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泛徽主义

(2019-01-31 14:49:46) 百科

泛徽主义

泛徽主义具有两种不同的内涵。

其一是站在徽州的视角,把整个黄山市、所有正在使用或者曾在历史上使用过徽州方言的地区、深受徽州文化影响且徽商云集的城市看成是泛徽地区,强调泛徽地区之间有着历史地理共性,主张在泛徽地区扩大徽州文化的影响力,期盼徽州的复名和徽州文化的复兴。

另一个则是站在安徽省的角度,把省名中的“徽”字与该省简称“皖”字合二为一,以“徽皖”作为安徽省的代名词,类似以“赣鄱”指称江西,以“齐鲁”指称山东,以“华夏”指称中国。这样就把“徽”字的内涵从徽州一隅扩大到整个安徽省的範围,继而主张徽州的历史遗产尤其是精神遗产应为整个安徽省所继承和发扬,因而可以称之为安徽本位泛徽主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泛徽主义

简介

泛徽主义具有两种不同的内涵。

发展历程

徽州之名早在1121年出现,而安徽则是1667才建省,因此徽州的历史长于安徽。安徽得名是取安庆府和徽州府的首字组合而成,因此可以说先有徽州,后有安徽。对徽州人而言,徽州的地域认同强于安徽的省籍认同。徽州历史地理的发展进程先后在1947年婺源隶赣和1987年徽州改名事件中被人为干扰,造成了徽州原有行政区划的分裂和徽州品牌的没落。随着徽学研究的深入和徽州旅游的开发,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解到了徽州,徽州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伴随这一过程的是原泛徽地区民众和安徽政学商三界泛徽意识的出现,不同的是,前者认为“徽”代表徽州而非安徽,而后者认为“徽”在某种程度上与“皖”的含义是一致的——也即安徽的代名词,前者的观点可称为徽州本位泛徽主义,后者的共识可谓之安徽本位泛徽主义。2008年1月,由文化部牵头组建,跨皖赣两省,涉及黄山、宣城、上饶三个地级市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立,这标誌着徽州本位泛徽主义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初步认可。而安徽本位泛徽主义在安徽省的政商界具有广泛共识,2000年与2005年先后成立的安徽省徽商集团有限公司和徽商银行,就是这一共识的产物。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