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洞头区

(2019-04-02 02:25:23) 百科
洞头区

洞头区

洞头区是浙江省温州市的市辖区,是温州市四大主城区之一,古称中界,地处浙南沿海,瓯江口外,由103个岛屿和259座岛礁组成。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20°59′45″-121°15′58″,北纬27°41′19″-28°01′10″之间。

洞头区陆地面积172.5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652平方公里。全区现辖北岙、东屏、元觉、霓屿、灵崑5个街道,大门镇和鹿西乡,户籍人口15.4万,2015年常住人口12.91万。

2018年12月12日,被命名为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洞头区
  • 外文名称:Dongtou District
  • 别名:东海明珠,百岛洞头
  •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
  • 下辖地区:5个街道,1个镇,1个乡
  • 政府驻地:北岙街道
  • 电话区号:0577
  • 邮政区码:325700 
  • 地理位置:浙江省东南部沿海,温州市瓯江口
  • 面积:172.50平方千米
  • 人口:10.01万(2016年常住人口) 
  • 方言:吴语瓯江片,闽南语
  • 气候条件: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望海楼,仙叠岩,半屏山,大沙岙海滨浴场,龟岩峰等等
  • 机场:温州龙湾国际机场
  • 火车站:温州站,温州南站
  • 车牌代码:浙C
  • 行政区划代码:330305

历史沿革

洞头置县历史短,但开发历史悠久。据九亩丘出土文物考证,早在3000多年前,洞头列岛就有人类活动。
洞头区
春秋战国,为瓯越之地。
秦,属闽中郡。
西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属回浦县,隶会稽郡。东汉,建武元年至三年间(25-27),改回浦县为章安县,永和三年(138)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遂为永宁县地,仍隶属会稽郡。
三国,属吴国,仍为永宁县地。太平二年(257),分会稽郡东部置临海郡,永宁县属之。
东晋,太宁元年(323),分临海郡立永嘉郡,以永宁县为郡治。宁康二年(374)分永宁县置乐成县,今洞头县境遂为乐成县地。
隋,开皇九年(589),改永宁县为永嘉县,隶处州,今洞头县境为永嘉县地。开皇十二年(592),改处州为括州。
唐,武德五年(622),分括州置东嘉州,分永嘉县复置乐成县,今洞头县境又为乐成县地,隶东嘉州,武德七年(624),又撤乐成县併入永嘉县,今洞头境地复为永嘉县地。贞观元年(627),废东嘉州,永嘉县隶括州。高宗上元二年(675),分括州置温州,设州治于永嘉。载初元年(689),复置乐成县,隶温州,今洞头县境复为乐成县地。
五代十国时,乐成县属吴越国。
后梁开平二年(908)改乐成为乐清,今洞头县境为乐清县地,仍属温州。
南宋,鹹淳元年(1265)属瑞安府。
元,属温州路。
明,属温州府。
清,雍正六年(1728),置玉环厅,隶温州府。今洞头县境划玉环厅第二十都。
民国元年(1912),改玉环厅为玉环县,隶瓯海道,今洞头县境为玉环县第四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今洞头县境建政为三盘区。
1949年10月7日(农曆八月十五)洞头境首次解放和1952年1月15日洞头全境最后解放后,均仍属玉环县。1953年6月10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洞头置县,隶浙江省温州地区专员公署。1958年5月2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洞头县建制,7月1日起划归玉环县。1959年1月7日,国务院决定撤销玉环县建制。4月1日起,洞头划归温州市。1964年10月31日,国务院批准恢复洞头县建制,隶浙江省温州地区专员公署 。1965年3月1日起,县人民委员会正式对外办公。1981年9月22日,温州地区与温州市合併,洞头即改隶浙江省温州市。
2015年7月23日,国务院批准温州市洞头县撤县设区。9月1日,温州市举行洞头撤县设区动员大会暨授牌仪式。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3年6月10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洞头置县,隶浙江省温州地区专员公署。1958年5月2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洞头县建制,当年7月1日起划归玉环县。1959年1月7日,国务院决定撤销玉环县建制。当年4月1日,洞头划归温州市。1964年10月31日,国务院批准恢复洞头县建制,隶浙江省温州地区专员公署 。1965年3月1日起,县人民委员会正式对外办公。1981年9月22日,温州地区与温州市合併,洞头即改隶浙江省温州市。
洞头区
2001年11月16日,洞头县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双朴乡、三盘乡、北沙乡建制,併入北岙镇。北岙镇辖27村、7居,驻镇前路1号(原址)。撤销半屏乡建制,併入东屏镇。东屏镇辖17村,驻府前路51号(原址)。撤销霓南乡、霓北乡建制,合併设立霓屿乡。霓屿乡辖10村,驻滨海北路2号(原霓北乡址)。调整后,洞头县辖北岙、东屏、大门3个镇和霓屿、元觉、鹿西3个乡。
2011年,洞头县行政区划作如下调整:一、撤销北岙镇建制,在原北岙镇的行政区域内设立北岙街道办事处。调整后,北岙街道办事处辖6个社区、23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镇前街1号。二、撤销东屏镇建制,在原东屏镇的行政区域内设立东屏街道办事处。调整后,东屏街道办事处辖16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府前路51号。三、撤销元觉乡建制,在原元觉乡的行政区域内设立元觉街道办事处。调整后,元觉街道办事处辖7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繁府路15号。四、撤销霓屿乡建制,在原霓屿乡行政区域内设立霓屿街道办事处。调整后,霓屿街道办事处辖10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滨海北路2号。调整后,洞头县辖北岙、东屏、元觉、霓屿4个街道办事处和大门镇1个镇、鹿西乡1个乡。
2015年7月23日,国务院批覆同意洞头县撤县设区,将温州市龙湾区灵崑街道划归洞头区管辖。
2015年9月1日,温州市洞头区正式挂牌成立。

