③放2大匙油于锅中烧热后,放入其余材料、所有调味料油及1碗水炒熟后,倒淋在豆腐脑上即可。
云片豆腐脑
【原料】:白玉豆腐、鹌鹑蛋、盐、味素、色拉油、糖、生菱粉
【製作】:
①将鹌鹑蛋去壳放入小匙内蒸熟后,取出成云片,待用。
②豆腐加工后放入锅内翻炒,加入调料,勾芡起锅,装入盘内,再将云片放在上面即成。
滷汁豆腐脑
【原料】:香菇、木耳、猪瘦肉、食用油、酱油、盐、料酒、水澱粉、胡椒粉、蛋清
【做法步骤】:
①内酯豆腐撕去包装,放在盘子里入烧开的蒸锅中蒸6分钟左右,蒸好备用。
②蒸豆腐的时候,把瘦猪肉、木耳和香菇均切成小丁备用。
③把肉丁放入容器中,加盐、胡椒粉、蛋清、水澱粉腌5分钟。
④炒锅热油,放入肉丝煸炒至变色,加入香菇丁、木耳丁。
⑤倒入料酒、酱油、清水,烧开后,用澱粉勾芡,淋少许香油,起锅倒在蒸好的豆腐上。

注意事项

1、最好不用香葱为作料。
2、老人、缺铁性贫血患者尤其要少食,儿童不宜多吃。
3、北方多喜食鹹鲜味豆腐脑,南方则偏好甜味豆腐脑。
4、豆腐脑的嫩滑程度取决于添加的滷水和火候,味道的关键则在滷料。
凡平素胃寒,饮食之后不适或作闷,反胃之人忌食;患有慢性肠炎,易腹泻,腹胀,夜尿频多,遗精梦泄者忌用。
豆腐脑不能与含草酸高的食物一起吃,其原因是豆腐含钙高,钙与草酸可生成难溶或不容的草酸钙,影响钙的吸收。如菠菜、竹笋、苋菜等含草酸高,但是如果将烹饪方法改变一下,还是可以的。如将菠菜、竹笋等含草酸高的食物先用开水过一下,就可除去大部分的草酸,就可以减少其影响。
豆腐脑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白质,一次食用过多不仅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蛋白质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