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洞口赣方言语音研究

(2019-04-05 14:20:45) 百科
洞口赣方言语音研究

洞口赣方言语音研究

《洞口赣方言语音研究》第一部记录洞口赣语的书籍,由龙海燕编纂,民族出版社出版,《洞口赣方言语音研究》採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比较法和统计法。以《切韵》音係为参照,通过纵向比较来考察洞口赣语的历史演变情况;并且从横向的角度来比较它同洞口湘语和江西赣语的异同。

基本介绍

  • 书名:洞口赣方言语音研究
  • 作者:龙海燕
  • ISBN:710509784
  • 页数:368页
  •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12
  • 装帧:平装
  • 开本:32开
  • 语言:赣语

内容介绍

赣语是我国南方的一种重要的汉语方言,它的标準音点是江西省的省会南昌市。多年来研究的人员颇多,取得的研究成果也很丰厚。湖南师範大学鲍厚星先生、江西师範大学颜森先生、南昌大学刘纶鑫先生都长期致力于赣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也有一些中青年学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应该说人们对赣语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全书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洞口县的地理、人口及历史概况
第二节 洞口方言的研究情况及选题意义
第三节 方言点的设定和调查对象
一、方言点的设定
二、调查对象
第二章 洞口赣语各个代表点的语音系统
第一节 洞口赣语内部的共性与差异
一、洞口赣语内部的共性
二、洞口赣语内部的差异
第二节各个代表点的语音系统
第三章 洞口赣语的声母
第一节 全浊声母
一、古全浊塞音声母的演变情况
二、古全浊塞擦音声母的演变情况
三、古全浊擦音声母的演变情况
第二节 古清音声母的演变
一、帮端见
二、知精庄章
三、心生晓书非
四、影母
五、透滂敷
六、溪彻清初昌
第三节 古次浊声母的演变
一、疑微日
二、泥来母
三、明母
第四节 洞口汉语方言的归属
一、关于洞口汉语方言归属

洞口概况

洞口县的历史非常悠久。从新石器时代起,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1974年在洞口区花古乡七里村出土的文物“石斧”,经鉴定产于新石器时代,距今约6000年。1986年在高沙区石榴村出土的文物“鸟兽壶”,据鉴定是西汉早期的遗物。但直到西汉时期,洞口境内仍为苗瑶族居住。东汉桓帝在元嘉元年即公元151年,派官驻守都梁(洞口旧属)以镇苗。汉族人口才从此慢慢入境。北宋末年,金辽侵犯中原,北方汉族大批南迁。元末明初,大量汉人从江西的泰和、丰城等地纷纷迁入,因而把江西的赣语带到洞口县境内。明末清初,又有大批汉族从闽、鄂、鲁、豫、皖等地迁入,定居在今洞口境内的蓼水、平溪江、黄泥江的中下游一带。而原来的瑶族、苗族等土着居民则被挤进雪峰山内。汉族居民迁入洞口后,一般以姓氏为纽带集中居住,如三阳王家、马鞍曾家、山门尹家等等。据考证,1986年全县共有姓氏299个,其中清代以前迁入的137个,占总姓数的45.8%,民国年间和新中国建立后从外地迁入的有162个,占总姓数的54.2%。
从历史行政区划看,秦代洞口县属长沙郡;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称都梁侯国,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称都梁县,属零陵郡;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年),改都梁县为武冈县,属昭陵郡;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析武冈县东北地区置都梁、建兴二县,洞口属建兴县管辖,仍隶属昭陵郡;南朝梁大通二年(528年),又合武强、建兴、都梁三县为都梁县;隋朝开皇十年(590年),原来三县合併而成的都梁县又併入邵阳县,洞口因而属邵阳县管辖;隋大业元年(605年),从邵阳县内析置出武攸县,洞口为武攸县辖地;唐代武德四年(621年)易武攸县为武冈县,另置建兴县,洞口属建兴县;唐武德七年(624年)并建兴入武冈;北宋崇宁五年(1106年)武冈设军,领武冈、莳竹、临岗三县,洞口在武冈县管辖之内。

作者简介

龙海燕,1968年生,湖南洞口人;语言学博士,贵州民族学院副教授。2003年,毕业于云南师範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获语言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从事历史比较语言学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并师从季永海教授学习满文满语。2006年,获语言学博士学位,任教于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文化学院。教学之余,师从同事随班学习过黔东南苗语、黔西南布依语等民族语言。现主要致力于布依族语言研究。主持或参与各类课题3项,发表专业论文多篇。

赣语概况

赣语是江右民系使用的主要语言,在语言学上是指分布于江西赣北、赣中、赣东、赣西以及湖南东部(包括洞口县以及绥宁和隆回的北部)、湖北东南部、安徽西南部和福建西北部具有较大相似性的一种语言,包括近一百个县市,使用人口约5500万,是汉语八大语系之一。
赣语历史十分悠久,还保留着许多远古时的印记,比如“站”是国语中最普通的辞彙,而赣语族群却说成“企”,商周时的华夏族就是这幺说的。“企”的甲骨文和金文描绘了一个侧立的“人形”,特彆强调了“脚掌”,生动的表示了“站立”的意义。后来随着隶书的出现,“人”和“企”开始分离。在“企鹅”一词中,“企”字任然保存了古义,说明它不是普通的鹅,而是站立着的鹅。
其实早在西汉时期,赣语就已经开始初具规模了。赣语的发展历史主要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是秦汉时期,在秦国统一六国之后,由于经济政治上的需求,组织了一系列、强制性的人口迁移。而从这时候开始,赣语由此开始茅芽。而在两晋南北朝的270年中,出现了7次南下移民的高潮。这时候的赣语也形成了一种新的汉语方言。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