区划详情

截至2015年9月,洞头区辖5个街道、1个镇、1个乡、 6个社区、4个居民区、93个行政村。区政府驻北岙街道。
区域面积人口政府驻地
北岙街道
24.28平方公里
4.73万人
镇前路1号
东屏街道
14.48平方公里
2.10万人
中侖村府前路51号
霓屿街道
11.50平方公里
1.22万人
布袋岙村滨海北路2号
元觉街道
7.84平方公里
0.94万人
状元村繁府路15号
灵崑街道
55.05平方公里
2.23万人
沙塘村繁灵街
大门镇
35.80平方公里
2.53万人
镇中路4号
鹿西乡
10.06平方公里
0.80万人
鹿西村海景街92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温州市洞头区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总面积2777.3平方公里(含水域)。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20°59′45″-121°15′58″,北纬27°41′19″-28°01′10″之间。

地形地貌

洞头区侵蚀丘陵地貌分布广泛,约占全区陆地面积的91%。其中高丘陵(海拔250米以上)主要分布于大门岛以及鹿西、霓屿、状元岙等岛的中部和洞头岛的西部,山坡较陡,一般30-40°,特别是边缘地带,常有大于40°的陡坡或陡崖出现;顶部较平缓,坡度一般15-25°。最高山峰烟墩山位于大门岛,海拔高391.8米。高丘陵以凸型坡及直线型坡为主,部分地段为複合型坡。低丘陵(海拔<250米)主要分布于洞头岛、半屏岛、三盘岛、小门岛以及鹿西、霓屿、状元岙等岛的边角部位,山顶部较平缓,为10-25°,山坡坡度25-35°,局部坡麓地带有超过35°的陡坡及陡崖。低丘陵的山坡地形以凸型坡和直线型坡为主,局部为阶梯状複合型坡。堆积地貌主要分布于大门、洞头两岛,面积小,分布零星。其中洪积平原零星分布于大岛屿的沟谷及山麓地带,上游坡度10-15°,下游坡度3-10°。海积平原主要分布于洞头岛、大门岛及小门岛,在霓屿岛及半屏岛亦有小块分布,地势平坦。

