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2018-08-02 23:39:16) 百科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成立2012年3月26日,新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是由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和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两支具有光荣传统的文物考古研究工作队组建而成,是中部地区规模最大、人数最多、门类最齐的文物科研单位,在田野考古、古建筑石窟保护、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等方面有着较强的实力。目前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正在营造出一个“风清气正、廉洁高效、团结和谐、创新创业”的工作氛围,逐步将洛阳文物考古研究院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文物考古院。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 类别:文物考古研究院
  • 地理位置:洛阳市
  • 成立时间:2012年3月26日
  • 前身机构:中央联合考古队等
  • 级别:副处级

基本介绍

洛阳是全国文物考古工作的中心城市之一,基于考古工作的需要,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12年3月26日成立,新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是由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和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两支具有光荣传统的文物考古研究工作队组建而成,是中部地区规模最大、人数最多、门类最齐的文物科研单位,在田野考古、古建筑石窟保护、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等方面有着较强的实力。目前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正在营造出一个“风清气正、廉洁高效、团结和谐、创新创业”的工作氛围,逐步将洛阳文物考古研究院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文物考古院。

历史沿革

20世纪50年代,中央联合考古队和河南省第二文物工作队在洛阳进行科研考古工作。
1958年,洛阳博物馆成立,设立文物保护髮掘股。
1981年9月,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成立,是首批获得国家文物局颁发的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格单位。
1986年8月,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成立。
2011年9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科技考古实验室实践基地正式揭牌。
2011年,洛阳市文物保护中心揭牌成立。
2012年3月26日,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和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合併组建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2013年2月26日,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在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揭牌。

科研力量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是首批获得国家文物局颁发的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格单位,其中14人具有国家文物局颁发的个人考古发掘领队资格。现有在职人员130人,其中研究馆员4人、副研究馆员15人、馆员30人,有博士3人、研究生15人、其他均为本科、大专学历。

机构设定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下设办公室、保卫科、史前研究室、商周研究室、汉魏研究室、隋唐研究室、保管信息中心、保护修复中心等职能部门。担负着洛阳市九县(市)六区15208平方公里平方公里内的文物保护、考古调查、发掘、研究及文化遗产的规划设计和利用等工作。

