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豆建民

(2020-03-17 13:38:07) 百科
豆建民

豆建民

豆建民,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区域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系党总支书记,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豆建民
  • 性别::男
  • 民族::汉
  •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 职业::教育 教授
  • 政党::中国共产党

EMBA名片

豆建民
豆建民豆建民
豆建民: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区域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系党总支书记,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主讲EMBA

上海财经大学

研究领域

包括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现代企业理论、理论经济学等。在《中国社会科学》、《财经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
曾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项目。
独立撰写出版专着2本,译着1本,参与撰写出版专着10多本,已出版图书总计200多万字。

学术获奖

曾获得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上海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等。

主讲课程

开设的研究生课程主要有: "个体经济学"、"总量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与比较研究"、“区域经济与投资布局”等。

学术论文

1.《科学发展观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协调》,载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论文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
2.《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的区域经济效应》,《财经研究》2005年第10期。
3.《国内资本流动对我国区域经济成长的影响》,《当代财经》2005年第8期。
4.《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成因及其整合途径》,《生产力研究》2005年第8期。
5.《上海科技创新能力与科技体制改革》,载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研究》(论文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
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上海与西部经济合作》,载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上海发展》(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期权转让:资产管理公司市场退出的理想途径》,《上海金融》,2005年第4期。(第一作者)
8.《股票期权制在债转股企业中的运用》,《商业时代》,2005年第5期。(第一作者)
9.《我国区域经济合作障碍及其对策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第11期。
10.《激活创新主体,推进产业升级》,《文汇报》2004年8月3日。
1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缩小地区经济差距》,载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与实际问题研究》(论文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
12.《我国省际资本流动的区域经济效应研究》,载于《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东方学术文库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3.《人力资本间接定价机制的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本文获上海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上海市社联主办)大会交流论文;获上海财经大学第十届“中振科研基金”优秀论文奖。
14.《中国东西部经济合作的政策措施与效果》,《生产力研究》2003年第3期。
15.《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及其合作成效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3年第9期。人大複印资料《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3年第12期全文转载。
16.《中国区域经济合作中政府干预的原因、问题与建议》,《改革与战略》2003年第11期。
17.《胡寄窗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探索》,《财经研究》2003年第10期。
18.《期权制:北京与国外的比较》,《经济论坛》2003年第12期。
19.《区域经济理论与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年第2期。
20.《从“两个大局”思想到西部大开发战略》,载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论文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版。
21.《分享企业剩余:人力资本的间接定价机制》,载于《人文社会科与当代中国》(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2.《风险投资:基于企业治理结构的分析》,《财经研究》2000年第10期。《信託研究》(内刊)2000.5全文转载。
23.《发展西部地区民营经济的战略重点与实现途径》,《理论与改革》2001年第4期。
24. 《建国以来我国对股份制问题的争论与突破》,《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年第10期。人大複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12期全文转载。
25.《论新中国公司制思想的变迁》,《上海社科院学术季刊》2000年第3期。
26.《证券市场与国企改革》,载于《新探求、新视角、新跨越》(论文集),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27.《近代中国的股许可权制与家族公司思想》,《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28.《近代中国控股公司问题初探》,《经济与管理论丛》,2001年第1期。
29.《上海市高校产学合作教育的深化与发展探索》,载于《新探求、新视角、新跨越》(论文集),学林出版社2001年6月版。
30.《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作用和影响》,载于《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版。
31.《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合理性及其意义》,《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1年第1期。
32.《二十世纪西方经济学说的演进(上)》,《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年第7期。
33.《二十世纪西方经济学说的演进(下)》,《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年第8期。
34.《我国现代公司产权分析:总结与反思》,《财经研究》1999年第2期。
35.《家庭观念与海外华人家族企业》,《中国文化月刊》(台湾)1997年第9期。
36.《论中国近代股份制思潮》,《财经研究》1997年第9期。
37.《选择与创新》,《财经研究》1997年第2期。人大複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1997年第3期全文转载。
38.《从现代新制度经济学看荀子的经济思想》,《学术界》1997年第2期。
39.《邓小平理论的经济学意义》,《学习邓小平理论论文集》,上海财大出版社1997年8月版。
40.《论中国农业的集约型发展战略》,《经济问题》1996年第6期。人大複印资料《农业经济》1996年第8期全文转载。
41.《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分析》, 《财金贸易》 1997年第3期。

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收敛性的实证研究》。
2.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联合发布课题《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制度协调、构架研究》。
3.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系列课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体制与机制研究》。
4.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博士点基金)项目《要素流动性与中国区域经济收敛性的实证研究》。
5.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风险投资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6.主持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
7.主持财政部“九五”规划课题《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绩效与问题》。
8.主持上海汽车工业基金课题《风险投资机构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制度研究》。
9.主持上海财大“211”工程建设项目《债转股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