气候特徵

洞头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气温年较差和月较差比较小,冬暖夏凉。据1971年以来的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为17.5℃,年平均降雨量1319.4毫米,年平均总蒸发量1538.3毫米,年总日照1932小时;多年平均降雨量自西北向东南由高到低呈明显的条带状分布,最大年降雨量为1990年的1822.7毫米,最小年降雨量为1971年的647.9毫米,降雨多集中在3-6月和8-9月。每年7-10月,是颱风频繁影响的季节,颱风及颱风带来的强降雨是影响本区最主要的灾害性气候。2005年5号颱风“海棠”在区境内的过程降雨量为472.5毫米,24小时降雨量372.2毫米(7月19日12时至20日12时),1小时降雨量76.3毫米(7月20日1时),均创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水文情况

洞头区境内地表水系不发育,常年流水的山间溪流稀少。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洞头全区有小型水库6座,正常库容总量185.95万立方米。
油田资源
洞头距正在开发的东海油田最近勘探点仅10多公里。洞头小门岛上建有亚洲最大的天然液化石油气储运基地。
滩涂资源
洞头的浅海滩涂资源十分丰富,1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26.6万亩,潮间带滩涂10.16万亩。
渔业资源
洞头的海域面积达792平方公里。洞头渔场是浙江重要渔场,渔场面积达4800多平方公里,常年洄游的鱼、虾、蟹类达300多种,其中常见的鱼类有40多种。

人口民族

2010年,洞头常住人口为8.77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9.64万人相比,十年共减少0.87万人,减少9.08%,年平均减少0.95%。
2010年,洞头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3.43万户,家庭户人口为8.33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43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02人减少0.59人。
2010年,洞头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36万人,占49.76%;女性人口为4.40万人,占50.2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5.10下降为99.07。
2010年,洞头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39万人,占15.89%;15-59岁人口为5.88万人,占67.03%;60岁及以上人口为1.50万人,占17.0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08万人,占12.34%。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4.78%,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0.84%,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93%,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18%。
截至2014年,洞头的户籍人口有15.4万。全区以汉族为主体民族。

经济

综述

2014年,洞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4.56亿元,较2013年增长8.8%,增速排名居温州市第一。
洞头区

第一产业

2014年,洞头实现渔业总产量16.72万吨,总产值9.45亿元,分别比2013年增长6.0%、5.7%。通过农博会等达成意向订单额800余万元,全年实现渔农业招商引资2.25亿元。创成2个省级渔业主导产业示範区和1个市级特色渔业精品园,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1家。

第二产业

2014年,洞头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8.22亿元,比2013年增长9.1%,增幅较2013年同期提升16%。其中规上工业产值47.27亿元,比2013年增长4.5%,增幅较2013年同期提升15.4%。洞头完成“个转企”112家,新增超亿元企业1家。新产品产值8.72亿元,比2013年增长97.02%。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2家。省级专利示範企业实现零突破,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52件,增幅为420%。

第三产业

2014年,洞头实现增加值增长9.3%,高于生产总值增速0.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5亿元,比2013年增长18.2%。实现商品销售总额83.05亿元,比2013年增长15.8%。电子商务稳步推进,已有126家企业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网路销售,5家电商企业和物流企业入驻电子商务园。洞头的旅游接待人数39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98亿元,分别比2013年增长10.6%、10.8%。洞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57.29亿元,比2013年增长13.3%;各项贷款余额55.58亿元,比2013年增长35.6%,其中创新信贷产品贷款余额4.20亿元,为2013年的两倍;金融风险防控持续增强,不良贷款率为0.78%。

社会事业

教育

2012年,洞头的3-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6%左右;国小、国中的入学率和巩固率分别保持在100%和99.9%。洞头6个街道(乡镇)均成立社区学校。温州市教师教育院洞头分院、职教中心迁建工程和新洞二中(一、二期工程)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温州医科大学洞头校区、海霞中学迁建工程开展前期工作。

卫生

2012年,洞头每千人拥有医生数2.1人,每万人拥有病床数18.7张。启动实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完成县人民医院门诊楼改扩建主体工程,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13个农村新社区全部实现计卫合作。2012年,洞头甲乙丙类传染病总发病率为499.2/10万,比2011年下降26.5%。

