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洛龙区练庄村村民认为政府非法拆迁,质疑政府未经百姓同意且无法律档案擅自拆迁拒绝搬迁。未搬迁村民家中只能自己拉电线用电,取市政绿化水来维持生活;而练庄村也因未能全部拆迁无法新建项目,旧城改造陷入僵局。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洛阳“最牛钉子户”
- 外文名:the most stunning tartar
- 事件地点:洛阳市洛龙区伊洛路
- 事件对象:洛阳市洛龙区练庄村居民
在洛阳市洛龙区伊洛路上,一幢三层住宅矗立在两条快车道上,将新建的大路拦腰斩断,被称“最牛钉子户”。
该住户已签订拆迁协定,并收到补偿金,但因质疑政府未经百姓同意且无法律档案擅自拆迁拒绝搬迁。相关部门表示,该城中村改造项目已取得国家批覆,是依法拆迁。
村民们表示,不搬迁的原因是政府的征迁手续不合法,属于非法拆迁。
邓记超等村民告诉记者,2014年9月,一些村民曾要求公开练庄村土地详情,洛龙区政府在答覆书中称《豫国土资函(2014)357号》和《豫国土资函(2014)58号》已批覆徵用练庄村集体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为城市建设用地。然而村民在有关部门却查不到这两份档案。
“连档案都没有,这不是在忽悠老百姓吗?这就是非法拆迁。”村民邓进民说。村民认为,当地没有批覆档案就非法拆迁,即使签订了拆迁协定也是被骗,没有法律效力。
针对村民强烈质疑的政府答覆中的“空头档案”,洛龙区关林街道办副主任郭强表示,洛龙区政府答覆中写错了档案期号,批覆档案应是《豫国土资函(2004)357号》和《豫国土资函(2004)58号》。
郭强说:“洛龙区政府给民众的答覆中误写了档案期号,导致民众误解,这是工作的失误,但练庄村城中村改造确实已列入地方规划,是合法拆迁。”
村民王万里告诉记者,从2011年拆迁开始,村民多次找到有关部门状告当地非法拆迁,当地政府也曾多次向村民作出解释,但双方始终未能达成协定。邓记超等村民说:“村委会没开村民大会就决定拆迁。”
郭强表示,练庄村拆迁改造是根据洛阳市2009年颁布的城中村改造实施办法,由村委会牵头进行的“自拆自建”城中村改造。“拆迁前,村里多次组织村党支部会议、村民代表大会听取村民意见,还对每家每户做了意向调查,当时全村600多户有近93%的村民同意拆迁。”练庄村村主任李丙义说。
而村民邓进明等表示,在2011年5月确定拆迁前,村委会确实开会徵求过拆迁的意见,但村委会并没有召开村民大会,同意拆迁的比例也没有那幺高。“当时同意拆迁的估计也就六七成。”邓进明说。
练庄村共有600余户村民,在2011年5月2日至5日的首次集中签订拆迁协定时,有60%的村民签订协定。随后经相关部门多次动员协商,有村民陆续搬迁,最终剩余49户,其中10户已签订拆迁协定,并拿到补偿金。
目前,未搬迁村民家中已经停水停电,只能自己拉电线用电,取市政绿化水来维持生活;而练庄村也因未能全部拆迁无法新建项目,旧城改造陷入僵局。
洛龙区城建部门曾对个别“钉子户”提起法律诉讼,要求法院强制执行,但因执行成本高,执行中常会遇到民众情绪性抵制,容易引发社会问题,因此并未大範围使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仍将通过协商争取达成协定,但不排除通过法律诉讼手段强制执行。村民对此表示,如果政府不能充分证明拆迁的合法性和给予合理赔偿,将不会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