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朵乡,距县城135公里,周边与青海省达日县、班玛县和我州的甘孜县、石渠县相邻, 辖七个行政村,共668户。其中,贫困户47户,五保户22户,全乡在校学生达322名,共有牲畜48600头(只、匹)。泥朵乡下辖村:普约村 棒须村 克戈村 拉加村 若撒村 格则村。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泥朵乡
- 行政区类别:乡
- 所属地区:四川省甘孜县
- 地理位置:位于色达县西北部
- 面积:577.88平方公里
- 人口:3286人
- 方言:四川话
历史沿革
1960年置普吾乡;
1975年改公社;
1980年置银多乡;
1984年更名泥朵乡。
经济发展
东然村泥朵乡以牧业为主,主要饲养氂牛、绵羊、山羊。境内盛产虫草、贝母、知母、雪莲花等中药材。
政策发展
近几年来,藉助国家西部大开发,“三个转变”和小城镇建设等历史性机遇,依託地理位置,色达县将泥朵乡作为经济重点乡,加大了投入力度,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统战、综合治理、妇联、计生、民兵、民政、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文教卫生、精神文明建设和畜牧产业化等工作都取得了显着成效,逐步形成了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要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2005年3月,经县文明办实地考察和按实际情况,授予了我乡格则村和普级村“文明村”的称号,使全乡干部民众得到了极大的鼓舞。全乡干部职工和广大民众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通过多年的努力,我乡从一个较事后的乡发展成为了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的模範乡,也发展成为了全县各项事业发展的“领头羊”,为全县的发展树立了一面旗帜。
人口数据
泥朵乡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 2683 |
男 | 1291 |
女 | 1392 |
家庭户户数 | 652 |
家庭户总人口(总) | 2669 |
家庭户男 | 1286 |
家庭户女 | 1383 |
0-14岁(总) | 721 |
0-14岁男 | 324 |
0-14岁女 | 397 |
15-64岁(总) | 1812 |
15-64岁男 | 912 |
15-64岁女 | 900 |
65岁及以上(总) | 150 |
65岁及以上男 | 55 |
65岁及以上女 | 95 |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 2605 |
文化古蹟
泥朵乡阿尼玛沁——格萨尔石刻群,有格萨尔王和三十员大将,以及岭国八十员将士的前世,天竺八十大成就者和中阴百位文武神尊。这些石刻记载着格萨尔王及其将士南征北战,斩妖除魔的历史。
格萨尔石刻,刀法精细,取材考究,是在铁青色软质天然石板上完成素描后,採用凿刻、石刻、斜刻刀法的同时,注重磨剑、磨划技术效果,使石刻画构图和谐,具有唐卡画的艺术特点。在石刻画上採用了彩绘工艺,这样既增加了画面视觉的艺术感和光泽度,又可以起到保护作用用。
泥朵乡

这些石刻画整齐有序地陈列在佛塔边,构成一幅独特的壮丽画卷,十分壮观,把人们带进了英雄格萨尔王统率千军万马八方的遐想中。格萨尔石刻群,在整个藏区前所未有,为康巴格萨尔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泥拉湖:位于县城西北部的泥朵乡境内,距县城240公里,湖宽1华里,深约5米,系淡水湖,夏季湖水墨蓝如镜,四周花草簇拥,云蒸霞蔚,各种鸟禽包括从印度迁徙来的大群灰鹤在此栖息,繁衍后代,每当夕阳西下,旅客尽情领略泥拉湖“落霞与鸟鹤齐飞,湖水共长天—色”的诗情画意。此外,湖里还生存着一种白色鱼类,甚是稀罕,它们给静谧安洋的湖面带来无限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