文体

洞头县市民活动中心(一期)已于2011年10月对外开放,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县图书馆、县文保所完成搬迁工作;建成东屏、大门、霓屿和元觉综合文化站,鹿西综合文化站已完成主体工程;改建提升新城文化广场、放生广场,建成10个社区文体服务中心。文体创建工作加快推进,已创成“东海文化明珠”工程1个、“金海岸文化网”工程4个,省级体育强镇(乡)实现全覆盖。海洋动物故事、洞头妈祖祭典两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32个项目入选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就业

2011年和2012年洞头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3.72%和2.56%,均控制在4%以内;两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768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970人。2012年,洞头举办6场就业招聘会,其中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1场,收集和发布就业岗位2118个;同时,还开展了渔农民转移就业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外来务工人员技能提升培训和残疾人就业创业培训等。

社保

2011年和2012年,洞头新增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947人,新增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102人,新增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923人,新增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917人,新增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71人。城乡低保补助标準提高,城镇低保补助标準由每人每月380元调整为475元,农村低保补助标準由每人每月310元调整为360元。2012年财政对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支出517万元,较2011年增长20.0%;拥有社会福利院5家;对全县五保对象实行集中供养,2012年集中供养率达到98.7%;共建有“星光老年之家”60个,村居覆盖率达到65%。2012年共救助困难对象329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226万元。

交通

洞头交通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城区集镇市政道路、县道公路及农村公路。市政道路主要存在于洞头本岛老城区与新城区及在建的工业园区,县道公路的主要由目前基本贯通的环岛公路、本岛鸽梅线老公路、五岛接线公路、大门环岛公路,鹿西岛公路组成,农村公路则是由原来各乡村的机耕路改造而来康庄公路等等。
洞头区

旅游

东岙渔村位于洞头东南端,是省级特色旅游村,周边有仙叠岩景区,半屏山景区等。每年相继举行七夕节(旅游节)、普渡节。
仙叠岩海滩、礁石、巨岩浑然一体。传说巨石为神仙所叠,故名。泛舟海面,可见十八钓鱼台、蛤蟆欲仙等景观。
大沙龙海滨浴场位于半屏西北侧,与洞头渔港码头相对,又称百步沙,水浅沙细,沙层厚达数米。
大石滩在大瞿岛东面有一片海岸开阔的石滩,面积约0.6公顷。滩上堆满各种巨型卵石,石滩附近有宋人面壁、白龙吸水、海径天门、佛手掌、卧牛石等景观。
石佛观海为大瞿岛东海岸的一块高约10米的礁石,兀立海边,酷似一尊拱手趺坐于莲花台上观音像,正对波涛万顷东海。
鸟岛,双峰岛、北摆岛、南摆岛为候鸟栖息地,夏秋间鸟类成行成队飞抵鸟岛,生育繁殖,有海鸥、白鹭、海燕、赤嘴鹭鸶等。
佛掌峰位于大瞿岛景区,一堵高30多米的山峰在海边突兀而 立。附近有老僧接客、青蛙聚会、白象吸水等到景点。
望海楼望海楼
马岙潭沙滩位于大门岛美岙村景区。长约700米,宽400米,沙质为铁板沙。
龟岩峰位于大门镇龟岩岙山上,地处岙底村、沙岙村、石浦村三村交界。海拔335米,由两块巨石天然合成。
望海楼建在洞头本岛最高处,海拔227米,整个景区占地140.9亩,主楼2700平方米,楼层明三暗五,高35.4米,坐北朝南。

民俗

洞头八大巧
洞头八大巧,指的是:“木船用火烤,驾舟靠双脚,纸灯水上飘,动物满船跑”;“生米锅中炒,熟饭用粉包,猫耳朵下水煮,美人儿任你咬”。前四巧是渔业生产习俗,后四巧是渔乡吃食习俗。
灯会
洞头区
洞头的龙灯活动,始于清道光年间,已有近200年历史。製作龙灯,龙头龙尾大多以篾编纸糊彩绘而成,龙身则用布制,彩绘龙鳞。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