机构沿革

洛阳文物工作队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成立于1981年9月,是首批获得国家文物局颁发的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格的单位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中央联合考古队、河南省文化局第二文物工作队和洛阳博物馆。它是从事古都洛阳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以及文物保护工作的学术单位。其中心工作是配合城市基本建设进行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和科学研究。建队三十年来,洛阳市文物工作队秉持“科学”的精神,发掘了皂角树遗址、妯娌遗址、北窑遗址、瞿家屯东周建筑基址、含嘉仓遗址、洛阳东周“天子驾六”车马坑遗址等一批重要的古文化遗址,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我国考古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是从事古都洛阳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以及文物保护工作的学术单位。下设发掘部、仓库保管部、保卫租、桂术留、图书资料室、办 等行政业务科室。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现有职工55人,90%为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现有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2人,初级职称24人。该单位业务人员坚持中央关于"考古发掘以配合基本建设为主"的方针,数十年来支持城市建设,在考古发掘研究与文物保护工作中做出巨大贡献。该队主持了北窑旧石器时代遗址、皂角树夏代村落遗址、北窑西周贵族墓地与王室铸铜作坊遗址、东周王城、隋唐东都洛阳城等重大考古任务,为洛阳文物建设做出重大的贡献。
洛阳是全国文物考古工作的中心城市之一, 洛阳的文物保护工作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世纪80年代,洛阳市文物工作队的同行们,根据洛阳地下文物众多的状况,创造性地提出了“要动土、先考古”的“洛阳工作方式”,一时成为全国文物保护工作学习的模式。今天,在大遗址保护的浪潮中,他们再一次站在了时代的前列,对洛河沿岸的几个都城遗址进行了很好的发掘与保护,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成绩显着。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是1986年8月洛阳地、市区划调整时,在洛阳地区文物工作队的基础上成立起来的考古队伍。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主要职责是配合基本建设进行考古发掘及地上地下的文物管理。经过多年发展,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不断充实和加强,目前,已成为一支具有数十名专业人员的文物队伍,承担着市属半数区、县的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和科学研究任务。发掘墓葬近两千座,出土各类文物近三千件,在配合基本建设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考古成就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作为是中部地区规模最大、人数最多、门类最齐的文物科研单位,在田野考古、古建筑石窟保护、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等方面有着较强实力,在以“风清气正、廉洁高效、团结和谐、创新创业”的工作氛围薰陶下,勤劳朴实考古人员一步一个脚印,正在将洛阳文物考古研究院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文物考古院的大步前进。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提出了以“科研兴院”为核心的发展战略目标,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取得收穫了丰硕的考古科研成果。主要如下:
考古项目文物考古单位荣誉
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中国2017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
洛阳市西朱村曹魏墓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2016年度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
洛阳伊川徐阳东周墓地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河南省2015年度五大考古新发现
河南隋代回洛仓遗址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中国2014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
河南省2012年度五大考古新发现
洛阳运河一号、二号古沉船发掘与汉唐漕运水系调查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中国2014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
栾川孙家洞旧石器时代遗址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河南省2012年度五大考古新发现
洛阳衡山路北魏大墓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入围河南省2012年度五大考古新发现
洛阳老城明代沈应时家族墓地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入围河南省2012年度五大考古新发现
北宋宰相富弼家族墓地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河南省2008年度五大考古新发现
洛阳汉魏故城北魏宫城西南角遗址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河南省2011年度五大考古新发现
洛阳曹休墓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河南省2010年度五大考古新发现
洛阳隋唐城宫城遗址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河南省2010年度五大考古新发现
河南隋唐洛阳城应天门东阙遗址
中国1990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
河南洛阳北宋衙署庭园遗址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等
中国1992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
河南孟津妯娌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等
中国199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
河南偃师商城小城
中国1997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
东汉漕运建筑基址及古黄河栈道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等
中国1998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
新安县盐东村汉函谷关仓库建筑遗址
中国1998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宫殿区
中国2004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
洛阳偃师东汉帝陵与洛阳邙山墓群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等
中国2007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
洛阳汉函谷关遗址发现丝绸之路千年古道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隋朝国家粮仓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天子驾六遗址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定鼎门遗址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洛阳北窑旧石器遗址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洛阳栾川蝙蝠洞遗址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洛阳栾川庙坡洞旧石器遗址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洛阳栾川龙泉山遗址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伊洛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洛阳北窑西周铸铜遗址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西周洛邑祭祀遗址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东周王城宫殿建筑遗址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战国粮仓遗址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隋唐洛阳城皇城、夹城等城墙遗址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隋唐定鼎门、应天门、永通门等城门遗址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隋唐恭安坊、温柔坊及南市遗址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隋唐含嘉仓、回洛仓等仓窖遗址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唐宫城明堂、天堂遗址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金中京城墙遗址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明代洛阳城遗址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明代福王府遗址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北窑西周贵族墓地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林校西周车马坑遗址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周王城广场东周陵墓区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天子驾六”车马坑遗址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解放路战国晚期陪葬坑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两汉时期壁画墓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偃师白草坡东汉帝陵陵园遗址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孟津朱仓东汉帝陵陵园遗址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正始八年墓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关林59号唐墓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安菩墓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50多年来,在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院为全市地上、地下文物遗蹟的保护以及城乡基本建设的顺利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取得多项重要考古成果及重大发现。调查发掘了洛阳王湾、史家湾、孙旗屯、锉李、东马沟、东乾沟、五女冢、王圪壋、皂角树,孟津小潘沟、妯娌,伊川土门,临汝中山寨、阎村,偃师高崖、灰嘴等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初步建立了伊洛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这些墓葬的发掘展示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和特点。在做好配合基建考古发掘工作的同时,还承担了黄河小浪底水库淹没区、三峡水利工程、南水北调水利工程等国家大型工程建设的考古发掘及深圳市区、福建龙巖地区的文物普查工作。单位承担的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邙山陵墓群考古调查与勘测工作,共调查勘测古墓冢1008余座,目前各项工作仍在进行中。

未来展望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提出了以“科研兴院”为核心的发展战略目标,在制度建设、人才培养和项目建设等方面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收穫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文物保护、考古发掘和调查、古建筑规划与监理、科研课题等业务工作大幅增长,多项大型科研合作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随着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我院承担了洛阳地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大遗址保护、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丝绸之路、大运河申遗等重大文物保护与利用项目,开展了大量的考古工作,为文物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提高文物科技保护水平,在古建筑、金属器和纸质文物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我院具有古建筑、古文化遗址和古墓葬的规划设计与维修资质以及金属器、陶瓷器、纸质文物等可移动文物的修复资质,并建成了陶瓷器、金属器和纸质文物修复实验室,拓宽了文物保护工作的业务领域。同时,我院积极探索开展公众考古,通过向公众展示考古工作的过程和成果,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充分发挥考古工作的教育和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增强考古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推动考古成果惠及民众。
目前,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正秉承“风清气正,廉洁高效,团结和谐,创新创业”的办院理念,力争把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院所!为我市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推动全市文博事业的繁荣发展,为保护、传承河洛文化和中华文明做出积极贡献。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