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洪梵法师

(2019-12-29 21:17:17) 百科

洪梵法师

释洪梵(1889-1991),

释洪梵法师,生于1889年,南充御史乡一个贫穷农家,俗姓伍,名兴平,12岁丧父,初到长乐乡龙五爷糖果铺作学徒。18岁于御史乡钦头寺剃度为僧,1921年住南充清泉寺。1937年,外出参学,遍游名山丛林,后又回清泉寺,发心修西竺茅庵。1951年,政府接管寺院,大部僧尼还俗,唯清泉寺保留,洪梵法师与徒继续住庙,僧人耕田自养,法师行医。1962年,洪梵法师选为南充市政协委员。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寺院再遭浩劫。法师悲心不已,行医治病,义诊施药40余年,深受民众讚誉;“圣手医百病,佛心暖万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宗教政策的逐步落实,1981年,洪梵法师再度选为南充市政协委员,1985年,南充成立佛教管理委员会,法师当选为主任,1989年,被评为四川省宗教界“为四化服务的先进个人”,1991年10月6日,因脑血栓,医治无效,在清泉寺圆寂,世寿102岁。

基本介绍

  • 本名:伍兴平
  • 别称:释洪梵法师
  • 所处时代:清朝、民国、近代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南充御史乡一个贫穷农家
  • 出生时间:1889年
  • 去世时间:1991年10月6日
  • 主要成就:被评为四川省宗教界“为四化服务的先进个人”
释洪梵介绍
释洪梵(1889-1991)

俗名伍兴平。男,清光绪十五年(1889)生于南充县御史乡一个贫穷农家。12岁丧父。经人介绍到长乐镇一家名叫龙五爷的糖果铺作学徒。18岁入南充县御史乡钦头寺出家。民国16年(1927)来南充清泉寺。民国26年(1937)外出云游,朝拜普陀、五台、峨眉、九华等全国有名的大丛林。归寺后,即发心建修西竺茅庵,培修大雄宝殿兼塑十八罗汉、穿金彩画。1951年,土地改革中,本市绝大多数寺庙及田产被分给农民或由政府接管,僧尼大都还俗。唯清泉寺保留,释洪梵及其徒弟继续住庙。洪梵行医治病,其他僧人耕种田土自养。1962年,洪梵被选为南充市政协委员。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寺庙佛像被毁,1971年寺庙前殿、戏楼、西竺茅庵及西禅房相继被拆。大雄宝殿被闢为生产大队基建队工具房,生产队蚕房。释洪梵本人也受到冲击,但他始终不离清泉寺,始终以慈心待人,以行医治病为业,对清泉寺周围的农民看病他从不收费。对孤寡贫穷病人不收诊费和药费。对路程较远又无钱回家的病人,他还送给车费或路费。赢得了信众和民众的尊敬和爱戴。释洪梵行医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不仅善治风湿病、妇科病、胃病,还治过精神病人。其中有3位患者完全恢复正常,也治好过食道癌患者。他始终以"既让患者用钱少,又要把病治好"为行医原则。1986年4月,南充县五龙乡一个50岁左右的农妇,患有风湿病,又有严重的妇科病,四处求医无效。听人说清泉寺有一出家人医术高超,便请人抬到清泉寺,求释洪梵治病。三剂药后,病人就能自己走上山就诊了。长乐一名叫源惠的妇女,患风湿病瘫痪卧床不起,也是听人传说后,由家人抬到寺中,半月后病人康复行走如同常人。全家感恩不尽,称誉洪梵是"圣手医百病,佛心暖万家"。民众称颂说:"德高望重洪梵僧,医术精湛为病人。百岁老人心不老,治病疏财实可尊"。慕名求医的病人太多,他就传授医技给弟子胜精,让其行医治病。1987年,胜精就能独立处方了。

洪梵师行医治病有些收入。市政协每月发给他60元生活费,但他一直都保持非常俭朴的生活。一分一厘积攒下来的300元钱捐献给寺庙修建中药房。1985年清泉寺经过培修重新开放。在培修前后他共拿出1600余元。经他和信众努力,修复了大雄宝殿,重塑佛像。重建了东、西厢房及僧人禅房、厨房等。维修了上山的梯道。还建有可供200人进餐的食堂和100人住宿的客房。千年古剎清泉寺已由破烂不堪的小庙,培修成庄严肃穆、香火旺盛的奉佛场所,风景优美的游览胜地。

1981年释洪梵重新当选为南充市政协委员,1985年成立南充市佛教管理委员会,他任主任。1989年被评为四川省政府宗教界为四化服务的先进个人。1991年10月6日上午9时25分,因患脑血栓病,医治无效在清泉寺圆寂。终年103岁。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