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洛学源流

(2019-01-14 10:45:38) 百科
洛学源流

洛学源流

《洛学源流》是现代徐远和编着的一部哲学着作。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洛学源流
  • 创作年代:现代
  • 作者:徐远和
  • 类别:哲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齐鲁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思想研究丛书》之一。该丛书计画出版一百种,每种都是一部独立的学术专着。
本书共十二章。第一章从客观上论述了北宋的社会改革运动与理学思潮兴起之间的关係。第二章论述北宋中期的学派斗争与洛学的形成,具体展开为洛学对潦学的师承关係,洛学与关学、新学、象数学及蜀学的相互影响和吸收。第三章至第六章论述的总体情况,介绍了洛学创始入程颗、程颐的政治和学术活动,对二程的天理论、泛神论、格物致知论、人性论、理欲观、圣人观等洛学主要的学术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剖析,并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第七、八两章专门介绍洛学的传人,分别评述了谢良佐、杨时、游酢、吕大临、尹厚等洛学传人的思想、生平及其在承继与传播洛学过程中的作用。第九章阐述了洛学心学化的过程,并且重点介绍了张九成和陆九渊两人的学术思想及其在洛学心学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第十章专门论述洛学承传中最重要的成果——闽学化的过程,分别论述了罗从彦、李侗、朱熹师徒三人的学术承传,重点介绍了朱熹理气论,格物致论、心性学说及其与二程的学术渊源。第十一章评述了金元之际洛学在北方的传播和发展、对赵复、郝经。许衡等学者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作出了评价,并具体介绍了郝经的範畴论、经史论、夷夏论,介绍了许衡的天道观、知行观、人性论,政治思想等。第十二章概述了洛学的历史命运,对洛学的兴起、发展、兴盛直至闽学被定为一尊的过程进行了总结:本书前后附有辛冠洁的序和参考书目,对于把握本书的脉洛和进一步研究恪学源流提供了方便。
本书是作者的一部力作,是他多年来从事二程研究的心血的结晶。书中作者提出了许多新见解,比如谈到理气,作者指出:二程所谓“理”不是单纯概括精神本体的範畴,所谓“气”也不是单纯用以概括物质本体的範畴,把握住这一点,就不至于把两者简单地等同于精神与物质的关係了。又如圣人观这箇中国古代哲学特有的内容,迄今为止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包括通史、断代史和典籍及人物研究,未见对此开闢专章系统研究,本书为了全面揭示理学特别是洛学的哲学体系和特色,着力从二程以前的神人观,作为理想人格化的圣人,被认为是创造历史的超人的圣人,作为人和追求目标的圣人等方面,作了广泛的探讨,得出了许多精闢见解,很富于启发性,堪称创造性的研究。
总之,作者为了撰写本书,作了充分的资料的、思想的、学术的準备工作,这就使得本书写得比较丰满充实,把洛学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潮里面的各个非常重要的学派解剖的清清楚楚,既从巨观的高度切入把握主题,又从微观的角度切入进行精雕细刻,在中国传统思想学派源流的写作上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对广大读者透彻地了解洛学这一影响中国广大空间和长久历史的学派提供了方便。

出版信息

齐鲁书社1987年9月出版,26.4万字,责任编辑:张继溱。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