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泥蜂

(2019-01-06 04:55:02) 百科
泥蜂

泥蜂

膜翅目细腰亚目针尾部泥蜂总科的通称。泥蜂是一类 狩猎蜂 夕其雌蜂先营巢室, 然后到处寻找猎物, 带回巢室贮存。世界性分布,已知约9000余种(不包括亚种和同物异名),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种类和数量均多,北极圈内也有泥蜂分布。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泥蜂
  • :动物界
  • :节肢动物门
  • 亚门:六足亚门
  • :昆虫纲
  • :膜翅目
  • 亚目:细腰亚目

外形特徵

泥 蜂科隶属膜翅 目针尾部泥蜂总科。其特徵是 : 前胸背板短 , 虽后角呈圆瓣状, 但不向后延伸而达翅基片 ; 中胸背板的毛简单, 不分支 ; 足转节 1 节 , 后足 附节柱 状 、 不扁平 、 常无 毛 ; 腹 部 背板 6 一 8 个。泥蜂科是全世界分布的大类群, 已知 7634种, 我国已记载了300种 以上, 广西也发现了 2 2 4 种 , 隶属8个亚科、3 8属。
泥蜂口器咀嚼式或嚼吸式。上颚发达,足有短粗,有细长。雌性腹部末端螫刺发达,一些种类的头或体上由浓密的银色毛组成斑。幼虫无足,有些在胸部和腹部侧面具有小突起,和成年泥蜂有很大的差别。大多数为捕猎性,少数为寄生性或盗寄生性。其捕猎性及筑巢本能複杂。成虫捕猎节肢动物,包括昆虫、蜘蛛、蝎子等。其捕猎範围因属、种而异;部分种类的猎物因年成而异。成虫捕到猎物后,用螯针将其麻痹,然后将猎物携回巢内封贮,供子代幼虫食用。泥蜂大多数在土中筑巢,如沙泥蜂属;某些用唾液与泥土混合成水泥状坚硬的巢,如壁泥蜂属;有些在地上的自然洞穴内或利用其他昆虫的旧巢,如短柄泥蜂属;少数在树枝内或竹筒内筑巢,如某些小唇泥蜂。土中筑巢的巢的结构、巢室的数量、入口处的形状因不同的属或种而异。

生活习性

泥蜂中,种类最多的一个属为节腹泥蜂属,现已知千余种(含亚种)。泥蜂成虫体小型至大型,体壁坚实,体长5~50毫米。体型和体色多样,体多具红色或黄色斑纹。节腹泥蜂体似马蜂,小唇泥蜂行动迅速而神经质,角胸泥蜂粗壮而傲慢,蠊泥蜂专抓蟑螂。黄柄壁泥蜂为国内广布种,有一个细如草桿的腹部;叶齿金绿泥蜂蓝而有金属质感,多为昆虫爱好者所收藏。

分布範围

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白山黑水都多有泥蜂分布。如北京香山;内蒙、新疆的草原,民居土墙,香格里拉地区;西双版纳的基诺族竹楼。

栖息环境

常见之地如沙地或家中花园,僻静乾燥而人少之地。多种野花盛开的地方更为多见。

生长繁殖

泥蜂社会性发展较弱,大多数为独栖性,少数种类类似共同生活,即若干雌蜂共用一个巢口及通道,每个雌蜂再单独构筑自己的巢室,还有子女帮助母亲照顾兄弟姊妹的种类。泥蜂的化石最早于下白垩纪发现。泥蜂可能起源于膜翅目寄生类群的祖先。泥蜂为重要的捕食性昆虫,可捕猎各种害虫,并为取食花粉,因而间接帮助植物传播花粉。但有少数种类作为害虫见报于欧洲,如大头泥蜂属捕猎家养蜜蜂的工蜂以饲育幼虫。
泥蜂筑巢后,于巢室内产卵,大多数泥蜂将猎物放于巢室内,封闭巢室,幼虫孵出后取食猎物,直至老熟化蛹;少数种类幼虫孵出后由雌蜂用猎物饲育,而且经常更新猎物。

保护级别

叶齿金绿泥蜂被列入《“三有”保护动物名录》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